2020年05月07日10: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年脫貧攻堅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現在還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響,必須再加把勁,狠抓攻堅工作落實。再加把勁,要求我們以臨戰的狀態、決戰的姿態、決勝的心態,狠抓各項工作落實,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在重精準上再加把勁。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精準脫貧需要一以貫之,因時、因勢、因戶、因人精準施策。在重精準上再加把勁,就要在攻克最后堡壘上精準施策,集中優勢兵力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確保剩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在鞏固脫貧成果上精準施策,加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和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力度,擴大兜底保障覆蓋面,確保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不返貧。在克服疫情影響上精準施策,重點做好組織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等工作,努力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在補短板上再加把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推動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短板補得再扎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查漏補缺,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在排查問題上再下功夫,聚焦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深入開展脫貧成效“回頭看”,逐村逐戶逐人逐項全面排查問題,建立問題臺賬等。在問題整改上再下功夫,本著“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工作力度、幫扶力度,著力補齊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短板,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
在轉作風上再加把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隊伍作風。各級黨組織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決克服盲目樂觀、疲憊厭戰思想和過關心態,層層壓實責任,級級傳導壓力,一刻不放松地狠抓攻堅工作落實。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切實減輕基層負擔,關心關愛基層扶貧干部。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嚴肅查處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搞數字脫貧和虛假脫貧等問題。包括駐村第一書記、幫扶責任人在內的廣大扶貧干部要一鼓作氣,乘勢而上,心無旁騖地投身脫貧攻堅,用自己的辛苦換來貧困群眾的幸福,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在建機制上再加把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鞏固脫貧成果,實現由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向解決相對貧困問題轉變,要求我們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建立健全相關體制機制。加快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及因大病、意外等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加強監測,根據“一事一議”“一戶一策”的原則,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建立健全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體制機制,針對欠發達地區和農村低收入群眾,把就業扶貧、孝善扶貧、消費扶貧、旅游扶貧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堅持下去、完善起來,激發其勤勞致富的內生動力,促進其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07日 09 版)
地方性金融監管法規不斷出臺,有助于地方金融監管加快填空白、補短板、明責任,將為規范地方金融監管執法,維護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合法權益,推動地方金融健康發展提供法制保障。據介紹,《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已經“在路上”,將進一步明確地方金融監管范圍,對地方金融組織及其活動制定了具體監管制度和措施。
河北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實施民心工程,補齊民生短板,解決百姓所急所盼,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四五”期間,河北將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研究構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
包括盤活小區既有公共房屋和設施,保障新建居住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達標,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點和綜合利用,推進居家社區適老化改造。包括支持參與提供醫養結合服務,支持開展老年人營養服務和健康促進,發展社區助老志愿服務,促進養老產業聯動發展。
12月2日,國新辦舉行財稅支持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在發布會上介紹,財政部全力以赴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扶貧資金監管取得顯著成效,扶貧資金的安全性穩步提高。
核心提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滇黔桂石漠化片區縣、廣西深度貧困縣,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的一頂頂“帽子”。馬空認識到,進一步延長旅游產業鏈,借助旅游扶貧這面“帆”,優化“旅游+”“+旅游”模式,方可帶動貧困群眾增收,從中獲取更大效益。
展會期間,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水平達36.0%,較上年提升3個百分點,農業生產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部今年啟動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改善農產品品質。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多次提到了“創新”,把“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列入了2035年遠景目標,并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張云泉告訴記者,過去,我國發展超算,完全受到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和限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適應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突破和超越傳統發展模式的積弊和短板,迫切需要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來推動發展。
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將通過補齊物流短板等手段,挖掘農村消費潛力。目前,我國供銷系統擁有遍布縣城和鄉鎮的商品配送中心9663個,各類連鎖配送網點有84.6萬個,是我國農村商品流通的骨干力量。
王國生聽取脫貧攻堅全面收官階段工作匯報,與大家共同查找問題短板,了解整改落實情況,就我省“十四五”規劃編制聽取意見建議。王國生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全面推進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