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映象焦點 > 企業輿情 > 正文

汽車召回常態化 缺陷產品零容忍

2020年07月10日09:48  來源:經濟參考報

5034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的國內汽車市場受到較大沖擊。不過有意思的是,銷量雖不如以前,但召回卻不減反增,包括奔馳、寶馬、大眾、保時捷、本田等多個知名跨國品牌。

  業界認為,汽車召回已是當下的常態,它在規范市場秩序、提高產品質量,推動企業技術提升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與此同時,人們對汽車召回的認識也逐步成熟,不再將之視為洪水猛獸。

  汽車召回已成常態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今年國內共發布67次汽車召回公告,累計召回汽車320多萬輛,同比增長16.37%。

  數據表明,德系品牌累計召回138.3萬輛,占今年上半年召回總量的43.1%,其中大眾品牌進行了9批次召回,累計47萬多輛,奔馳品牌召回11次,累計近80萬輛;而日系品牌今年上半年共召回137.1萬輛,占比42.7%,其中本田單次召回超77萬輛,這也是今年國內目前單次召回數量最多的一次。

  我國的汽車召回制度起于2004年。這一年,由國家質檢總局等四部門牽頭制定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正式發布,這也是中國首次以缺陷汽車產品為試點實施的召回制度。據統計,自2004年來,我國累計召回缺陷車輛7586萬臺,平均每天有近1.3萬輛問題車被召回。

  最開始,車輛召回被認為是質量差的代名詞。當時一些廠家為了消除“召回”二字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采用“車輛回店”、“免費檢修”等字眼來代替。因此,汽車召回制度實施后的最初幾年,每年的召回數量都少得可憐。

  2012年,大眾被曝出DSG變速器存在安全隱患。針對大眾對中國市場區別對待的做法,國家質檢總局調查后,給出了當時被業界稱為“史上最嚴”的回復。這一事件也直接促進了我國汽車召回制度的全面升級。2012年之后,每年的召回產品和數量開始大幅提升。2014年首次接近500萬輛,2016年達到千萬輛規模,2018年更是超過了2000萬輛。

  2018年10月,上汽通用宣布在華召回332萬輛問題車輛。這也是國內汽車市場自啟動汽車缺陷產品召回制度以來,單一汽車企業就某一問題實施召回車輛最多的一次。

  如今,中國汽車召回制度已成為汽車行業的常態,大部分車企不再羞于公布自己的產品缺陷,并積極對其進行召回。

  召回產品不是洪水猛獸

  隨著召回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召回數量的持續提升,人們對汽車召回的認識也逐步成熟。當下,消費者早已改變了召回產品等于劣質產品的固有觀念,很少有人再把召回的產品看作洪水猛獸。

  對此,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琰表示,中國是全球汽車規模最大的市場,不可避免會帶來質量安全問題。

  目前,國內的汽車召回基本上以國際品牌為主。市場人士認為,除“大眾速騰斷軸門”、“本田機油門”等在消費者集體維權、抗爭下才被迫召回的一些例子外,大都屬于企業主動召回,這其實也是企業負責任的一種體現。

  曾有媒體對汽車召回問題進行了民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汽車召回是廠家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對主動召回的產品和企業并不抱有成見。同時,也不認為“零召回”的企業或產品就不存在質量問題。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汽車產品召回是按照法定的要求和程序,制造商消除其產品缺陷的過程。這幾年召回事件日益頻繁,說明車企進一步加強了品質把控,召回制度成為解決汽車產品缺陷的成熟機制。

  實際上,與中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市場相比,美國市場每年的召回數量是最多的。但不能證明美國市場上存在質量問題的產品就比其他市場多,主要還是因為各國在法律體制、汽車工業發展年代甚至社會文化上存在差異,導致汽車產品的認證制度各不相同。

  汽車召回制度不斷完善

  經過16年的發展,我國汽車召回制度讓消費者的利益得到了充分保護。同時,汽車召回制度也在倒逼汽車企業不斷提高產品技術和安全標準。

  2018年,長安汽車針對“車輛因低溫造成的機油增多”現象,主動對25萬輛CS75進行了召回,除了升級ECU軟件和發動機冷卻系統,還對召回車輛提供了終身質保。這是中國自主汽車企業在車輛召回方面的一個升級,也給眾多自主品牌企業提供了一個范本。

  與美國、歐洲等成熟市場相比,我國的汽車召回制度還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比如,美國法律對缺陷產品召回的程序及實施監督的程序規定的非常詳細,從用戶投訴、主管部門立案調查、汽車生產商自檢,到召回公告的發布以及免費修理等,都有明確的規定。同時,會對隱瞞嚴重的質量缺陷以及相關事實的廠家和負責人給以重罰。

  而我國雖然在2014年對召回條例進行了進一步規范,但對一些具體細節,消費者的認知仍然并不清晰。同時,對責任企業以及個人的懲罰制度上還存在不到位的地方。

  此外,面對汽車行業的新能源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汽車召回也面臨許多新變化。例如,2019年,我國汽車召回出現了兩大新趨勢,一是新能源汽車召回開始趨多,二是涉及汽車智能系統和功能的召回越來越頻繁。這些新問題、新變化都需要制度和措施不斷完善和跟上。

  由此,業界認為,汽車召回機制度是監管汽車市場一項十分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召回數量的增多并不是汽車質量下降了,而是公眾以及廠家的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了。雖然中國汽車行業起步較晚,造成汽車召回體系尚不完善,但它是自主汽車企業未來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

     (記者 李志勇)


文章關鍵詞:汽車召回 常態化 缺陷產品 零容忍 責編:劉曉波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連發5條緊急召回!

    8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連續發布5條汽車召回信息,涉及品牌有奔馳、大眾、長城等,其中包含進口奔馳C級、E級、S級、CLS級、GLC SUV、AMG GT汽車,大眾涉及甲殼蟲、尚酷及高爾夫系列。

  • 年內汽車召回超444萬輛 高田問題氣囊“陰魂不散”

    年內,我國共實施汽車產品召回118次,涉及車輛逾444萬輛。其中,7月份以來,包括寶馬、梅賽德斯-奔馳、保時捷等車企累計召回汽車超168萬輛。

  • 豫字車主注意!汽車召回!涉多個品牌共100萬輛…

    召回2005年7月12日至2011年10月29日期間生產的部分國產華晨寶馬325i、520Li、523i、523Li、525i、525Li、528Li、530i及530Li汽車,共計174027輛 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自2019年5月31日起,召回2017年3月3日至2018年1月31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i3純電動和增程式電動汽車,共計47輛。

  • 召回制度助力汽車市場發展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 2018年全國汽車安全與召回狀況的通告顯示,2018年全年共實施汽車召回221次,涉及缺陷車輛1251.28萬輛。從缺陷原因看,因設計問題召回117次,涉及車輛956.6萬輛;因制造問題召回100次,涉及車輛287.6萬輛;因標識問題召回2次,涉及車輛3461輛;因其他原因召回3次,涉及車輛6.94萬輛。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