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6日17:56 來源:海外網
資料圖:路透社
海外網6月16日電 “我有新冠肺炎!”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日本愛知縣多次發生疑似蓄意散播病毒的惡性事件,引發了民眾的恐慌情緒。
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16日報道,自今年3月以來,日本愛知縣警方已接連逮捕了7人,并將1人送檢。上述人員均為男性,年齡多在40至70歲之間。今年5月15日,居住愛知縣名古屋市的一名54歲男子,一邊在路上對受害人說“我要傳播新冠病毒”,一邊向其吹氣,隨后被警方以恐嚇嫌疑逮捕。同一天,名古屋市一名居無定所的63歲無業男子,也在一處公共場所內犯下同樣惡行,他一邊對身邊職員說“我有新冠病毒”,一邊向被害人吐唾沫,之后遭到警方起訴。
報道稱,雖然這樣的事件在日本各地均有發生,但在愛知縣卻尤為突出。當地警方表示:“在這個社會形勢下,即使只是一句惡作劇,性質也非常惡劣。通過逮捕等強制手段來予以遏制,是很必要的。”
此外,引起警方神經高度緊張的原因之一,還有今年3月在愛知縣蒲郡市發生的一起惡性事件。涉案男子當時57歲,且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被要求在找到可就診的醫院前,先自行在家隔離。但男子無視了這一要求,還對其家人揚言說“我會把新冠病毒傳播出去”。之后,嫌疑人先是去了一家居酒屋,隨后又前往當地一處酒吧唱卡拉OK,甚至直接對店主放話稱“我是陽性的”。
警方接到報案后發現,一名女性酒吧員工已被其感染。隨后,男子去過的多家店鋪及公共場所也被迫停業,大批工作人員及客人均被隔離,涉案商家損失慘重。3月18日,這名男子因病死亡。6月5日,愛知縣警方以虛假行為妨礙他人業務為由,正式將案件資料送交檢察官。
那么,愛知縣屢次發生此類惡性事件,到底有何緣由呢?熟知該縣情況的經營顧問矢野新一表示,“愛知縣是制造業興盛、民眾認真嚴謹的地方,民眾的性格和此類事件的發生應該沒有直接關系”。
而日媒也發現,上述被捕者全部為男性,并且多是中老年人。對此,東京未來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出口保行指出:“一些人有著扭曲的自我表現欲,想趁著民眾的不安,讓病毒擴散,給他人帶來恐慌情緒,這是一種讓人認識到自己存在的(扭曲)手段”。(海外網 吳倩)
美國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再超10萬例
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 新冠疫情近期在韓國再次出現反彈且持續擴散,韓國政府從8日零時起再次上調全國保持社交距離防疫級別,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從8日起,首爾、仁川、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區的防疫級別從2級提升至2.5級,其他非首都圈地區從1.5級提升至2級,暫定實施3周。
施洛賓斯基說,今年德語語言還誕生了一批構詞含“新冠(Corona)”的新詞匯,比如新冠游行(Corona-Demo)、新冠數字(Coronazahlen)、新冠隔離(Corontne)、反新冠限制措施的蠢貨(Covidioten)等等。日本“新詞流行語大獎”12月1日揭曉,新冠疫情防范標語“3密(密閉、密集、密切接觸)”一詞獲最優秀獎。新華社/美聯 其他與新冠疫情相關的詞匯也入選年度流行語。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帶來希望——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薩克斯 薩克斯認為,過去40年中國積累了很多長期發展經驗,盡管各國國情不同,但其他國家可以在多方面借鑒中國脫貧經驗。
進入12月后,美國疫情蔓延趨勢絲毫沒有放緩。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在疫情初期,美國累計確診病例達到第一個100萬用了約100天的時間,但是進入12月份后,美國僅僅5天就新增了超過100萬確診病例。伯克斯還強調,不能指望新冠疫苗來拯救自己,只有嚴格遵守防疫指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才能真正控制住疫情。
12月8日,有網友在新浪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發布消息,稱包括川音在內的多所成都高校現已封校。收到消息后,紅星新聞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上四川音樂學院,求證封校消息真偽。據校方知情人士透露,截至發稿,四川音樂學院并未封校,防疫措施與此前相同,校外人員無正常理由及相關證件禁止入內,請廣大網友勿信謠傳謠。
換洗衣物外出衣物經常換洗,必要時可以用沸水煮沸消毒,或使用84消毒劑等浸泡消毒(按產品說明書使用)。
難忘安徽,一聲“行動起來,到一線去,筑起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動員令,安徽衛健系統45萬干部職工立刻進入戰時狀態,全員在崗。難忘安徽,抗疫與生產“兩手抓、兩不誤”,以更有力舉措投入“兩個戰場”作戰,為抗擊疫情、穩定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當前保持快速增長的新型消費將獲更多支持。專家指出,在改善“硬設施”和“軟環境”政策力挺下,各類線上消費、新型消費將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激發國內消費潛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完善新型消費生態體系,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
在全院抗疫的大背景下,全院所有醫務人員及職能部門管理人員均不同程度地參與了疫情防控工作。來源|中國青年報 ID:zqbcyol 綜合:封面新聞(記者 寧芝)、川觀新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