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數據看中國 | 決戰脫貧在今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2020年05月27日19:32  來源:光明網

5034

  毛南族是我國2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

  2019年底,環江縣貧困發生率降至1.48%。2020年5月,環江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綜合全國毛南族脫貧情況,毛南族已實現整族脫貧。

  近日,環江縣毛南族群眾代表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當地毛南族實現脫貧的喜悅心情,表達了堅定不移跟黨走、再接再厲建設好家鄉的決心。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表示,得知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鄉親們生活有了明顯改善,我感到很高興。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今年,一本來自大山里女孩的脫貧日記,更是像是一本微縮版的中國脫貧攻堅“編年史”。

  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女孩擺脫貧困,獲得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在全國范圍內,還有更多人與她一樣,在國家政策扶持下,完成了脫貧攻堅的“最后一公里”......

  為什么扶貧如此重要?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中國古人很早就知道,豐衣足食,是對個體尊重最基本的要求。

  民富則國富,民強則國強,百姓是否富裕,決定著我們的國家是否強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地進行扶貧開發,這個過程中,中國的扶貧事業取得了偉大成就。扶貧開發為促進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民族團結、邊疆鞏固和社會和諧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更是為全球的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多國人士表示,兩會傳遞出中國堅定推進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和決心。中國為世界減貧事業樹立了榜樣。

  波蘭中國問題專家 拉德克·佩費爾:

  從1999年我在中國留學開始,過去這些年,我見證了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一直相信,中國會戰勝貧困。這一天就快要到來了,我得說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中國為此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

  肯尼亞執政黨朱比利黨總書記 拉斐爾·圖朱:

  中國讓如此多的人口擺脫貧困,在世界上是史無前例的,我認為肯尼亞人可以從中國的經驗中學到很多東西,希望通過借鑒中國的經驗,我們也能有成功的機會。

  在22個立下脫貧攻堅戰“軍令狀”的省區市中,15個省區市的貧困縣已全部清零。

  數據來源:國務院扶貧辦

  中國已經實現8.5億人脫貧,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9年至今,我國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109萬,貧困發生率降至0.6%,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內容

  “決勝脫貧在今朝”,毛南族整族脫貧、獨龍族整族脫貧,四川“懸崖村”異地扶貧搬遷......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告訴我們,脫貧攻堅將取得最后的勝利。

  就如女孩日記中所寫,在她小學、高中、大學階段所對應的教育、基建、金融等方面,中國正以全方位的應對姿態,堅定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脫貧關鍵詞

  教育        新基建       金融

  治貧先重教,

  發展教育是減貧脫貧的根本之舉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近年來,隨著中國脫貧攻堅工作不斷走向深入,貧困偏遠山區的教學環境已得到長足改善,但師資隊伍不強、辦學水平不高仍是困擾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問題。

  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先導性地位,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基礎教育發展水平,基本決定了國民的精神風貌、文明水準乃至于國家實力。

  中國減貧戰略的核心就是對貧困人口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提高發展能力、擴大發展機會。

  2017 年 12 月 15 日,在共青團安徽省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蘇明娟當選共青團安徽省委副書記(兼職)。34 歲的她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從貧困女孩到團省委副書記,蘇明娟的命運因一張照片而改變。

  1983 年出生于大別山區金寨縣的蘇明娟,家中也曾是一貧如洗。金寨縣的自然環境惡劣,經常發生洪澇災害,“全年的收入僅僅夠全家吃三個月,父親每天起早貪黑,上山砍柴、下河抓魚,用換來的錢,買點口糧,維持生計。”

  1991年,一張主題為“我要上學”的照片,被選為希望工程宣傳標識,引發外界對于農村失學兒童的關注,時年8歲的照片主人公——蘇明娟由此成為全國人民熟知的“大眼睛女孩”。

  有了關注,蘇明娟及希望工程幫助過的孩子們,獲得了寶貴的受教育的機會,考上了大學。步入社會后她仍然保持初心,每年都會向希望工程捐款。可以說,教育改變了她的一生。

  治貧先重教,發展教育是減貧脫貧的根本之舉。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必須讓貧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確保農村孩子在基礎教育階段享有公平的機會,不讓他們在起跑線上落后。

  開展師資交流、鼓勵師范生到農村任教,甚至通過遠程直播教學等技術手段,都是中國獨有的創新脫貧手段。

  2020年起,廣西大學開始嘗試選派25名獲得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的廣西大學優秀本科畢業生,赴那坡縣民族中學任中學老師,進行為期一至兩年的支教。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大學校長趙躍宇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大學校長趙躍宇指出:“我們希望通過推行這種選派模式,讓更多邊疆貧困地區的孩子享受良好的基礎教育資源。”

  委員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趙躍宇:#建議雙一流”高校對極度貧困縣一對一幫扶,來改善邊疆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整體條件和水平,提高他們的辦學質量和當地民眾受教育的水平#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同樣關注貧困地區教育問題:

  在教育領域,中國的投入仍在穩步增加。2019年,中央本級教育支出1835.13億元,比上年增長6%。

  2018年,中央財政教育轉移支付的84.4%投向中西部地區,并向貧困地區傾斜。全國約1.45億義務教育學生免除學雜費并獲得免費教科書,1392萬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獲得生活費補助。

  數據來源:《關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教育對脫貧攻堅的推動作用在持續“加碼”。

  而隨著中國科技的進步,近年來,數字化新基建也開始在扶貧中“大展拳腳”。

  藏族姑娘上網課,

  不用爬2小時雪山追“信號”了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中國人的致富邏輯,有了基礎設施保障,脫貧才有了動能。

  從2月下旬起,21歲的藏族姑娘索巴桑姆每天會走兩個小時山路,一路爬到家鄉附近的大山上,邊放牧邊上網課。陪伴她的,是皚皚的白雪和成群的牛羊。

  索巴桑姆是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消防救援技術專業的學生。“上大學前,在家鄉講藏語,外出求學語言交流障礙給學習帶來了困難。”索巴桑姆學習非常認真,疫情期間,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開展“停課不停學”網絡授課,她每天按時學習。

  3月2號,演員尹莉的微博賬號,發了一條微博:“我有一個學生,叫索巴桑姆,家在西藏地區,她那的網絡信號很不好,沒有辦法開展線上學習,每天要走兩個小時爬到山上才能信號好一點……”

  尹莉的求助微博截圖。

  大約半小時后,中國鐵塔官方微博通過私信聯系尹莉:“我們通知分公司及時跟進了解情況。”“咱們一起努力,希望早點幫助學生解決信號問題。”

  當天下午,中國鐵塔的工作人員和村干部就來到了索巴桑姆家中,幫助她解決了網絡信號的問題,索巴桑姆不用再爬上雪山聽課,在家里就能接收網課直播。

  在通信專業領域,我們常規的認知是,1個4G基站可以支持2Mbps體驗的用戶數大概為 120/(2*50%*20%)=600人。

  但作為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區)是西藏自治區,西藏人口密度2.1人/平方公里。在這里修建一個信號塔,成本都難以收回。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但就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楊光斌所說,“中國修建這些基礎設施,它不是一個純經濟標準,它是一個社會標準,一個政治標準。”

  “一只手舉著自拍桿,一只手扶著梯子的欄桿”

  就如異地搬遷后的懸崖村村民——主播楊陽一樣,網絡直播,給他和村民帶來了更多的收入和新的生活。

  “懸崖村”從過去沒有通訊網絡,到現在村子里流行起網絡直播,如今,實際上跟外界只是隔著一個手機屏幕的距離。

  2020年5月10日,“懸崖村”網紅主播在田地上直播

  正是有了這些“新基建”,讓最邊遠的山區都通上信號,讓那里的居民有致富的途徑,即使是“虧本買賣”,國家也會去做。

  預計2020年,全國僅5G新基建投資就有2467億元,將帶動約4840億元的直接產出,帶動1.2萬億的間接產出。除此之外,AI、大數據、高速鐵路等各各項建設也在穩步“上馬”。

  從家電下鄉到“村村通”工程,再到現在5G信號塔架設在山里,中國正通過新基建,讓鄉村富起來。

  而在金融領域,國家普惠金融政策,更是讓貧困戶不僅掙得著錢,還能守得住錢,實現持續“造血”的能力,讓脫貧人口不返貧、讓脫貧成果不反彈。

  金融“造血”拔窮根

  在清遠市,貸款難一直是困擾當地茶農發展的瓶頸。對于茶農,沒有抵押物,融資便成了“老大難”問題。

  清遠市一家國有銀行,經過大概兩年的調查研究,開發了通過茶樹抵押貸款的流程。

  拿植物作抵押,在清遠市還是頭一回。清遠市的一位本地茶農,試著聯系了當地銀行。

  沒想到當地銀行迅速成立了專門的茶樹業務小組,申請、調查、簽合同、放貸,一氣呵成。

  有了銀行貸款,茶農的茶葉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產品品牌日漸打響。乘著清遠市發展農村普惠金融的東風,快速致富。

  這是清遠市普惠金融方興未艾的實例,也是國家推進普惠金融大背景下的一個縮影。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農信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孔發龍指出,截至2019年末,江西轄內農商銀行在全省269個深度貧困村發放扶貧貸款6359戶,支持貧困戶總戶數占深度貧困村脫貧總戶數的1/3以上……

  繼續發揮扶貧小額信貸對支持貧困群眾發展生產的重要作用,推廣“產業扶貧信貸通”“鄉村振興貸”“畜禽智能潔養貸”等特色產品,深入對接鄉村振興金融需求,帶動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持續改善。

  代表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孔發龍:#繼續發揮扶貧小額信貸對支持貧困群眾發展生產的重要作用,推廣“產業扶貧信貸通”“鄉村振興貸”“畜禽智能潔養貸”等特色產品,深入對接鄉村振興金融需求,帶動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持續改善#

  不僅是江西,全國范圍內,金融系統服務脫貧攻堅,既是責任,更是擔當。

  貧困戶“愿意貸”與“貸得到”,最終從拔除貧困的根子,體現我們金融服務于脫貧攻堅的初心。

  在這次的2020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也指出。

  這是政府作出的承諾,更是對脫貧攻堅堅定的信心。

  2020年,注定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

  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要堅持現行脫貧標準,強化扶貧舉措落實,確保剩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健全和執行好返貧人口監測幫扶機制,鞏固脫貧成果。

  在脫貧攻堅最后一年間,在黨的堅定領導下,我們最終一定能攻克“貧困的最后堡壘”。

文章關鍵詞:小康社會 數據來源 民族團結 民族素質 懸崖村 毛南族 信號 造血 師范生 基礎教育 責編:付琛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第二篇: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根據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中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宣講提綱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理論教育講師團精心策劃、制作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系列微動漫,共20篇。

  • 奮進!中國號巨輪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這些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的結果。

  • 產業立起來 村貌美起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樹木盡頭,兩間配備空調的廠房矗立道旁,通過水泥路與村道相連。秀梅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秀梅,向鹿邑縣申請并實施了無公害黃瓜溫室大棚到戶增收試點項目,帶動貧困戶40戶,每年戶均分紅500元。

  • 奮進!中國號巨輪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這些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的結果。

  • 奮進!中國號巨輪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這些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的結果。

  • 互利村的互利致富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互利村的一些村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村黨支部書記付永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過去種玉米趕上好年景一畝最多也就300元,現在一畝甘薯加工成粉條能掙3000元,又打工又分紅,日子越過越好。

  • 國際殘疾人日|一個也不能少!這張助殘脫貧成績單,很暖心!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我國“十三五”殘疾人脫貧攻堅已取得決定性成就,貧困殘疾人數逐年減少,殘疾人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殘疾人康復服務逐步完善,殘疾人就業幫扶邁出堅實步伐......一張張助殘脫貧成績單顯示我國8500萬殘疾人正在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豐碩成果。目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決戰倒計時,廣大殘疾人必將最終戰勝貧困,步入全面小康,與全國人民一道開啟新生活的起點。

  • 習聲習語 | 殘疾人是人類大家庭的平等成員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習近平總書記格外牽掛著殘疾人群體,他曾說過,“中國有幾千萬殘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本期《習聲習語》邀您一起傾聽,總書記這樣把這個特殊群體放在心間。

  • 晉江再塑發展新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人、產、城”如何統籌布局、良性互動,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課題。即將啟用的晉江市醫院新區,不僅硬件一流,還成功“聯姻”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共同打造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

  • 巴基斯坦學者認為中國的減貧經驗值得巴基斯坦借鑒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編輯祖拜爾·庫雷希表示,中國成功的減貧成果令巴基斯坦政府感到欽佩,總理伊姆蘭·汗一直在學習中國的減貧經驗,希望以此讓更多巴基斯坦人過上富裕的生活。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