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2日10:49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人民網鄭州5月21日電 (石國慶)據河南省財政廳21日消息:1-4月,納入財政部門企業經濟效益月報統計范圍的全省企業(以下簡稱全省企業)營收、利潤降幅環比收窄,復工復產迅速推進,拐點初現。
數據顯示,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生產生活秩序的快速恢復,企業收入、利潤降幅環比收窄,1-4月收入降幅環比收窄5.3個百分點,利潤降幅環比收窄9.3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企業復工復產開始產生實際經濟效益,拐點初現。
從數據來看,全省企業資產規模穩步增長,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3月末,全省企業資產總額57552.6億元,增長6.8%,其中,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占比68.3%。全省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0.04個百分點,自去年2月份以來連續15個月同比下降。
從全國來看,今年一季度,河南省國有企業(扣除央企和金融企業)營業總收入在全國居第13位,在中部六省中居第3位;利潤在全國居第24位,在中部六省中居第3位。
2020年三季度,在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積極作用下,我國農業經濟持續向好,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種植結構持續優化,生豬產能持續恢復,農業投資快速增長,農產品貿易持續改善,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銀保監會昨晚(10日)公布最新監管數據,三季度末我國銀行業機構總資產已達315.2萬億元。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84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987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96%,較上季末增加0.0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了2020年10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據測算,在10月份0.5%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4個百分點,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1個百分點。
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280億美元,較9月末下降146億美元,降幅為0.46%。
記者佘穎報道:市場監管總局10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隨著暖企穩企利好政策的實施,國內需求逐步激活,市場信心加快恢復。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產生活秩序逐漸恢復,高技術產業企業顯著增長,住宿和餐飲業、教育業持續恢復,降幅收窄。
河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寧夏等多個省份實現三次產業全面增長。東北三省中,吉林省率先實現由負轉正,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5%,比上半年提高1.9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比上半年均有所提高。
截至10月27日,除上海、西藏外,已有29個省份公布了經濟運行情況,其中24個省份實現正增長,各地經濟呈現穩定復蘇態勢↓↓ 相比上半年,北京、廣東、山西、山東、河北、陜西、河南、海南、吉林等省份前三季度經濟增速均實現了由負轉正。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與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北京市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推進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居民收入實際增速轉正,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4%,扣除價格因素后,由上半年下降0.7%轉為增長0.2%。
(記者王珂)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負責人16日介紹,1—9月,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5515.1億元,同比下降0.6%,降幅有所收窄。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837.1億美元,完成營業額531.3億美元,分別占同期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和完成營業額的55.7%和58.2%。
商務部16日發布數據顯示,1至9月,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5515.1億元人民幣(折合788.8億美元), 同比下降0.6%。其中,一般建筑類新簽合同額359.3億美元,同比增長31.8%;石油化工類新簽合同額130.9億美元,同比增長46.9%;水利建設類新簽合同額38.4億美元,同比增長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