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9日18:14 來源:映象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是一個地方政治生活現狀以及政治發展環境的集中體現,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反映。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是一項長期任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政治生態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讓政治生態也如自然生態一樣山清水秀,就要及時清除“污染源”、讓人人發揮“凈化器”作用,還要由紀檢監察部門當好“啄木鳥”,及時治“病樹”、正“歪樹”,通過浚其源、涵其林,養正氣、固根本,實現“山更清水更秀”。
要防止“污染源”。“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就是“小污染”帶來的“大代價”。所以,人人要認識到污染的危害性,人人要拒絕“污染源”。中國紀檢監察報的通報中,被稱為“球書記”的原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原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楊宏偉調離落馬后,70余名處級干部被查!“他是任職地區政治生態的最大‘污染源’”。這就是一人有“污”,70余名被“染”。干部出問題,傷害的是地方發展,寒的是干部群眾的心。要編密扎牢制度的籠子,通過經常性的廉政教育,抓早抓小,扯袖子、咬耳朵,防止“污染源”。
要爭做“凈化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健康潔凈的黨內政治生態”是生成“黨的優良作風”、保持“黨的旺盛生機”、“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條件。唯自凈者可以凈人。如果每一名黨員像空氣凈化器中的空氣凈化顆粒一樣,自覺做政治生態的“凈化顆粒”,則黨內政治生態必會迎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如果黨員個個自覺成為政治生態的凈化器,就會讓山清水秀、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猶如陽光覆蓋每一處角落。
要當好“啄木鳥”。 打鐵必須自身硬。紀檢監察干部是黨的忠誠衛士,身處全面從嚴治黨第一線,要學習“啄木鳥”當好青山綠水的維護者。紀檢監察干部要補足精神之鈣,苦練過硬本領,把自身淬煉為“鐵打的人”,讓翅膀更硬、飛得更高、飛得更遠,時刻能量滿滿地投入到守衛山清水秀政治生態的事業中去。要發揚“啄木鳥”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件一件事情盯住干,下真功夫祛大病、療小病、治未病,守好林護好林,助推“山清水秀”。(張金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略和全局上作了規劃和設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
12月8日,習近平主席和尼泊爾總統班達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了這一數字。為了弄清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對珠峰高度可能造成的影響等,尼泊爾開啟了該國歷史上首次珠峰高程自主測量。1975年,中國人再次登頂珠峰,并首次將測量覘標帶上峰頂,實現對珠峰高程的測量。
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高程。習近平指出,去年,我們就中國和尼泊爾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達成共識。
2020年12月3日,黨中央決定,授予周永開、張桂梅同志和追授于海俊、李夏、盧永根、張小娟、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說,中方堅決反對、強烈譴責蓬佩奧之流對中國政治制度的惡毒攻擊,以及美方對中美人文交流活動的進一步限制。中方將繼續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記者馬卓言、伍岳)
?政治標準是選人用人第一位的標準,是最根本的標準。堅持政治標準,就必須具備政治覺悟。“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政治覺悟是黨員理想信念、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現,是黨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綜合。
實現鄉村文化振興既是一個當代命題,更是貫穿近百年來黨領導中國鄉村現代化事業的長期主題之一。回望歷史,毛澤東在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問題上有著可貴探索,其中的精神內核對今天鄉村文化振興仍有借鑒意義。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民主共和兩黨的國會領袖日前表示,他們認為有希望就新一輪紓困計劃達成妥協。 △《紐約時報》稱,絕大多數經濟學家敦促通過新一輪紓困計劃,該報還梳理了一系列即將到期的紓困條款
解放軍報評論員:努力開創新時代人民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南海網微信公眾號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手機客戶端南海網微信小程序用微信掃一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2月3日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脫貧攻堅的重大勝利,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極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