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7日17:09 來源:映象網
履職擔當是對干部的基本要求,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干部對如何履職擔當不清楚,有的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亂抓一通”,有的長期抓不好導致推諉塞責、最終放棄自己。對于這些“想擔當但不會擔當”的干部來說,找不到正確的履職擔當方法,最終導致了成為“老油條”的結局,既可悲可嘆,也值得我們反省。筆者認為,干部履職擔當,關鍵是要方法得當。方法正確就能事半功倍,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堅持責任導向,就是要以明責督責促履責盡責。沒有責任,就不會有擔當。責任壓得緊,任務才能落得實。各級干部立足崗位職責,往往不僅僅是一項任務,特別是廣大基層干部,面對“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窘迫處境,更要善于“十指彈鋼琴”,學會做“萬精油”。但事實果真能盡如人意嗎?從實際情況看,一些干部履職擔當沒有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工作成效不夠好。而這些外在的問題表現往往只是表象,其問題的本質則是責任分工不明確、督促指導缺位造成的。因此,要推動各級干部履職擔當,必須堅持把責任明確清楚,把責任落到人頭,強化履職擔當情況的督促指導,及時提醒、及時糾治、及時促效。
堅持合力導向,就是要堅持協調聯動促共擔大事。一個人的力量往往是有限的,而一群人的力量往往就能“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廣大干部要干成事,就要學會“抱團取暖”,這并不是說要鼓勵干部隊伍“搞團團伙伙”,而是要推動各級干部相互幫助、相互扶持、相互啟發、相互促效。只有各級干部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才能推動履職擔當有新氣象、新作為。堅持合力導向,還要注重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發揮考核指揮棒效應,把是否履職擔當作為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充分調動各級干部立足崗位履職盡責的積極性主動性實效性,對不擔當不履職的干部堅決懲處、嚴肅問責。
推動各級干部履職擔當,不僅需要各級干部勇于作為,還要培養教育干部善于作為。要在堅持責任導向、合力導向等正確導向基礎上,加強對各級干部的教育培訓,提升各級干部履職擔當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讓履職擔當更“來勁”。(李萍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2月3日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脫貧攻堅的重大勝利,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極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中,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黨全國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
編者按:今年8月下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進一步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
不斷推進治理體系的完善,才能給現代化進程以新突破,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真正得以堅持和發展。未來5年,是新發展階段的起步期,必須走好走穩走實,為此后10年乃至本世紀中葉奠好基、開好局。
習近平: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國殘疾人中曾涌現出一大批像張海迪那樣的自強模范,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激勵了全社會的奮發自立精神。
2020年第23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長久積淀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設置專題,集納習近平有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論述,為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解題。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習近平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多方面闡述: ——搭建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國際政黨交流合作網絡,匯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于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著旺盛生命力。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無論時代條件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要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始終重視發揮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主力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