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0日07:26 來源:河南省教育廳
2020年高考已結束
然而
關注高考的可不只有考生及家長
還有騙子
為了使考生及家長們不掉入騙子的圈套
看看下列這些騙局吧
警惕
騙局一:“提前查考分“
騙子利用家長和考生“熬”不住的焦躁情緒作案。通過偽基站群發短信,稱可查詢高考成績,并附有一個網址鏈接。當考生收到此類信息并點開網址鏈接,手機便會被偷偷植入盜取網銀的木馬軟件。有的騙子還會讓考生輸入身份證號、姓名、手機號、銀行賬號等信息,將這些信息記錄并販賣,或者根據這些信息進行精準電信詐騙。
提醒:查分要在教育部門指定的官方渠道,不要隨意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
騙局二:“大數據精準填報志愿”
每年高考志愿填報前,總有中介或網站宣稱有所謂“內部大數據”,打出“精準填報志愿、一分不浪費”等廣告,考生可以一次購買1萬、2萬等不同面額的VIP卡,享受一對一的“精準”指導。
提醒:各地教育部門已經明確表示,沒有跟任何社會性質機構或企業合作,商家所謂的“內部大數據”純屬造謠,無非是營銷口號。
騙局三:“提前獲知錄取結果”
利用大家不熟悉招生程序,騙子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證錄取”等,公開叫價。實際上,教育部門是進行網上錄取,不會私下打電話。
提醒:考生及家長應該以本地教育部門官方網站或者報考院校的官方網站公布的錄取信息為準,切勿聽信提前獲取的謠言。
騙局四:冒充高校招生人員
騙子偽造文件、私刻印章,設立報名處和咨詢電話,假冒高校招生人員,謊稱手中掌握高校“內部指標”“機動計劃”“定向招生計劃”等,讓家長先付定金,然后迅速撤離。有的騙子自稱是高校或招生辦某領導的熟人、親戚、朋友,有辦法“低分高錄”或爭取特長生加分,讓二本分數線考生錄取到重點院校,讓專科分數線的考生錄取到本科院校,或從普通專業調到熱門專業等,以此實施詐騙。
提醒:現在都是電腦錄取,考生分數沒到投檔線,無法提檔。不要相信所謂的“低分高錄”等。騙局五:“補錄”
騙子對考生家長謊稱某高校名額沒能招滿,通過花錢“打點”可讓考生獲得補錄名額,以此騙取考生家長錢財,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種借口,讓家長交錢保留名額。還有一些騙局中,騙子也會謊稱有特殊關系,可以購買“計劃外指標”。
提醒:正規的招生錄取不會產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等等的,一律不要相信。
騙局六:偽造錄取通知書
騙子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打入指定的銀行賬號,以騙取錢財。類似的手法還有制造虛假的釣魚網站,目的在于騙取學生的生活費、學雜費。
提醒:有些學校會在自己的招生網上公布錄取考生的通知書信息,再不然,可以電話咨詢被錄取的院校。切勿相信自身沒有報考的院校所投遞來的錄取通知書,轉賬匯款時要通過多途徑核實賬號真偽。
騙局七:“提前發放助學金”
騙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經濟困難,自稱高校或教育部門工作人員,可以對困難考生或成績優異考生提前發放助學金,再不領就要過期,然后騙子指揮受害人ATM及轉賬。
提醒:助學金的發放需要從申請到評審,再經過公示才能發放到學生手中,而整個過程都是所在學校參與的,而且助學金是要記入學生檔案的,豈能ATM直接操作。
高考騙局雖然五花八門
但萬變不離其宗
最終目的都是一個“錢”字
凡是涉及錢財
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
不要輕易將考生及家人的
身份信息、準考證號、銀行賬戶等信息
泄露給他人
也不要抱有僥幸心
避免上當
(遼寧日報、河南省教育廳)
經鑒定,這些錄取通知書均為偽造,據犯罪嫌疑人交待,他通過到付的方式詐騙錢財,一旦考生向指定賬號轉賬學雜費,犯罪嫌疑人還能大撈一筆。平常心:高考無捷徑,只有放平心態,理性認識,不相信所謂的高考捷徑,那么“虛假大學”也就無所遁形。
都是騙局張三的父親接到某大學“招考老師”的電話,稱雖然張三離分數線差60分,但通過內部指標繳納15萬元即可入學。經鑒定,這些錄取通知書均為偽造,據犯罪嫌疑人交待,他通過到付的方式詐騙錢財,一旦考生向指定賬號轉賬學雜費,犯罪嫌疑人還能大撈一筆。
本科提前批(除地方公費師范生)、專科提前批(除藝術類外),第一志愿可填報1個高校志愿,第二志愿為平行志愿,可填報1~4個高校志愿,每個志愿可填報1~5個專業和是否同意調劑專業。
6月23日,河南省教育廳聯合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河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組考防疫工作指南》(簡稱《指南》),為我省2020年高考防疫工作作出全方位指導。本科提前批(除地方公費師范生)、專科提前批(除藝術類外),第一志愿可填報1個高校志愿,第二志愿為平行志愿,可填報1—4個高校志愿,每個志愿可填報1—5個專業和是否同意調劑專業。
考生志愿保存一小時后方可修改志愿,在該批志愿填報截止時間前有兩次修改并保存志愿的機會。2、點擊“填報志愿”,選擇相應批次的志愿,如果考生已經保存過志愿,則顯示上次保存過的志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