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7日17:12 來源:映象網
近期,成都市聚力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建強成都都市圈,著眼以黨建搭臺促進區域協同發展,主動聯系德陽市、眉山市、資陽市等地組織部門,加強成德臨港產業發展帶、成眉創新經濟發展帶、成資臨空經濟發展帶黨建共建,促進成德眉資地區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價值鏈協作,切實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6月16日 中國組織人事報)
黨建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密不可分,既要立足當前,也需著眼長遠;既要突出重點,也要突出整體推進。唯如此,才能夠更好地統籌區域發展資源,提升區域管理水平。當然,黨建工作說到底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區域內各項工作,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更好地凝心聚力,為區域發展注入更強大力量。
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通過建立黨建聯盟方式,能夠讓黨建與區域發展實現一體化、系統化,更有利于突破發展的壁壘,優劣互補,提升管理的效率。成都市就堅持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圍繞“三區三帶”分別建立黨建聯盟,有效突破了行政邊界、行業壁壘,為各類組織交流互動提供了舞臺。通過黨建與區域發展的融合,形成了“區域為主、行業為輔,多點支撐、全面覆蓋”的聯盟組織體系,既能夠更好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也能夠讓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把黨建優勢轉化為攻關優勢。要推動區域的發展,必然面臨很多的問題,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就需要發揮好黨建的作用,通過互派學習、交流掛職、定期溝通等方式,能夠更好地解決發展中的難題。一些地方就建立了區域協商合作機制,分別組建發展帶黨建聯席會議,負責研究制定黨建共建重點工作任務,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相關事宜,協調解決交流合作過程中的重要問題。把黨建優勢轉化為攻關優勢,能夠實現集中力量辦大事,更好地推進項目,實現管理經驗的遷移,形成發展治理共同體。
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黨建與區域發展相互融合,既增強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夠通過資源的整合提升區域發展的競爭力。成都市就堅持賦能增效、助推發展,圍繞“三區三帶”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協作,推動黨建優勢成果轉化。在區域發展的過程中,要堅持人才共育、服務共享,既能夠實現資源的更大利用,也能夠通過深入合作的方式更好地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的實際難題,加速問題解決,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黨建與區域發展融合形成區域聯盟,這是時代發展中的新事物,需要我們解放思想、敢闖敢試,更需要堅持“共享、共用”的理念,深化規律認識,以科學、務實、管用的方法來推進,發揮好黨建的引領作用,更好地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付建新)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組織路線為政治路線服務,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嚴守政治紀律,更加堅決地服從和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2020年12月3日上午,河南高發公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商丘分公司黨委書記周斌,紀委書記、工會主席李有才,副總經理周子恩,4位總經理助理及各基層單位的黨政一把手共計40余人在商丘木蘭收費站召開黨建工作現場觀摩會。
講政治的原則要求必須貫徹到黨的一切工作中,經濟工作也不例外。而且,講政治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不講政治就不可能真正抓好經濟。近些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如收入差距拉大、少數黨員干部貪污腐敗、生態環境問題嚴峻等,都與一些黨員、干部弱化甚至放棄了講政治密切相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處理好基層黨組織與多元治理主體之間的關系。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紐帶,是實踐黨的宗旨的重要陣地,是展現黨的形象和作風的旗幟。“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抓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都不可放松。”抓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是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政治保證。
河南省鄭州市隴海北三街118號院建成33年,頭頂電線雜亂似蛛網,院里雜物落滿灰,下水道一個月堵兩三回。隴海北三街片區改造項目成立臨時黨委,下設5個黨組織,分別對應隴三社區、共建單位、職能部門、施工單位、監督單位,逐戶上門,多方協同。
?隨著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國際經貿活動受到嚴重影響,各項工作面臨挑戰,黨建工作也不例外。
張家口市橋東區緊扣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配合街道、社區積極實施“紅色引擎工程”, 讓社區軟硬件環境不斷提升。目前,張家口市橋東區已經實現了全區192個小區的“紅色物業”全覆蓋,2020年啟動實施156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小區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居民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為了把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變為服務群眾的“最美零距離”,承德市雙橋區開展實施“紅網覆蓋”工程,建立700多個黨建工作網格,選派3500余名網格員,吸納186個市區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進駐社區“大黨委”發揮作用。依托“網格黨建”的探索和創新,承德雙橋區走出一條共駐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創新探索之路。
潤州區韋崗街道位于鎮江市西郊,距市中心約15公里,下轄1個村,17個村民小組。充分整合轄區黨員、熱心村民、共建單位志愿者力量,200余名黨員志愿者全部“入網進格”,為網格注入更多“紅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