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9日17:48 來源:健康中國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2020年1月27日,劉壯作為北京友誼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和同事們從北京出發,前往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馳援抗擊疫情。
從大年初三到3月31日,劉壯去時穿著厚外套,回來時已經換上短袖,家中的親人每天數著日子等他歸來。
北京市援鄂醫療隊在武漢停留了65天,所接管的病區,累計收治345名新冠肺炎患者。
劉壯在馳援武漢、抗擊疫情的一線(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去武漢,劉壯有自己的“雄心壯志”。他是一名ICU大夫,日常的工作,就是在病區里救治危重癥患者。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發酵,死亡人數增加,在未知的疾病面前,他希望能發揮專業技能,救治更多新冠肺炎重癥患者。
不過,預期在飛往武漢的途中就被打破。劉壯曾擔任北京友誼醫院醫務處負責人,看重這份經驗,醫療隊領隊劉立飛提出由他擔任“戰地醫務處”負責人,保障醫療協調與醫療救治有序開展。劉壯答應了。
由于患者數量龐大,所有醫療力量都投入到病區中,整個醫療組只有劉壯一人。從醫療質量管理、病區協作、受援醫院對接到醫生排班、建立相關醫療制度,都需要他來協調安排。
最初,劉壯一整天都“泡”在醫院中。早上8點去,晚上8點回,12個小時不吃不喝。
在短短幾天內,劉壯主持推進了普通病房改造,創建了協和醫院西院區首個標準化隔離病房。6天中,醫療隊累計收治患者突破百例。
異地馳援,與在北京井然有序地開展日常治療截然不同。一開始,光是收治當地積壓的患者就占用了醫療隊全部的精力。在數日內,醫療隊接管了3個病區,床位達到150張,滿負荷運行。
由于工作節奏太快,光是醫生的排班表,劉壯就制作了5個版本。例行的醫療制度,在特殊環境下沒能完全落實,同一波病人,由不同醫院的醫生參與治療,但交接班的習慣不同,交接的內容也不一樣。3個病區全部開放后,劉壯開始著手制定各項醫療安全核心制度,落實各病區科主任負責制,根據工作強度,動態調整醫師排班,保證隊員充分休息。
劉壯和醫護人員們正在開會(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在武漢馳援的65天中,除了處理“醫務處”的工作,劉壯也主動參與各級查房、疑難和死亡病例討論。2月12日,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病房樓15樓會議室中,12樓病區的大夫們就5個死亡病例開展討論。會議持續了3個小時,劉壯始終在場旁聽。
一名危重癥患者需要從10層轉運到8層進行氣管插管,當時在場的醫務人員中,沒有ICU專業的大夫,劉壯立即換上防護服,為患者上機插管。
“感謝北京隊,感謝劉壯,好多工作在他們的指引下開展,他們就像老大哥一樣關照我們。”3月26日,海南醫療隊撤離武漢前夕,醫生們向北京醫療隊和劉壯表達感謝。對劉壯來說,在武漢的65天里,既作為醫生履行了救死扶傷的天職,也收獲了珍貴的友情,是他一輩子難以忘懷的經歷。
來源:學習強國“北京學習平臺”
作者:戴軒
編輯:范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