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1日10:1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6月10日電 題:摸清污染源頭,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提供有力支撐——解讀《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
新華社記者高敬
10日,《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正式發布。這是一次全面摸清生態環境底數的重大國情調查。
普查取得哪些成果?反映出當前哪些環境污染問題?普查結果如何應用?國務院新聞辦1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對公報進行深入解讀。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取得哪些成果?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發布會上介紹,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標準時點是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是2017年度。
他說,此次普查摸清了全國各類污染源的基本情況,各類污染源的數量、結構和分布狀況,掌握了各類污染源的排放情況。從全國水污染物排放情況看,化學需氧量2143.98萬噸,總氮304.14萬噸,氨氮96.34萬噸。從排放強度來看,海河、遼河、淮河流域單位水資源的污染物排放強度大。
全國大氣污染物排放情況為:氮氧化物1785.22萬噸,顆粒物1684.05萬噸,二氧化硫696.32萬噸。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和汾渭平原是我國大氣污染源單位面積排放強度較大的地區,也是國家確定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
固體廢物排放中,山西、內蒙古、河北、山東、遼寧一般固體廢物產生量占到全國的42.4%,山東、河北、山西、安徽和江蘇五省一般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量約占到全國的40%。
同時,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健全了重點污染源檔案和污染源信息數據庫,培養鍛煉了一批具有環保鐵軍精神的業務骨干,進一步提高了全民環境意識。
普查反映出當前哪些環境污染問題?
趙英民說,普查也反映出當前環境污染存在的問題。一是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這四項污染物的排放量都超過了千萬噸,而這四項污染物對當前大氣和水環境質量改善都至關重要。這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二是農業源、生活源對水污染物排放貢獻比較大,機動車對氮氧化物的排放貢獻大,工業、生活和機動車對揮發性有機物的貢獻大。這些污染源涉及的主體多,很多是無組織排放或者是面源排放,因此治理和監管的難度都比較大。
三是農村和西部環保基礎設施相對全國或者相對東部地區仍然滯后,需要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
四是重點流域和重點區域的排放強度大,這些流域區域的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任務艱巨。
五是我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這些問題為下一步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摸清了家底,指明了方向,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努力,攻堅克難,最后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他說。
普查結果將如何應用?
趙英民表示,普查成果當前已經廣泛應用于污染防治攻堅戰。他說,這次普查圍繞“污染源在哪里,排什么,如何排和排多少”四個關鍵問題,建立了重點污染源檔案和污染源信息數據庫。
普查工作后期在依法保護好各類調查對象隱私的基礎上,及時歸納和總結普查成果,為加強污染源監管、重點地區監督幫扶、排污許可證核發、環境風險排查、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等各項工作提供了基礎支撐,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提供有力支撐。
普查結果揭示了我國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特別是未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領域、重點地區、重點流域、重點行業、重點污染物的最新最全面的情況。歸納總結得出的規律和趨勢性成果,將為國家“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基礎支撐。
“十三五”時期,各地區各部門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與2015年相比,2019年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上升8.9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均濃度下降23.1%。
吳舜澤: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吳舜澤:“十四五”時期要把重點放在如何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特別是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穩定性上。
記者從鄭州市發改委獲悉,2020年1月1日起,鄭州市將推行差別化污水處理收費機制,按照少排放低污染者少付費、多排放高污染者多付費的原則,激勵約束相結合,增強全市企業污水預處理和污染物減排的主動性、積極性,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由市發改委、財政局、生態環境局、城市管理局聯合印發的《鄭州市建立和推行差別化污水處理收費機制實施方案(試行)》明確,差別化污水處理收費機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多污染多付費原則。堅持污染者使用者付費、多污染多付費,建立差別化污水處理收費機制。堅持保護者節約者受益,增強企業污水預處理和污染物減排的主動性、 積極性。
河南省近日出臺政策,要求對納入城鎮公共管網并由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排污企業,分步實施差別化污水處理費收費機制。按照河南省《關于建立和推行差別化污水處理收費機制的指導意見》,今后,河南省將依據企業排放污水的主要污染物項目污染程度和環保信用評價級別,對企業排放污水進行差別化收費。
河南省近日出臺政策,要求對納入城鎮公共管網并由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排污企業,分步實施差別化污水處理費收費機制。按照河南省《關于建立和推行差別化污水處理收費機制的指導意見》,今后,河南省將依據企業排放污水的主要污染物項目污染程度和環保信用評價級別,對企業排放污水進行差別化收費。
八桂大地“山清水秀生態美”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廣西各地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努力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增強‘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的持久動力。
2018年1月,我國首部環境保護稅法正式施行,在全國范圍對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等4大類污染物、共計117種主要污染因子進行征稅。在大氣污染防治任務較重的京津冀地區,環保稅開征以來,地區二氧化硫同比下降了2.2萬噸,降幅達22.7%;氮氧化物同比下降了3.5萬噸,降幅為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