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3日16:13 來源:中國青年網
王毅:奮斗的青春 才是最美的青春。視頻剪輯:綦智鵬
“我們清零啦!”3月18日,武漢市第一醫院,援助湖北的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重癥救治醫療隊實現了收治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醫療工作“零差錯”、醫療安全“零投訴”、醫療事故“零出現”的既定目標,王毅就是這支醫療隊伍中的副領隊。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醫務處副處長王毅。受訪者供圖
疫情就是命令 奔赴前線勇敢抗疫
39歲的王毅是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醫務處副處長、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也是此次天津醫大總醫院支援武漢重癥救治醫療隊副領隊、臨時黨總支副書記。早在疫情暴發初期,他就主動報名請求支援前線。王毅說:“疫情就是命令,作為一名醫生這是我的責任。”
2月12日夜里11點多,正在醫院值班的王毅接到醫院通知——明天要到武漢前線抗擊疫情。他馬上與同事交接工作,回家收拾行李準備出發并與妻子告別。
妻子得知王毅即將前往一線,沒有絲毫猶豫地選擇支持這個決定,馬上幫他一起收拾行李。“我妻子也是黨員,她在2月17號也接到任務,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我們互相很支持彼此的工作,都希望能盡自己最大力量去抗擊疫情。”王毅的語氣很堅定。
收拾好行囊的王毅趕回醫院,馬不停蹄參加誓師大會、離前培訓。13日中午,這個僅用6個小時就組建完成的由40名醫生、120名護士組成的重癥救治醫療隊就集合完畢,搭上了飛往武漢的航班。
穿戴好防護服的王毅。受訪者供圖
“我們剛到武漢的時候天特別冷,不巧還趕上了突降雨夾雪,溫度一下降了15度。”王毅回憶道,“因為我們需要長時間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送來的盒飯也不能及時吃,當時真是又冷又餓。”武漢濕冷的天氣讓來自北方地區的王毅感到非常不適應,但這并沒有妨礙他全身心投入到醫治工作中去。
救治暖人心 不是英雄是戰士
王毅所負責的病區第一個痊愈出院的病人是武漢市醫院的一名血液科護士,這名護士因在一線工作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在醫療隊全力救治下,很快她的情況就穩步好轉并康復出院了。“她痊愈出院時我真的非常高興。”王毅說,“她的痊愈可以成為一個好的救治范本,也可以給其他病人增強治療的信心。”
這位護士患者也為王毅和他的隊友敲響了警鐘。收治新患者是最容易發生醫務人員感染的時候,面對新入院的患者必須要近距離接觸了解病情錄入病歷,這就會讓工作變得更加困難。“所以我們醫護人員提高自我防護的能力,保證自己能夠健康地守在工作崗位上尤為重要。”王毅說。
因長時間工作,王毅的護目鏡內積了許多汗水。受訪者供圖
截至3月18日,王毅所在的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醫療隊累計接收新冠肺炎患者77例,其中有兩種以上合并癥16例,重癥9例,危重癥3例,治愈出院率達93.51%,實現了在院病人“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醫療工作“零差錯”、醫療安全“零投訴”、醫療事故“零出現”的既定目標。
“對于我們醫生來說,關注患者病情的同時,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和生活中的不適也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王毅說,“在救治過程中我們都主動把手機號告訴患者,和他們成為微信好友,這樣可以通過微信視頻連線,方便和患者隨時溝通、了解病情,及時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情緒動態。”
王毅認為,在收治診療等各環節上不僅要看到“病”,更要看到“人”,從各方面關心收治患者和隔離觀察者也是救治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病人因為入院比較倉促,不能及時購買物資,所以他們的生活用品并不是很充裕。發現這一問題后,王毅和他的隊員們紛紛把自己的毛巾、牙膏、洗發水、沐浴露等生活用品節省下來無償送給需要的患者。“三八婦女節那天,我和我的隊員們送給了每個女患者一套保暖內衣。擔心冷落了男患者,我們就在千紙鶴上面寫了祝福和鼓勵的話掛在他們的床頭和病房的屋頂上。”
抗擊疫情不僅是一場防控阻擊戰也是一場心理戰。直到現在王毅回憶起來還是感慨萬千。“這次抗擊疫情其實就是對我們醫護人員平時的醫療水平和經驗積累程度的一次考驗,也是對我們戰斗意志和心理素質的一個檢驗。我們不是英雄,但一定是戰士!”
20年志愿服務 不忘初心傳遞愛
醫生是一份休息時間很少的職業,但王毅對工作沒有絲毫厭倦,反而感覺很幸福。他除了日常的救治工作外還兼顧醫務處的部分工作。作為天津市醫師協會的副秘書長,王毅還會負責著天津市醫師協會的一些事務。剩下的時間基本上都“泡”在青年志愿者的活動中了。
1999年,王毅進入天津醫科大學學習,并主動加入志愿者協會,在全國第一個社區志愿者組織發祥地天津和平區新興街朝陽里開始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他從醫學生志愿者逐步成長為青年專家志愿者,堅持從事志愿服務已20年,在社區和福利院義診、培訓基層醫生和醫學生志愿者、大型運動會醫療保障等活動中都能見到他志愿服務的身影。
王毅在為社區居民義診。受訪者供圖
在積累了豐富的志愿服務經驗后,王毅開始組建青年醫務工作者志愿服務講師團,深入社區、中小學開展親子急救培訓等活動,受到廣泛好評,并獲得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天津市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至今,優秀青年志愿者的稱號依然是我最珍惜的榮譽之一。”王毅說。
談起印象最深的志愿活動時王毅回憶道,學生時代的他曾作為主要組織者參與了天津醫科大學與天津市兒童福利院志愿服務共建活動。最初他和隊友們為福利院的孩子們輔導功課,但是隨著與孩子們的深入接觸,他發現這些福利院里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也不容小覷。“后來我們就在學科輔導的同時把心理輔導也融入其中,也經常開展一些交流活動,讓他們敞開心扉。”這不僅對于福利院的孩子們來說意義非凡,對于學生時期的王毅來說亦是如此。“當時我只有二十出頭,做事情很青澀,公益項目為我后來的志愿服務和醫患溝通都提供了新的思路。”王毅娓娓道來。
近幾年,王毅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到急救培訓中,“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學會急救,為我們醫生的救治爭取時間。所以我更加重視在中小學進行宣講、培訓,‘人人學急救,人人會急救’的意識一定要從娃娃抓起,他們是未來。”
今年,王毅被共青團中央評選為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對此他感觸良深。“不管是我們80后、還是90后,不管是在醫療崗位,還是在其他崗位上的年輕人都要勇挑重擔。”今年39歲的王毅打趣說,自己馬上就要跨入40歲了,很快就要進入不惑之年了,對青春也有了不一樣的理解,他動情地說:“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所有的成果都是多年的積累。奮斗的青春,是最美的青春。”(中國青年網記者 田昕禾)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6日,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首爾同韓國外長康京和舉行會談。康京和表示,近年來,韓中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保持積極發展勢頭,兩國共同抗擊疫情,為國際社會樹立了典范。
日本共同社狂追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1月25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東京會見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 王毅在日本是有人氣的,從當年任駐日大使,到后來任外長后多次訪日,他都是日本媒體追逐的目標。
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6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和太后莫尼列。西哈莫尼表示,習近平主席和夫人給予我們隆重禮遇,使我們深切感受到中國人民對柬埔寨人民的深情厚誼。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0月12日發表題為《中國外長在東南亞展開外交攻勢》的報道稱,面對新冠疫情和美國最近的外交攻勢,中國外交部長出訪東南亞五國,旨在鞏固雙邊關系。報道稱,10月11日至15日,中國外長王毅對柬埔寨、馬來西亞、老撾、泰國進行正式訪問并過境訪問新加坡。
雙方呼吁在普遍參與的基礎上,達成反映各國意愿、尊重各方利益的全球數據安全規則。雙方主張聯合國在應對國際信息安全領域威脅中應發揮關鍵性作用,同意加強在聯合國、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東盟地區論壇等國際和地區多邊框架內的合作。
巴基斯坦外交部14日晚發表聲明,歡迎中方提出《全球數據安全倡議》,認為此項倡議“意義重大、十分及時”。聲明說,伴隨信息與通信技術迅猛發展,各經濟體愈發依賴數字化信息、數據和網絡,公平可靠的信息與通信技術管理體制對于確保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十分關鍵。
中國外長指出,上合組織應堅持多邊主義,“堅決防止強權政治將這個世界拉回到弱肉強食的‘叢林時代’”。拉夫羅夫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結束后說,外長們還就阿富汗局勢和敘利亞調解問題進行了討論。
參考消息網9月11日報道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9日在出席第十屆東亞峰會外長會時指出,美國出于自身政治需要,直接介入本地區領土和海洋爭端,不斷炫耀武力,強化軍事部署,正在成為南海軍事化的最大推手。美國干擾中國和東盟國家協商解決爭議的努力,挑動地區國家對立對抗,正在成為損害南海和平的最危險因素。
參考消息網9月11日報道中美緊張關系似乎延伸到區域性的東亞峰會外長會。美國干擾中國和東盟國家協商解決爭議的努力,挑動地區國家對立對抗,“正在成為破壞南海和平的最危險因素”。
2020年9月9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出席中國-東盟外長視頻會時表示,國際社會普遍關心數據安全。中國-東盟關系協調國菲律賓外長洛欽代表東盟表示,中國提出的《全球數據安全倡議》反映了各國共同關切,東盟各國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