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軌道上的長三角”:打通區域經濟大動脈

2020年07月05日21:24  來源:新華網

5034

  新華社上海7月5日電 題:“軌道上的長三角”:打通區域經濟大動脈

  新華社記者胡潔菲、何欣榮

  “天塹變通途”的故事,再次賦予長三角無限想象力。繼6月底商合杭鐵路全線通車之后,近日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暨滬蘇通鐵路開通運行,長三角經濟動脈進一步打通,蘇中蘇北城市融入長三角“全面開花”。

  南通終結“向南鐵路不通”

  7月1日早晨,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下,近二十輛大巴載滿本地市民先后駛來,與在此等候的附近村民組成2公里長的人流。他們共同見證,浩瀚江面上,一條“長虹”飛跨兩岸。

  與此同時,今年102歲的南通本地市民陳哲生,已經坐在輪椅上在新開通的南通西站轉了好幾圈了。他的兒子陳棟華介紹說,自己家離新開通的南通西站不到一公里,父親天天坐在家里看著鐵路軌道建設,“心里特別激動,怎么也看不夠”。

  陳哲生怎么也看不夠的南通西站,是滬蘇通鐵路新建站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南通市首座高鐵站。南通西站以“鷗翔江海,騰飛天地”為設計主題,與地方特色文化有機交融,展現了別樣的江海風情。承建方中國中鐵建工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站房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站臺規模4臺8線,為橋下式站房。投入使用后,將徹底改變南通“向南鐵路不通”的交通瓶頸。

  據了解,以往江蘇南通至上海鐵路出行最短時間要3小時30分鐘,現在只需要1小時6分鐘。

  此外,滬蘇通鐵路的開通,也終結了江蘇張家港、常熟、太倉3個全國“百強縣”“地無寸鐵”的歷史。

  沿路站點產業“開花”

  “鐵路一通,錢袋子鼓起來就有盼頭了。”68歲的南通市民陸美芳眼睛笑成了一道彎兒。

  交通格局的變化不僅帶來“人氣”“商氣”的加速聚集,也會促進城市能級的躍升。對于長三角居民來說,高鐵對于沿線經濟的輻射帶動意義令人振奮,沿線各站點也因此充滿更多想象空間。

  站在全新開放的太倉南站,眺望對面,由上海復星集團投資建設的全新度假綜合體——復游城正蓄勢而起。

  “這個投資百億的項目,旨在推進區域文旅產業更高質量發展。”復星旅文集團負責人錢建農說,復游城項目位于太倉市科教新城,與上海嘉定區近在咫尺。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29萬平方米,包含阿爾卑斯冰雪世界和復游體育公園兩大旅游核心IP,以及度假型酒店、歐洲風情小鎮等內容。該項目預計在“十四五”期間建成營業。

  在張家港高鐵站西側,由12幢超高層建筑組成的站前商務區即將動工開建。張家港高鐵新城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先期啟動的4幢塔樓,總建筑規模超30萬平方米,總投資40億元,未來將打造為一個集工作、生活、休閑為一體的站前活力區。張家港將抓住滬蘇通鐵路開通的歷史機遇,進一步融入長三角,謀求新發展。

  “揚子江高鐵圈”顯露雛形

  在業內人士看來,滬蘇通鐵路的建成具有很強的連鎖效應。

  將目光投向蘇中地區的揚州和泰州,滬蘇通鐵路在南通接上寧啟鐵路后,揚泰兩地也可通過滬蘇通鐵路進入上海,實現快速達滬。滬蘇通鐵路、寧啟鐵路和滬寧城際,初步搭建起了一個串聯起上海和江蘇沿江八市的“揚子江高鐵圈”。

  7月1日當天,泰州市代表團一行乘首發動車來滬,在上海開啟了為期3天的招商推介會。

  “隨著‘軌道上的長三角’逐步變為現實,泰州將從都市圈層交叉地走向經濟地理中心點,成為上海輻射江蘇全境和長三角腹地的‘中繼站’‘放大器’。”泰州市委書記史立軍說。

  上海財經大學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學良表示,滬蘇通鐵路的開通,一方面改變了南通“向南鐵路不通”的交通瓶頸,上海到南通、鹽城、連云港的北向通道也真正打通,江蘇沿海城市發展進入新時代;另一方面,南通與上海全方位對接邁進高鐵時代,對上海大都市圈建設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而言也是一項重大標志性工程。

文章關鍵詞:蘇通 長三角經濟 區域經濟 大動脈 游城 開花 向南鐵路不通 人氣 百強縣 揚子江高鐵圈 責編:邵恰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倒計時100天!第三屆進博會全新形象片來了

    今天是7月27日,距離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開幕還有一百天。ARJ21新支線客機加快交付、滬蘇通鐵路建成通車,上海聚焦重點領域,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讓我們相聚在第三屆進博會,與世界共享精彩!

  • 滬蘇通鐵路開通!江蘇南通正式加入長三角1小時經濟圈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上層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里;下層為雙向四線鐵路,設計時速200公里(滬蘇通鐵路)、時速250公里(通蘇嘉甬鐵路)。記者丨李筱 徐大為 楊光 盛瑾瑜 俞翔 吳瓊 鄭玉鍇 毛成坤 馬敏杰 蘇玉民 周力 郭恩友 龐清珊 黃成 李琦龍 王昭順 

  • 65項專利、創多個紀錄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今日通車

    今天(7月1日)上午,歷時6年,橫跨長江連接江蘇南通與張家港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通車。7月1日開通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創造了許多橋梁建造史上的紀錄,這背后更是有許多國內自主研發的新材料、新技術。

  • 堅守崗位主動作為 積極推動經濟發展

    今天(6月26日),廣西南寧至崇左鐵路項目施工取得關鍵進展,隨著下午3時58分一聲爆破,南崇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渠那隧道順利貫通。今天,南昌地鐵4號線首個雙線隧道貫通,工程比原先計劃提前十多天完成,這背后是3000多名建設者堅守崗位、爭分奪秒的努力。

  • 勞動者最美麗!

    時下,正是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早稻耕作的黃金季節,當地農民搶抓農時在田間地頭勞作,構成春日里一幅美麗的畫面。圖為蘇通GIL綜合管廊首次檢修現場,江蘇省送變電有限公司施工人員正在斷引接站GIL進線套管引線。

  • 這1000多萬人日夜奮戰,為疫情防控筑起了第一道防線!致敬平凡英雄!

    疫情期間,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物業管理人員,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給每一個進出小區的居民量體溫、做登記,他們打掃樓道、清理垃圾,你居家隔離時,他們給你送菜送米。在蘇通大橋服務區,保利物業蘇通大橋服務區安保主管雷茂亮放棄了回家過年的車票,和同事一起,24小時在崗,核查每一個進入服務區旅客的信息、測量體溫。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