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8日11:00 來源:大河網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欒姍)5月7日,記者從省經濟體制改革專項小組辦公室獲悉,“首屆河南經濟體制改革十大案例”揭曉,入圍案例充分體現了我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落實、探索、創新的成果。
據介紹,經濟體制改革主要涵蓋放管服改革、國資國企改革、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以及財稅、金融和科技體制改革等領域。此次評議旨在“及時總結和推廣基層探索創新的好經驗好做法”。
此次入圍的經濟體制改革十大案例分別是:河南構建招才引智創新發展長效機制;我省強力推進人員編制“減縣補鄉”改革;以“三個一”為引領,推進投資審批制度改革3.0版;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片區探索跨境電商“多模式綜合監管”模式;在全國率先實現政府隱性債務審計全覆蓋,服務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鄭煤機不斷深化改革、堅持自主創新,努力邁向世界一流;在全國率先推行企業登記實名驗證,打造公平有序市場準入環境;洛陽市實施“四個創新”、構建“四大體系”,以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推創新驅動發展;新鄉市奮力做好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工作的“加法”與“減法”;蘭考縣普惠金融“一平臺四體系”模式的探索實踐。
省經濟體制改革專項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首屆河南經濟體制改革十大案例”從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出發,將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結合,有的案例是對中央頂層設計的創新性落實,有的案例是根據本地實際改革需求進行的差異性、原創性探索,具有“全國率先”或“示范推廣”特點。
1979年8月,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業區——深圳蛇口工業區正式破土動工。炸山填海的巨響,為深圳經濟特區奏響序曲,更如同春雷炸響神州,被后來人稱為“中國改革開放第一炮”。從一個南海之濱的“小漁村”,到享譽世界的國際化大都市,深圳四十年的滄桑巨變,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
1979年8月,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業區——深圳蛇口工業區正式破土動工。炸山填海的巨響,為深圳經濟特區奏響序曲,更如同春雷炸響神州,被后來人稱為“中國改革開放第一炮”。從一個南海之濱的“小漁村”,到享譽世界的國際化大都市,深圳四十年的滄桑巨變,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
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指出:市場主體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必須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和依法行政,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通過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實現資源配置方式的優化與改進 在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重點在于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下稱《意見》)正式發布。此次《意見》發布意味著新一輪經濟體制改革“路線圖”出爐,亮出了一份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行動指南”。
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簡稱《意見》),對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方向、任務和舉措進行系統設計和部署。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在經濟體制關鍵性基礎性重大改革上不斷突破創新。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繼續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 彭森:最重要的還是要給民營經濟確立一個明確的定位,它不僅僅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補充,實際上也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主體,要發揮主體作用。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意見》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我國經濟結構性矛盾的根源是要素配置扭曲,要徹底解決問題,根本途徑是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公布,這是新時代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又一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