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人民財評: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穩固力度已顯現

2020年05月13日20:1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5034

  近日,央行發布了4月份金融統計數據和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在我國疫情防控工作與復工復產同步有序推進的大背景下,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積極有效。社會融資規模維持在空前的高位,表明為應對疫情沖擊和復工復產支持經濟復蘇,資金供給“普降甘霖”。信貸結構優化,中長期貸款增加而短期貸款下降,并且貸款利率出現率大幅回落。一季度,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展現出“普降甘霖”和“精準滴灌”相結合的特點。

  今年以來三次降準釋放流動性,從2018年至今十次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8.4萬億元,平均存款準備金率從2018年的14.9%降至9.4%。一季度,央行降準再貸款等工具釋放長期流動性2萬億元。前四個月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效果顯現,盡管受到疫情沖擊,但是4月份我國出口仍然首次轉正,同比增長8.2%。

  社會融資規模能夠更加全面地看出社會融資總量增量情況。從社會融資規模的數據來看,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07萬億元人民幣,創下2017年開始有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15萬億元,同比增長74%;4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09萬億元,同比增長85%。一季度,不僅人民幣貸款同比增加多,而且突出特點是企業債、政府債和股票融資同比增加較多。特別是創業板注冊制以及新三板改革后,金融系統為實體經濟和全社會提供的融資支持和安排進一步加強。通過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實體經濟對流動性及融資的需求被更好的滿足。

  從央行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貨幣供給創近年來新高。4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09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出1個和2.6個百分點。M2增速創出了2017年以來的新高。狹義貨幣(M1)余額57萬億元,增長5.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出0.5個和2.6個百分點。M1增速創出了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新高。流通中貨幣(M0)余額8.2萬億元,增長10.2%。當月凈回籠現金1537億元。貨幣供給在合理區間內增加,能夠保持市場流動性的充裕,為應對疫情沖擊實現“六穩”、“六保”,促進經濟復蘇和增長提供了保障。

  中長期貸款增加,信貸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4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167.8萬億元,同比增長12.9%。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61.9萬億元,增長13.1%。其中,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7萬億元,同比多增6818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956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6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547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910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404億元。短期和中長期貸款出現了剪刀差,特別是企事業貸款短期減少而長期增加,這不僅符合實體經濟對流動性的要求,而且能夠更好支持復工復產,支持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等大項目開工建設,支持實體經濟穩增長。

  貸款利率水平下降,表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有所降低。4月份銀行間人民幣市場同業拆借和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均為1.11%,創2019年7月以來的最低。4月份,銀行間人民幣市場以拆借、現券和回購方式合計成交 148萬億元,日均成交增長42.6%。其中,同業拆借、現券、質押式回購日均成交分別同比增長26.1%、44.7%和46%。4月份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為1.11%,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29個和1.32個百分點;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1.11%,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33個和1.35個百分點。

  從4月份公布的金融數據來看,前四個月的貨幣供給增加,社會融資規模創歷史新高,利率水平降至近年來新低,信貸結構優化,中長期貸款增長,這都契合了實體經濟復蘇的需求。金融不但為疫情沖擊下的實體經濟“輸血”,并進一步幫助實體經濟共渡疫情難關,進而支持實體企業“造血”。貨幣在“普降甘霖”的同時實施“精準滴灌”,金融在給實體經濟雪中送炭的同時,幫助實體經濟更好應對疫情穩增長。

文章關鍵詞:實體經濟 質押式回購 貨幣政策 貨幣供給 融資規模 中長期貸款 普降甘霖 增速 同比增長 央行 責編:王江龍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中國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延續穩中向好恢復態勢

    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電信廣播電視衛星傳輸服務、金融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業務總量明顯增長。11月份房地產、生態保護及環境治理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降至臨界點以下,景氣度有所回落。建筑業景氣度高位回升,生產活動總體有所加快,用工需求也有所增加。

  • 贊!鄭州入選國家級試點城市

    11月26日,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工信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遴選的第二批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公示結束,全國共有33個市(區)入選,我省鄭州市、新鄉市在列。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旨在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強化金融對產業的支撐作用,營造產業與金融良性互動、互利共贏的生態環境,促進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 央行報告:前10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

    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成效顯著,傳導效率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

  • 強制捆綁銷售保險、違規收費 工行、民生銀行等被點名通報

    通報顯示,工商銀行部分分支機構違規向小微企業收取貸款承諾費、投融資顧問費等“兩禁兩限”費用,涉及工商銀行9家分行,違規向20戶小微企業收取“兩禁兩限”費用,合計約2285萬元。

  • 金融引活水 民企添活力(經濟聚焦)

    金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通過加強政銀企對接,盤活企業資產,創新放貸形式,讓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實體經濟,化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 【評新而論·大國經彩】圖說丨多層次資本市場這樣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今年是新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隨著新證券法的正式實施以及一系列重磅舉措的陸續推出,全面推進注冊制改革、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等工作正卓有成效地全速開展,這無疑是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必由之路。

  • 實體經濟是“十四五”經濟發展根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 人民論壇漫評 | 堅定不移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刻把握發展的階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文字/彭瀧阩 漫畫/黃春宇)  漫話中國經濟 系列網評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獲與轉變】 一條動力十足的發展之路

    近期,江蘇連云港海州經濟開發區及時出臺一系列減稅降費扶持政策,助力園區外貿企業全力應對全球疫情風險。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生產線上機器轟鳴,調試場里人來車往,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的廠區里一如既往的繁忙。

  • 以智能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智能化是指利用數字技術,將分散或孤立的設備、產品、生產者、企業等以產業鏈、價值鏈等方式連接起來,形成聯動發展。站在新起點上,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加速制造業與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不斷提高制造業智能化水平。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