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4日11:25 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發展,工業互聯網技術不斷突破,為各國經濟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能,也為促進全球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我國工業互聯網總體建設情況如何?更好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還應從何處發力?
編者按: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隨著各地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展現巨大韌性。在線教育、遠程辦公蓬勃發展,工業互聯網、在線醫療等持續壯大,為發展注入新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本版今起推出系列報道,講述不同行業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新變化。
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態勢良好,有力提升了產業融合創新水平,加快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有效推動了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展駛入快車道
十大重點平臺服務工業企業近8萬家
走進攀鋼集團西昌鋼釩生產車間,一條接入工業大腦的生產線正有序運行,脫硫、提礬、轉爐、配合金、精煉等多個生產環節實現實時數據監測和參數調優。試點階段,僅對其中三個工序做優化,即實現噸鋼生產節約1千克原料。
“聯云上網,更重要的是做到生產數據可追溯。”阿里云研究院高級戰略專家王岳解釋,一旦發現質量問題,可以快速定位并還原生產環節問題,從而大幅提升質檢準確率,減少返廠成本。以煉鋼為例,攀鋼接入工業互聯網后,每年節省成本1700萬元。
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看來,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推動及產學研用各方積極參與下,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駛入快車道。
從平臺建設來看,培育形成超500個特色鮮明、能力多樣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其中具備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平臺數量超過70個,十大重點平臺服務工業企業近8萬家、工業模型數1110個、工業APP數量達2124個。
從融合應用來看,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進入實施階段,建設超過10萬個5G基站,在工業、交通、醫療等行業和領域,已形成上百個5G創新應用場景。
從安全保障來看,已發布30余項工業互聯網安全相關標準,初步形成對百余個工業互聯網平臺、900余萬臺聯網設備的實時監測能力,共服務9萬多家工業企業。
轉型還有兩道坎
數字化改造成本偏高,中小企業數字化程度偏低
企業通過數字化改造,能有效推動生產模式升級,并深入挖掘工業數據的資源價值。對不少傳統制造企業來說,走好依靠工業互聯網轉型之路還需邁過兩道坎。
第一道坎是企業對于改造成本與帶來效益的權衡。
“改造的成本是多少?誰來承擔改造費用?改造完又能帶來多少價值?這是一些制造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所普遍關心的問題。”坤湛科技創始人兼CEO閔萬里認為,企業對成本非常敏感,在收益不明確的情況下,先投入巨大資金承擔改造費用,是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想要改造卻遲遲不改的原因。
在騰訊工業云總經理李向前看來,傳統制造業更專注于自身業務,對工業互聯網的認識更多從解決業務本身問題出發,如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進而帶來可觀的效益。這就要求平臺從企業業務需求出發,從解決企業痛點出發,為企業量身定做專屬的改造方案。
中小企業數字化程度偏低是工業互聯網改造的第二道坎。
“目前我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水平較低,有超過55%的企業尚未完成基礎的設備數字化改造。此外,行業間整體數字化發展水平差距較大,超過50%的制造企業的數字化尚處于單點試驗和局部推廣階段。”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說,一些中小微制造企業發展較為粗放,利潤率較低,無法承受數字化轉型和新技術應用的高昂成本,導致缺乏數字化轉型的動力。
從產業鏈來看,王岳認為,目前的數字化改造多為單兵突進,上下游聯動較少,難以產生協同效應,限制了數字化轉型的整體效益。
產業迎來新機遇
夯實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強化人才智力支撐
復工復產過程中,制造業企業看到了工業互聯網發揮的重要作用。利用工業互聯網不僅能有效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用工密度,而且一些大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快速延展供需對接功能,匯聚各地信息,根據需求實現精準匹配,從而有力拉動生產。
“疫情倒逼制造企業對效率提升的需求激增,因此能夠做到降本增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將會廣受歡迎。”瞄準產業發展新機遇,閔萬里開始嘗試工業互聯網在不同場景的落地可能。
前不久,坤湛科技在直播平臺做出嘗試,將制鞋企業的生產線直播出來,消費者下單后立刻在生產線上排產。“從用戶看到樣品下單,再到生產線感知用戶需求,實現精準響應,全鏈條同頻共振,打破了生產制造商和客戶彼此看不見對方的壁壘。”閔萬里說。
不僅是市場利好,工業互聯網也正在迎來新一輪政策紅利。早在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強調,要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提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
“開展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強勁推手,并具有投資拉動效應。”徐曉蘭介紹,據測算,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已達3.41萬億元。2020年,該數據將增至3.78萬億元。
前景可期,機遇已現。如何推動工業互聯網進一步發揮作用?
基礎設施是推進工業互聯網的關鍵。徐曉蘭說,需要著力打造工業互聯網國家級創新體系。加強軟硬件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推動關鍵網絡設備和智能網聯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推動長期卡脖子的各類工業軟件加快突破。同時,也應著重建設包括工業數據管理服務、評估服務、產業監測服務及檢測認證服務在內的四大類公共服務平臺。
人才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支撐。閔萬里建議,應將包括科研人員和產業專家在內的智力資源精準匹配到產業的薄弱環節、基礎環節中,如基礎材料科學、高端裝備制造業等,強化工業互聯網技術的智力支持。
制圖: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24日 07 版)
戴上VR眼鏡,體驗紅軍長征的艱辛歷程;申領一張身份卡,享受鼓浪嶼VIP的品質生活;該品牌成立于2013年,目前在全國有十余家分店,研發主題50余個,累計接待玩家超100萬人次,其中不乏陳少卿所說的“密室遠征團”。
2020第七屆“互聯網+健康中國大會”5日在濟南召開。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副司長蔡菲在會上介紹,信息技術飛快發展的同時,給一部分老年人帶來了困擾。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吳良有表示,據估計,我國慢病患者約有3億人,高危人群高達5億人。
2020第七屆“互聯網+健康中國大會”5日在濟南召開。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副司長蔡菲在會上介紹,信息技術飛快發展的同時,給一部分老年人帶來了困擾。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吳良有表示,據估計,我國慢病患者約有3億人,高危人群高達5億人。
今年9月,在湖南長沙舉行的2020互聯網岳麓峰會鯤鵬計算生態論壇上,與會嘉賓表示,“數據成為核心生產要素,‘算力’成為核心生產力,新計算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據了解,湘江鯤鵬服務器目前已部署在貴州省考試院高考評卷、重慶教委會考試系統,在交通及教育等領域實現規模突破。
“樓上扔垃圾是常有的事兒,之前扔下一個煙頭,九樓的被子全被燒光了,以前找不到‘始作俑者’,現在智能抓拍解決了難題。作為街道的首個高層安置小區,南莊佳苑有上千戶居民,亂停車、高空拋物等現象時有發生,不僅影響居住環境,還引發了不少鄰里糾紛。
(記者韓鑫)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近日發布《5G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工信部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底,我國5G基站總數將超過60萬個,據此測算,2020年我國5G通信產業規模將達到5036億元,同比增長128%,實現跨越式發展。
習近平:越是面對挑戰,我們越是要遵循歷史前進邏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呼應人民群眾期待,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秉持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也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目前,杭州城市大腦通過理念驅動推動數字賦能,圍繞解決城市治理、民生服務方面的痛點難點問題,已建成11大系統48個應用場景。可以看到,杭州城市大腦的建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擺在中心地位。
韓國國土交通部大都市圈廣域交通委員會委員長CHOI Keechoo(崔岐柱)也認同5G對智慧交通發展的促進作用。論壇現場,智慧交通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和行業領袖,探討5G與智慧交通融合趨勢,帶觀眾窺見未來出行圖景。
最近這幾年,每到11月,來自世界各地的互聯網從業人士都會聚首大運河畔的煙雨水鄉——浙江烏鎮,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表彰了一批全球領先科技成果,讓人們對本屆大會的主題“數字賦能共創未來”有了更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