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0日07:17 來源:河南省教育廳
關于做好2020年
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省直管縣(市)教育局,有關高等學校,各省屬中等職業學校:
為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河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0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廳〔2020〕1號)精神,為確保完成2020年中等職業學校(包括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高等學校中專部)招生任務,現就做好我省2020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通知如下。
一、堅持職普比例大體相當,適度擴大中職招生規模
各地、各學校要深刻認識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意義,要從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培養滿足現代化建設所需人才的角度出發,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適度擴大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要按照職普比例大體相當原則,把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途徑,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區要把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重點放在中等職業教育,把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的增量主要用于發展中等職業教育。
各地、各學校要充分利用高職擴招、職業教育本科試點、普通高等學校專升本擴招等有力政策,積極引導學生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在認真做好招收應屆初中畢業生工作的同時,積極拓展職業教育的生源渠道,積極將往屆初高中畢業未升學學生、城鄉勞動者、新型職業農民、退役軍人、退役運動員、在職職工、下崗職工、返鄉農民工等納入年度招生范圍,實行全日制教育與非全日制教育并舉方式,引導他們接受中等職業教育。要加強對非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管理,保存檔案資料,精心組織教學,保證培養質量。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從2020年起,省教育廳不再開展中等職業學校綜合高中班試點工作,2020年之前招收的中等職業學校綜合高中試點班學生的轉學、資助、學費等政策按照原有文件規定執行。
二、落實“陽光招生”,嚴格規范招生行為
各地、各學校要嚴格執行國家和省有關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辦學的規定和政策,進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對辦學質量差、教育質量不高的學校,削減招生規模;對在招生和學生資助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的學校,限制招生或停止招生。嚴禁在招生過程中進行生源封鎖和地方保護;嚴禁初中學校教師干預或代替學生填報志愿;嚴禁初中學校或教師在招生過程中向中等職業學校索要、收受任何名義的經費或實物;嚴禁高中階段教育學校在招生中進行虛假宣傳、欺騙招生。省教育廳將于6月向社會公布省內具備中等職業教育學歷教育招生資質的學校名單。各地、各學校要進一步完善考試招生信息公開制度,在相關網站向社會明確公布考試招生政策、招生學校資質、招生計劃、錄取結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學校和社會監督,為考生和學校提供公平選擇機會和有序招生環境。
三、服務穩定就業,加大宣傳引導力度
各地、各學校要將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和穩定就業密切聯系,廣泛開展訂單、定崗、定向培養。要根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穩定就業的需求,調整和優化招生專業結構,努力培養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人才。要加大綜合宣傳力度,扎實落實各項宣傳工作任務,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和本地、本校實際,廣泛利用網絡、電視、廣播和新媒體等做好線上線下招生宣傳,讓廣大考生和家長充分了解職業教育招生、免學費、獎學金、資助、就業和升學等相關政策。利用致家長和學生的一封信,隨錄取通知一同寄送等形式,讓學生第一時間了解中等職業教育資助政策,了解接受資助的方式和渠道。要密切關注招生輿情,積極回應社會熱點和關切,對不實報道信息要及時予以澄清。
四、進一步規范流程,嚴格中職學校學生學籍管理
各地、各學校要按照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籍電子注冊辦法要求,加強新生學籍電子注冊工作,嚴格程序,嚴格審核,確保學生學籍電子注冊工作及時有序完成。在開學期間,要把網上審核與實地核實相結合,按時、準確、完整地標注學籍變化情況,切實保證信息注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對注冊學生學籍弄虛作假行為的,各有關部門要一查到底,對于情節嚴重的要嚴肅查處。對因注冊工作超時、數據不準確導致無法準確查詢學籍信息,無法按時資助學生的,將對有關責任人員予以通報,并追究相應責任。
五、建立完善中職招生機制,努力完成中職招生任務
各地要采取加大宣傳、約談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落后縣(市、區)和學校、定期通報、嚴格控制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等多種措施,切實加大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力度,確保完成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任務。2020年省教育廳將繼續實施中等職業教育招生通報制度,請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省直管縣(市)和各省屬中等職業學校、有關高等學校中專部于7月至12月的每月20日前,將當月中職招生進展情況函報教育廳職成教處,電子稿一并發送到指定郵箱。根據教育部的要求,2020年中等職業學校秋季招生補錄時間,原則上截至11月20日。
從此,女排姑娘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艱苦拼搏、團結協作、永不服輸的精神,振奮了一代中國人。這是與時俱進的體育觀念,這也是女排精神與時代中國相互滋養、花繁葉茂的結果。
今天(8日)上午,教育部召開第三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情況。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表示,目前,我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在校生2857.18萬人;中職招生600.37萬,占高中階段教育的41.70%;高職(專科)招生483.61萬,占普通本專科的52.90%。
“‘就’在武漢,‘創’贏未來”,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對接大會日前在湖北武漢舉辦。今年,武漢提出22條政策創新措施,對所有在漢高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31萬余名應屆畢業生給予14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直到2017年,薛云梅聽說,有朋友經過呂梁護工培訓后去了北京,一個月能掙四、五元,這讓薛云梅動了轉行當護工的想法。通過護工培訓、改變命運,許艷平的經歷被大家口口相傳,受到護工培訓學校的邀請,許艷平多次用自己的經歷鼓勵大家,放下思想的包袱,走出大山,脫貧致富。
直到2017年,薛云梅聽說,有朋友經過呂梁護工培訓后去了北京,一個月能掙四、五元,這讓薛云梅動了轉行當護工的想法。通過護工培訓、改變命運,許艷平的經歷被大家口口相傳,受到護工培訓學校的邀請,許艷平多次用自己的經歷鼓勵大家,放下思想的包袱,走出大山,脫貧致富。
記者柳潔報道:近日,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湖北·武漢)對接大會在武漢洪山體育館舉辦。230多家武漢企業提供超1.2萬個崗位,來自湖北各大高校4000余名應屆畢業生與企業面對面交流,現場接收簡歷近9000份,達成意向人數近1600人。
今年以來,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出臺了系列穩就業保增收方案,政府搭橋、院校培訓,開發收集就業崗位1.7萬余個,新增就業1.75萬人。據了解,紅花崗區與轄區內的職業院校、技工院校、民辦培訓學校、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等21家培訓學校達成合作協議,開展100多個項目的技能培訓。
“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等方面成效顯著,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教育的社會貢獻力不斷提升。今年,涼山州進一步落實教育扶貧“三免一補”政策,貧困戶子女入學在免學雜費的基礎上,每人每天還有3塊錢的午餐補貼。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召開,河南新安以河南省第二名的優異成績成功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也成為目前洛陽市唯一一家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的縣(市)。澗河新安段全長42公里,由于穿城而過,澗河曾經河水渾濁,河岸坑洼不平、垃圾堆積,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11月27日,河南許昌,許昌職業技術學院。臨近畢業實習要離校,機電工程輔導員王甜老師為所帶專業一共137人每個人送出一份小禮物。王甜說,這個也是自己第一份工作,和學生年齡差不大,和學生關系非常好,學生都叫她甜姐。大象新聞·東方今報編輯: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