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豫事 > 正文

地震發生后最快5秒鐘發出預警!2022年底,河南將完成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2020年05月12日11:25  來源: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5034

  濮陽縣地震局渠村地震臺內的基準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孫煊哲通訊員張婷婷文圖

  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一直是世界各國重點研究的項目,5月11日記者從省地震局了解到,到2022年底,河南將建成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屆時可實現震后5~30秒向政府機構、廣電媒體、重大工程、社會公眾發布包括預警震級、烈度、到達時間等預警信號。

  也就是說,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發生后,地震波還未傳到地面或遠方,我們就能提前幾秒或數十秒通過各種途徑接收到預警信號,從而獲得寶貴時間采取緊急措施進行逃生,達到防震減災、減少損失的目的。

  地震預警的實質就是“超快自動地震速報”

  地震烈度速報與地震預警有什么不同?濮陽市地震局副局長韓運山介紹,地震烈度速報,就是在地震發生后,通過觀測儀器直接快速測量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壞的程度,并通過網絡發布,為人員傷亡估計、經濟損失評估、應急救援和工程搶險修復決策提供依據。

  地震預警,就是在大地震發生以后,在發生地震附近的地震監測臺站檢測到地震,馬上發出警報,從而使距離地震較遠的地方在破壞性地震波還沒有到達之前可以避險和逃生。

  韓運山介紹,由于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每秒僅為幾公里,相對電磁波的傳播速度每秒30萬公里要慢得多,人們就將地震發生的消息用電磁波手段(電話、廣播、電視、網絡、手機)迅速地傳給遠方,在距離發生地震較遠的地方,收到警報時地震波還未到達,從而采取緊急措施進行逃生和關閉電、氣、水等生命線設施,使地鐵、高鐵減速等,這樣就可以減少地震造成的損失,避免次生災害的發生。

  “這就如同防空警報一樣,知道敵機已經起飛了,拉響防空警報,提醒人們躲避。因此,地震預警的實質就是‘超快自動地震速報’。”韓運山介紹,利用地震預警系統提供的寶貴的數秒至數十秒預警時間,重大基礎設施和生命線工程可以實施緊急處置措施,公眾可以采取避震措施,避免次生災害,減少人員傷亡。

  河南計劃建設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臺站502個

  記者了解到,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總投資18.7億元,河南項目投資6968萬元。建設周期為5年,2018年開始至2022年結束。根據項目總規劃,在河南省建設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臺站502個。根據項目任務,還將建設1個省級匯聚點、16個市級匯聚點、502個臺站節點的通信網絡,新建1個Ⅰ類省級數據處理中心,1個Ⅰ類省級技術保障中心,以及1個省級信息發布中心、11個市級信息發布中心、117個地震預警終端。

  省地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建成后,將實現震后5-30秒向政府機構、廣電媒體、重大工程、社會公眾發布包括預警震級、烈度、到達時間等預警信號,1~2分鐘向相關應急機構和新聞媒體發布地震基本參數,2~5分鐘發布儀器烈度分布圖和地震動分布圖等速報結果,在接下來的30分鐘到24小時內陸續產出災情評估各類結果,提交應急機構和科研單位使用。

  已完成166個基準站和基本站開工建設

  5月8日下午,記者來到了濮陽縣渠村鄉中心小學,渠村地震臺就“隱藏”在這里。進入院內,一口300米真空井矗立在院子中間,旁邊配套建有一座占地20平方米的基準站。

  “該觀測站點的選址是經過專家論證的,建在學校里面還可以成為孩子們的安全教育基地。”濮陽市地震局總工程師朱煥香告訴記者,這個基準站只是濮陽市49個站點的其中一個,近年來濮陽新建基準站4個、改建基準站3個、新建基本站6個,還有一般站36個。

  全省的建設情況如何?記者從省地震局獲悉,目前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河南項目已完成166個基準站和基本站的開工建設,土建開工率達到85%。

文章關鍵詞:地震烈度 基準站 經濟損失評估 預警信號 地震速報 防空警報 次生災害 省地震局 工程搶險 生命線工程 責編:楊薇薇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河南將建501個地震預警臺站,實現震后5到30秒速報

    今天(5.12)是全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目前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河南項目已完成166個基準站和基本站的開工建設,土建開工率達到85%。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