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30日16:57 來源:荔枝新聞
特約評論員/劉婧
改革開放以來,巨大的社會變遷、快速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帶來的留守兒童問題愈發凸顯。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千家萬戶的希望。隨著全面決勝脫貧攻堅進入收官階段,關愛留守兒童,同樣時不我待。
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接近700萬人。在這個龐大群體中,有的孩子缺少精神上的撫慰,掰著手指頭數著父母的歸期;有的孩子缺少物質上的補助,與爺爺奶奶守著家徒四壁的房屋;有的孩子缺少心理上的輔導,在孤獨寂寞中變得孤僻、內向。每一個孩子都有獨屬于自己的“小宇宙”,只有從心、從常、從根出發,抓緊滿足孩子們的迫切需求,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給予他們渴望的關愛,才能撫平他們的家庭之傷、生活之痛。
從心呵護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正處于身體發育、心理成長的關鍵期,由于長期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呵護和認識上的引導,一些孩子出現自閉、內向的現象。關愛留守兒童,除了物質層面的關懷外,更多的還是需要作為“第一責任人”的父母,經常抽出一定的時間和孩子聊聊天、通通話,聽聽他們的心里話,為其排憂解難。與此同時,學校作為孩子們的“第二個家”,更需用心觀察、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幫助他們擺脫對網絡游戲的精神依賴,擴大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和美好事物的感受。唯有家長和學校內外聯手、雙重發力,才能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從常照顧留守兒童。在 “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許多社會團體都會捐贈書籍、書包等物資,作為留守兒童的節日禮物。其實,這群孩子真正在乎的不是禮物的多寡、貴賤,而是平常生活里點點滴滴的關愛。當下,眾多公益組織將送物資作為“常態化”照顧方案,也許,物資的充足能夠帶給他們一定的安慰,但并不能取代那種溫柔陪伴的日常:一起上課,一起午餐,一起做游戲等等。只有近距離與孩子們接觸,融入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中,主動充當“第二父母”的角色,真正從孩子們衣服袖子的長短、被子的厚薄中給予關愛,才能讓他們綻放燦爛的笑容。
從根減少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在于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作出脫貧攻堅、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重大決策,鼓勵和支持農村勞動力返鄉創業、促進就業扶貧,許多農民得到了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創業指導,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另外,部分父母或父母一方為了孩子主動返鄉,與子女共同生活,也進一步減少兒童留守現象。不過,當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依舊數量龐大,用工單位和企業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政策規定,依法保障務工人員的休息權利,提供充裕的休假機會,讓父母多與孩子相聚,彌補家庭教育的空缺。
哪個孩子不愿依偎在父母的懷抱?哪個父母不愿陪著孩子成長?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留守兒童”問題會日益減少 。相信政府、學校、社會多方發力,從心、從常、從根全面施策,一定能讓祖國的花朵絢麗綻放。(劉婧)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資料圖片 ▲昭通市貧困群眾在昭陽區工業園區的東莞電子企業數據線生產車間工作。目前,東莞結對幫扶昭通6縣區到廣東就業的貧困勞動力27748人,轉移到其他地區就業的貧困勞動力165440人。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當地養羊戶董紹碧為我們揭開了南江黃羊獲得“亞洲第一”美譽的秘密:
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廣大群眾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是穩步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臺階,是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出發點。
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將于本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在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6個行政村近萬名群眾心中,臨潁縣公安局皇帝廟派出所指導員陳曉磐是他們最親近的人。
這些熱心的志愿者,都是“紅心志愿服務協會矛盾糾紛化解群”成員,其中有5名心理咨詢師,其余全是律師,具備很高的專業水平。王紅心喜歡這些“角色”,她的愿望是當好“勤務兵”,“群眾有難事兒,希望我都能幫上一把”。
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表示,教學改革是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關鍵,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展)”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江蘇省注重農村學校美育均衡發展,連云港市東海縣的少兒版畫、南通市通州區的民間美術、鎮江市揚中市的剪紙藝術、揚州市邗江區的傳統手工藝、徐州市睢寧縣的兒童畫等,成為當地農村學校的美育特色。
2019年,景寧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0014元、20005元,同比增長8.8%、10.1%,縣域綜合實力在全國120個民族自治縣中位居前列。從景寧發展實踐看,一支干事創業、接續奮斗的黨員干部隊伍,是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媒體采訪團走進石家莊市贊皇縣原村土布博物館。記者周國梁攝 近年來,在贊皇縣雪芹棉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和原村土布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贊皇縣1300多名農民過上了好日子,帶動了周圍6個鄉鎮17個村貧困婦女共同致富。
題:讓文明之花競相開放——多地全國文明單位掠影 “初心如磐,作為全國文明單位,我們將進一步弘揚浙江港航精神,一以貫之打造一流的業績,一流的隊伍,一流的文化,不斷譜寫浙江港航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