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31日18:1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今天發布的2020年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6%,較上月小幅下降0.2個百分點,保持在50%以上,經濟保持恢復性增長勢頭。
從分項指數來看,市場需求保持回升,企業復產保持穩定,勢頭稍有放緩,就業活動也相對穩定。新動能保持較快恢復勢頭,大型企業繼續保持較好支撐作用,企業對后市預期趨升。但市場需求恢復相對較慢,企業成本又有所增加。
市場需求保持回升。本月新訂單指數為50.9%,較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顯示市場需求較上月繼續回升。一是隨著疫情防控進一步取得成效,國內需求較快恢復。二是國外需求下滑趨勢放緩,月內穩外貿政策加快推進,企業采取產品結構多元化、出口目的地多元化等出口自救措施,同時衛生防疫物資出口增加,出口急劇下降的局面有所緩解,新出口訂單指數較上月上升1.8個百分點。
企業復產保持穩定,勢頭稍有放緩。本月生產指數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仍保持在53.2%,顯示企業復產保持穩定。指數水平小幅下降,表明企業生產在前期較快恢復的情況下,本月回升勢頭稍有放緩。但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間的差距從上月的3.5個百分點收縮到本月的2.3個百分點,表明市場供需間的不協同問題有所緩解。
就業活動相對穩定。本月從業人員指數為49.4%,較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指數下降,主要原因是企業生產已經由復產轉向穩產,就業也在前期基礎上趨于穩定。從指數水平來看,本月從業人員指數高于2019年全年水平,表明當前就業情況整體相對穩定,從業人員指數回落屬于正常情況,與生產指數回落基本對應。
新動能保持較快恢復勢頭。本月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和消費品行業均保持較快恢復勢頭。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前期快速回升的新動能運行趨于穩定,但仍保持較快恢復勢頭。裝備制造業PMI為52.2%,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位于56.6%和53.2%的較高水平,市場供需回升較快。高技術產業PMI為51.7%,指數水平雖較上月有所回落,仍高于制造業整體水平。消費品行業PMI為51.8%,其中紡織、服裝、家具等行業在多地疫情防控響應級別降低后有所恢復。
大型企業保持穩定支撐作用。大型企業運行保持領先回升勢頭,生產和接單均較上月加快回升,有效支撐了制造業整體平穩恢復。大型企業PMI為51.6%,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也高于制造業整體。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4.9%和52.5%,較上月上升0.8和1.9個百分點。小型企業活力也有所加強,受前期扶持中小微企業政策帶動,小型企業市場需求上升,吸納就業人數增加。小型企業PMI為50.8%,保持在50%以上,新訂單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分別為51%和50.5%,較上月上升1.2和0.3個百分點。
企業對后市預期趨升。隨著疫情逐步控制以及政府對企業紓困扶持政策不斷落實,企業對后市持有較樂觀預期,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7.9%,較上月上升3.9個百分點,其中大、中、小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均有明顯上升。
另外,從PMI來看,當前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是市場需求恢復相對較慢。本月市場需求雖較上月有所回升,但企業調查顯示,反映訂單不足的企業比重為54.6%,較上月下降3.1個百分點,仍處于較高水平,表明市場需求恢復相對較慢。特別是外部需求仍面臨較大壓力,新出口訂單指數為35.3%,處于較低水平,低于去年同期11.2個百分點。
二是企業成本又有所增加。一方面,企業原材料成本增加。月內受需求回升帶動,前期低位運行的市場價格也趨于回升,但上游價格回升較快,下游價格回升相對緩慢。購進價格指數為51.6%,較上月上升9.1個百分點,出廠價格指數為48.7%,較上月上升6.5個百分點,顯示上下游價格差有所擴大,利好于上游行業,中下游行業原材料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企業物流成本和人力成本增加。企業調查顯示,反映運輸成本及勞動力成本上漲的企業比重結束回落走勢,本月分別較上月回升2.2和1.2個百分點至30.8%和34.6%。(總臺央視記者 王善濤)
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彭博社的報道說,一系列早期指標顯示,受出口和股市升至2015年以來最高位的支撐,中國的經濟復蘇趨于穩定。
我國PMI連續9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質量持續向好。由于國內疫情防控得力,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我國經濟自3月以來持續恢復。展望未來,憑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廣、政策工具多等有利因素,中國經濟必將克服暫時的困難,繼續鞏固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1%,創下2017年9月以后的新高。這么多人關注中國經濟,這么多人看好中國經濟,因為全球是一個大家庭,世界經濟低迷,現實困難需要大家同舟共濟、攜手應對。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
11月30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分別高于上月0.7個、0.2個和0.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于年內高點,連續9個月高于臨界點。
(記者杜海濤)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1%,較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創年內高點,且連續5個月運行在51%及以上,經濟復蘇勢頭穩中有進。
譚主注意到,三場峰會結束后,中國成為許多外媒報道的關注點。有媒體報道,中國推進疫苗合作應對疫情。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習近平主席提到這樣一句話,“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愈演愈烈,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無減。
譚主注意到,三場峰會結束后,中國成為許多外媒報道的關注點。有媒體報道,中國推進疫苗合作應對疫情。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習近平主席提到這樣一句話:“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愈演愈烈,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無減。
10月份,我國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2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明顯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上月加快1個百分點,1月份至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1月份至9月份加快1個百分點。
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翹尾因素減少以及豬肉價格由升轉降影響,10月份CPI同比上漲0.5%,這是自2017年3月份以來時隔42個月首次回到“1”以內。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主任郭麗巖同樣認為,10月份CPI同比增幅與上月相比明顯收窄,主要是受翹尾因素影響。
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2.8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4.6%。王涵指出,海外方面,全球產業鏈恢復難被阻斷,運價數據還在恢復,外需韌性或將保持,進出口韌性還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