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7日17:0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鄭州5月7日電(王海霞 秦亞濤 巫 鵬)5月5日剛吃過早飯,寶豐縣觀音堂林站滴水崖村村委會委員胡進寶就來到貧困戶張國正的花椒林里,手把手地傳授花椒管理技術。
今年48歲的胡進寶原是貧困戶,后在觀音堂林站黨委的支持下,滴水崖村的村干部和駐村幫扶隊員為他量身定制了詳細的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送他去參加花椒種植技能培訓,幫助他發展花椒產業。學有所成后,胡金寶承包了村里150余畝荒山,種植花椒,并搞起了林下養殖,用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目前,有10多名貧困村民在他的花椒種植基地里長期打工。
“胡進寶脫貧致富的事跡傳遍山鄉,群眾選舉他進入村委會,希望通過他的成功經驗,帶動更多的村民脫貧致富。”觀音堂林站黨委書記白大良說。
觀音堂林站位于寶豐縣西部山區,缺少水源,土地貧瘠,群眾自我發展能力較差,貧困發生率較高。在全林站18個行政村中,有17個是省級貧困村,貧困人口2107戶6290人,是全縣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近年來,寶豐縣堅持抓黨建促脫貧、促脫貧強黨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建引領作用,讓觀音堂發生了巨變。
石板河村曾是寶豐縣觀音堂林站17個省級貧困村之一,2016年年底之前,該村305戶中就有105戶屬于貧困戶。
如今的石板河村滿山翠綠,碧水蕩漾,石墻、石路、古樹,古樸典雅……濃郁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成為眾多游客前來探尋鄉愁的目的地。
“擱在前幾年,俺想都不敢想這山窩窩能變出啥花樣,現在可不一樣了,看看農家院、民宿,俺這里也變成景區了?!碧崞鸫謇锏淖兓搴哟妩h支部書記王周現充滿了驕傲與自豪。
據介紹,2016年年底開始,在該村黨支部的帶領下,石板河村通過農戶參與、公司聯營等形式,開辦農家樂,開發土特產等旅游商品,成功脫貧101戶309人,村集體經濟增加近20萬元,2019年該村被認定為省鄉村旅游特色村,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價認定為國家森林鄉村。昔日的深度貧困村如今煥發出勃勃生機。
“石板河村的變化,充分證明了在脫貧攻堅中黨建引領的重要性。”白大良介紹說,村里工作能不能開展好,“兩委”干部是核心,黨支部書記是關鍵。
為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觀音堂林站綜合運用以會代訓、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等培訓方法,提高村黨支部書記的業務能力。同時,林站黨委結合縣委“爭比樹”活動,持續抓好干部作風整頓,通過抓好學習、提振士氣,讓黨員干部思想受洗禮、精神再提振。
除積極發揮各村黨支部的引領作用外,林站還在22家合作社、5家帶貧企業中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充分利用產業獎補政策,鼓勵引導貧困群眾大力發展種植、養殖業,重點圍繞半勞力、弱勞力群眾,發展雞、鴨、鵝、羊、黃粉蟲等小規模家庭養殖。同時在加強傳統優勢項目花椒種植的基礎上,利用荒山荒地種植油菜、花生、迷迭香、連翹等3400多畝。通過種植、養殖,509戶1230人成功脫貧。
“目前,林站還有宋溝、大石扒兩個村沒有‘摘帽’。全林站還有208人沒有脫貧,貧困發生率為1%。”白大良介紹說。目前,宋溝村注冊成立了裕泰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黃粉蟲養殖,在帶動貧困戶8戶33人的基礎上,還將再帶動25戶貧困群眾養殖黃粉蟲,村集體今年可增收3萬元左右。大石扒村在村黨支部的牽頭下,采取“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模式,發展白玉木耳種植項目,直接帶動20戶貧困群眾每戶每月增收2000元,并且可輻射全村農戶通過種植業增收,村集體每年也可增收4萬元。(完)
近日,中國文明網發布2020年10月“中國好人榜”,其中寶豐縣王世杰入選此榜中的“助人為樂好人”。據統計,截至2019年年底,王世杰累計投入2.56億元,有效帶動39個貧困村、2100戶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廣東省江門市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養蜂場周邊群山環繞,生長著1.5萬畝生態林,植物種類豐富,蜜蜂一年四季都可以采蜜,產出的蜂蜜天然無污染,品質極佳。
在當地農商銀行“扶貧小額信貸+脫貧致富貸”的支持下,巴代里如今僅靠賣駝奶每月就能掙10萬元。截至11月底,新疆農村信用社已累計發放“脫貧致富貸”近7500萬元,惠及12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廣西百色市凌云縣下甲鎮加西村,當地村民在采摘桑葉(2019年3月27日攝)。
(記者 尹賽楠)“祖祖輩輩灑滿汗水,我們終于種下希望。”蕩氣回腸的詞句里,流露出的,是熱情好客的彝家兒女對于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 “山窩窩”里的火普村如今舊貌換新顏。
2017年,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郝永紅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申請了5萬元小額貼息貸款,在家里老房子的基礎上,建起3個大棚,發展蘑菇產業?!薄 D為左家灣村村民在郝永紅的大棚內務工,制作菌棒,一天有七八十元的收入。
(記者 梁木) 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是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目前,上蔡縣全縣建成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32個,實現26個鄉鎮全覆蓋,入住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606人,解放貧困家庭勞動力投入務工就業800多人,為貧困家庭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370個。
“來,嘗嘗我們種植的菊花,純天然無污染,可以直接吃?!薄 榻B,這些菊花是狀元紅皇繡菊,花型大,結球狀,可鮮食,亦可蒸、煮、燒、拌,食用、泡茶、釀酒、入藥均可。
易地搬遷,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后續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喬建厚介紹說,盧氏縣支持易地搬遷后續產業發展,建成71個扶貧產業基地、8個光伏電站,在安置點周邊興辦60多家企業,帶動1.13萬人就地就近增收。
易地搬遷,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后續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喬建厚介紹說,盧氏縣支持易地搬遷后續產業發展,建成71個扶貧產業基地、8個光伏電站,在安置點周邊興辦60多家企業,帶動1.13萬人就地就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