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7日15:07 來源:湖北日報
十堰馬家河建人工浮島,凈化水質。
近日,湖北省2019年度各市州黨委政府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目標考核結果公布,十堰位列榜首。
2018年1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十堰以此為契機,圍繞建設“現代新車城、綠色生態市”目標,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徑,成為目前中西部地級市中唯一的“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轉方式,綠色產業順勢而起
“老鐵們看仔細了,這里是世界茶葉生長的‘北極’,茶葉高香,生態有機……”蔣春莉一手拿著手機,一手將村里產的茶葉展示在鏡頭前。
蔣春莉是十堰市鄖西縣下營村知名網紅,她在村電商扶貧中心建立了12人的直播團隊,利用網絡推介大山深處的綠色產品,在下營村釋放出了連鎖效應。
“疫情沒有影響村民脫貧的腳步!”村黨支部書記劉挺洲介紹,下營村是國家重點貧困村,全村開設網店523家,2017年整村脫貧。今年1月至4月網絡銷售產值超過八千萬元。
從躬耕隴畝,到網紅致富,下營村脫貧模式的變化,代表著十堰發展方式的轉變。
一批綠色產業順勢而起。農夫山泉、華彬、潤京等礦泉水企業入駐十堰,做起大自然的“搬運工”;房縣洑汁黃酒,形成20億元規模的產業;農村建起綠色特產基地600萬畝。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1萬元,全市83.3萬建檔貧困人口已整體脫貧。
作為漢江流域重點城市,十堰積極融入國家戰略,建設“水源地,汽車城”,打造“美麗十堰”;推進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建設,打造“暢通十堰”;創新汽車、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等產業發展模式,打造“創新十堰”;加大扶貧力度和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打造“幸福十堰”;建設內陸城市雙向開放新高地,打造“開放十堰”;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打造“活力十堰”。
為此,該市策劃建立了“六個十堰”專題項目庫,梳理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庫及重大事項爭取清單項目近1200個,總投資9000億元;策劃了“十四五”規劃長江經濟帶5億元以上項目近500個,總投資8000億元;進一步完善十堰市湖北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兩庫”項目1496項,總投資6853.7億元。
河長制是“責任制”而非“冠名制”
2017年,十堰全面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明確各級河長共2811名,其中市級河長15名,書記、市長位列其中。十堰市委市政府強調:河長制是“責任制”而非“冠名制”,河長除了完成防洪等任務外,主要承擔河流治理的職責任務。
幾年來,各級河長多次深入巡河,僅2018年與2019年,十堰市、縣、鄉三級河長累計巡河10000多人(次),村級河長巡河已實現常態化。
日前,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調研十堰神定河,看到神定河河長辦有人員、有車輛、有工作制度、有辦公場所、有經費保障,對其實施一線調度、一線督辦、一線推進給予充分肯定,說十堰這個河長辦真正“坐實”。
近年來,十堰累計投入約30億元,大力實施截污、清污、減污、控污、治污、管污六大工程,累計建設生態河道130公里,建成清污分流管網1400多公里;十堰還清理網箱18.2萬只,關閉規模化養殖場134家,關停并轉高污染、高耗能企業560家,對全市1578個村莊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2012年以前,流經十堰的神定河、泗河、犟河、劍河、官山河水質長期處于劣Ⅴ類。為啃下5條不達標河流治理這塊“硬骨頭”,該市對5條河流域沿線80多條支溝、近千個排污口等進行大規模牽頭整治。
在治理“五河”過程中,十堰在全國率先探索并創新采用先建設后付費方式,對好的污水處理技術全面推廣,讓不達標者退出市場,最終引入碧水源、深港環保、北京排水集團等多家第三方治水公司,采用膜工藝、人工快滲工程、紅菌技術等27項先進污水處理工藝。
目前,官山河、犟河、劍河已持續穩定達到國家地表水Ⅱ類-Ⅲ類,神定河、泗河也于2019年相繼消除劣Ⅴ類水質。
爭做環保領頭雁
十堰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在全省率先出臺《十堰市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度實施辦法》,建立以綠色GDP為導向的考核和追責問責體系。出臺《十堰市生態文明建設條例》《十堰市中心城區山體保護條例》《十堰揚塵污染防治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實施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機制,生態環保體制機制創新被列為湖北省改革十大典型之一。
目前,十堰重大生態工程推進成效顯著?!皫锩保喝腥ツ晖瓿闪箢悗ǜ?4199座,超出計劃數量130%,累計完成三年總任務92.13%;“精準滅荒”:去年通過驗收造林18.17萬畝,已完成總任務的96.12%;鄉鎮污水治理:85個污水處理項目全部建成運營,累計新建污水管網499公里,實現了鄉鎮污水處理全覆蓋;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全年清運城鄉生活垃圾76.3萬噸,其中市縣城區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同時,持續保持大氣治理高壓態勢。去年4月關停東風熱電廠和十堰陽森熱電廠,達到超低排放水平的京能熱電聯產項目建成投運。與中國環科院大氣所聯合開展揮發性有機物分物種源排放清單研究工作,全市54家企業納入涉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計劃。加強秸稈露天焚燒管控,實現省環委辦通報“零火點”“零黑斑”預定目標。
穩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完成1183個農用地土壤點位樣品和418個農產品點位樣品檢測,并通過生態環境部審核。全面啟動83家重點行業企業用地污染狀況調查,排查8家涉重金屬行業企業。開展全市149家尾礦庫核實以及尾礦庫地塊信息調查和環境風險預判,完成竹溪縣中峰鎮農田重金屬污染生態修復項目,安全轉移處置各類危險廢物約1.5萬多噸。
五年來,中國綠色“版圖”不斷擴大,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綠色發展紅利持續釋放,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這五年,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方案”惠及世界。
五年來,中國綠色“版圖”不斷擴大,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綠色發展紅利持續釋放,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這五年,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方案”惠及世界。
位于山東省淄博市的馬踏湖曾是魯中地區重要的多功能湖泊濕地系統,湖區面積曾達96平方公里。淄博在“?!弊稚献鲎阄恼?,通過建設人工濕地和生態河道,構建沿河環湖大生態帶,提升了流域環境承載力。
官廳水庫水面橫跨河北省懷來縣和北京市延慶區,是永定河上重要的攔洪調蓄工程。八號橋濕地項目位于河北懷來縣,距永定河匯入官廳水庫的入口處約 4 公里,總面積達 210 公頃。
原來這一區塊由于種種原因,房屋拆遷工作一會兒拆,一會兒不拆,當地居民對此很不滿,鄒林峰立即去請教導師葉勤民。上墅鄉黨委書記劉斌說:“導師幫帶好比是磨刀石,幫帶結果就是看誰是千里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