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7日08:52 來源:映象網
今年以來,時代奧城社區黨委緊扣“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主線,聚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遵循“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則,整合轄區資源,搭建服務平臺,強化政企“共駐共建”,深化黨群合作,打造出“為民服務‘1314’”的社區治理新品牌。(據中國建設新聞網)
黨員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不能有私心,不能有官氣,不能有傲氣,要一心為公,服務人民。只有找準自己的公仆角色定位,嚴格按照角色要求,才能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成就自我、建功立業。
為民服務,也是共產黨人的“金字招牌”。只有擦亮了這塊“金字招牌”,共產黨人說話才會有底氣,干事創業才會有魄力。黨員干部要把心思放在干事創業上,嚴守黨的紀律,做到人前人后一個樣,臺上臺下一個樣。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睘槊穹招枰獙嵈驅崳荒堋翱諏铡?。要深入基層、扎實調研,真正查清民意,弄明白老百姓冷暖需求,做到“有的放矢”。這就需要黨員干部撲下身子、放下架子,回歸群眾,傾聽群眾呼聲、感受人民真情、匯聚人民智慧,為科學決策、踐行宗旨提供依據。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命運的根本力量。擦亮為民服務的“金字招牌”,要帶著真情了解人民、帶著深情服務人民,始終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工作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牢記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一心一意為民辦實事,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治國之道,愛民而已?!秉h員干部要時刻保持“愛民”之心,牢記黨的宗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擦亮為民服務的“金字招牌”。(胡霞)
她說,這條“老大難”馬路的整治,多虧了蠡橋社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協調各方力量,才辦成了社區多年沒有辦成的事情。今年3月,蠡橋社區道路“腸梗阻”問題迎來轉機,社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將其列為今年的重點議題。
面對廣大人民群眾對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熱切期盼,生態文明建設仍存在一定短板,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刻不容緩。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關鍵要加強教育引導,提升廣大青少年綠色生活創建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近年來,我國各地城市依托黨建引領、社會參與、治理重心下移和智慧治理等方式,探索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作者: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南開大學中國政府聯合研究中心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 吳曉林;
十幾年前,一部名為《小巷總理》的電影講述了改革開放初期長春市社區居委會主任譚竹青的感人經歷。
作者:吳曉林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導,南開大學中國政府與政策聯合研究中心研究員 十幾年前,一部名為《小巷總理》的電影講述了改革開放初期長春市社區居委會主任譚竹青的感人經歷。
易地搬遷,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后續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喬建厚介紹說,盧氏縣支持易地搬遷后續產業發展,建成71個扶貧產業基地、8個光伏電站,在安置點周邊興辦60多家企業,帶動1.13萬人就地就近增收。
易地搬遷,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后續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喬建厚介紹說,盧氏縣支持易地搬遷后續產業發展,建成71個扶貧產業基地、8個光伏電站,在安置點周邊興辦60多家企業,帶動1.13萬人就地就近增收。
國新辦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搬出來只是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第一步,搬遷后續幫扶工作關系到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安置社區治理也是鞏固易地扶貧搬遷脫貧成果的重要后續工作。
包括盤活小區既有公共房屋和設施,保障新建居住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達標,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點和綜合利用,推進居家社區適老化改造。包括支持參與提供醫養結合服務,支持開展老年人營養服務和健康促進,發展社區助老志愿服務,促進養老產業聯動發展。
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會上表示,安置社區治理是鞏固易地扶貧搬遷脫貧成果的重要后續工作,關系到千萬搬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組織開展新時代新生活行動,引導專業社會工作等服務,幫助搬遷群眾盡快融入社區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