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4日18:1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就當前防汛救災答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劉夏村
當前,我國南北方全面進入主汛期,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處于關鍵階段。國家防總已于7月2日20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3日就當前防汛救災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汛情災情呈現五大特點
問:據您目前了解的最新情況,各地正面臨怎樣的防汛形勢?
答:一是降雨總量多,局部強度大。截至6月30日,全國平均降水量293.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7.3%,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十多。入汛以來,全國有75個縣(市)日降水量突破當月極值,32個縣(市)日降水量突破當季極值,部分縣(市)日降水量打破當地歷史紀錄。
二是大江大河汛情總體平穩,中小河流洪水量級大。共有277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長江一級支流綦江發生1951年有資料以來歷史最大洪水。
三是山洪地質災害頻發,險情類型多。多地發生山洪地質災害,導致較大人員傷亡。中小河流堤防、小型水庫等工程險情及堰塞湖險情也均有發生。
四是臺風前期偏少偏弱,后期可能偏強偏重。前期臺風生成和登陸數量均較歷史同期偏少偏弱。據預測,7月上旬臺風活動跡象不明顯,但后期集中生成登陸和西行北上深入內陸等影響可能偏強偏重。
五是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截至7月3日9時,今年以來洪澇災害造成貴州、四川、湖南、廣西、廣東、湖北等26省(區、市)1938萬人次受災,87.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35.5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1.7萬間房屋倒塌,21.8萬間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416.4億元。
7月至8月降水“北多南少”
問:七、八月份是我國防汛關鍵期,也是臺風暴雨多發期,您判斷未來防汛形勢將如何?還有哪些風險點需要注意和提前防范?
答:預計7月至8月,我國降水總體“北多南少”,澇重于旱。東北地區大部、華北大部、黃淮、內蒙古西部和西北地區大部降水偏多,上述地區可能出現較重的洪澇災害,黃河上中游、海河流域、松花江流域、淮河流域可能有較重汛情;湖南大部、廣西北部、貴州降水偏多,長江中游可能出現洪澇災害。所以,要重點關注上述區域的雨水情發展態勢,重點防范區域性強降雨引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局地強降雨引發的城市洪澇災害。
預計下半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臺風個數為21至23個,接近常年同期;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為6至7個,較常年同期略偏多。所以要繼續加強臺風監測,防范華南和東南沿海地區臺風及其引發的次生災害。
今年防汛有四大關鍵點
問:在疫情和汛情疊加的情況下,今年防汛工作的關鍵點在哪里?
答:一是全力防范山洪與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河流和山洪、滑坡、泥石流災害非常容易造成人員傷亡,我們將緊盯不放,及時指導協助地方做好防范應對工作。
二是嚴防大江大河大湖洪水災害。近期,將緊盯淮河流域、太湖流域洪水發展,下一步主雨區進一步北抬后,將嚴密監視黃河、海河、松遼流域洪水。
三是加強預防預備,做好搶險救援相關工作。淮河流域中游坡降很緩,洪水出路不暢;北方河流洪水大多突發性很強。預防預備和應急處突非常重要。
四是強化統籌協調與部門配合。加強與氣象、水利等部門聯合會商分析研判,適時與發生洪澇災害的省(區、市)視頻調度協調,及時啟動應急響應,與相關部門團結協作、主動配合,合力協助地方做好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
日前,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安排下撥2020-2021年度中央冬春救災資金62.447億元,用于支持幫助災區統籌做好受災群眾今冬明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針對今年洪澇災害偏重發生、重災省份較多的實際,應急管理部會同財政部提早印發通知,部署各地提前謀劃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
記者7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財政部、應急管理部于日前安排下撥2020至2021年度中央冬春救災資金62.447億元,用于支持幫助災區統籌做好受災群眾今冬明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記者丁怡婷)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日前,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安排下撥2020—2021年度中央冬春救災資金62.447億元,用于支持幫助災區統籌做好受災群眾今冬明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今年夏天,受嚴重洪澇災害影響,安徽省多地發生群眾房屋倒塌損壞,據統計,全省共18416戶房屋須重建修繕。12月3日,記者從安徽省應急管理廳獲悉,受損房屋重建(修繕)任務已全部完成。
今年,我國先后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長江流域嚴重洪澇災害,各地也是采取了有力有效的措施,來保障糧食安全。在黑龍江慶安這家合作社,“旱能澆、澇能排”的農田水利設施,再加上農業新技術的保證,成功抵御了三次臺風。
根據中國水泥網數據,截至9月4日,水泥價格已經累計上漲了3.77%,市場上最常見的PO(普通型)425散裝水泥價格為每噸428.31元;全國水泥發運率由7月中旬的70%回升至80%,回升速度大幅好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華東地區水泥發運率回升超過20個百分點。
尼亞美消息:尼日爾內政部10日說,近期尼日爾多地暴雨天氣引發的洪澇災害已造成71人死亡,近3.3萬座房屋被毀。2012年,尼日爾發生80年不遇的洪澇災害,造成88人死亡、50余萬人受災。
【圖解】洪澇災害發生后,如何做好個人健康防護
在洪澇災害發生后,容易發生各類傳染病等。來源:光明網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早稻總產量2729萬噸(546億斤),比2019年增加102.8萬噸(20.6億斤),增長3.9%,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的態勢。各地十分重視防災減災技術落實,施好“送嫁肥”、打好“送嫁藥”,做到了搶時栽插,以密補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