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2日19:2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最新氣候預測報告顯示,過去五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而未來五年,全球平均氣溫還將再升高!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警告: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溫控目標正面臨巨大挑戰。專家們則認為,全球變暖加快,美國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當地時間5月26日,印度首都新德里最高氣溫達47.6攝氏度,創下十年來5月最高溫紀錄
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預測,未來五年(2020—2024年),每年的全球年均氣溫都有可能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至少高出1°C,且至少有一年高出1.5°C的可能性為20%。
△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顯示,2020年-2024年這五年中的每一年全球溫度都可能比工業化前水平至少高1℃。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特里·塔拉斯表示:這意味著,實現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制定的“把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低于工業化前水平2攝氏度,并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這一目標,面臨著巨大挑戰。
△2016年4月,《巴黎協定》高級別簽署儀式簽字現場
分析普遍認為,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是溫室氣體排放大國,卻正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障礙。
德國總理默克爾5月底在闡述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的主要政策時直言:“現在與美國合作比我們想象的要困難。從氣候變化到貿易政策,以及當前對于國際組織在抗擊疫情中的重要性,雙方都有分歧。”
△德國總理默克爾
2017年6月,美國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理由竟然是《巴黎協定》阻礙了美國經濟發展、全球氣候變化是個“偽命題”……
而美國政治、經濟、環保等各界人士均反對美國政府在環保政策上如此“開倒車”。去年底在馬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已卸任美國國務卿的克里又一次直接批評了美國政府。
△2019年年底,克里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發言(圖片來源: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克里:“目前,至少在美國,存在著尸位素餐卻免于被懲罰的一大群人,他們否認氣候變化的存在,仿佛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這是在開玩笑嗎?!任何人都不應否認氣候變化這一全球面臨的最大挑戰的存在。”
結合世界氣象組織的最新報告,中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在接受環球資訊廣播專訪時指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等一系列舉措,給全球減排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帶來了多重挑戰。
●美國原本承諾的到2025年將其碳排放量削減至2005年水平的26%至28%這一減排目標無法完成。
●美國作為發達國家減少了對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援助資金,曾承諾向綠色氣候基金提供的30億美元也成了空頭支票。
●美國的退出造成全球治理的缺口,導致近年來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相對遲滯。
△高溫天氣影響下美國加州山火頻發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王瑞彬接受環球資訊廣播專訪時也指出,美國缺席氣候變化領域的國際合作給一些國家“帶了壞頭”,全球減排目標的達成也因此而更加艱難。
王瑞彬說:“二十國集團中,有15個國家沒有提出自己的減排目標,而《巴黎協定》是依靠這些國家的自主減排目標來支持的。美國的行動和態度也使其他一些國家原本相對積極的減排立場有所倒退。印度、日本等國此前溫室氣體排放量本已有所下降、得到控制,但在美國態度大轉變之后,其溫室氣體排放量逐步上升。目前的趨勢很不樂觀。”
作者丨單姍
編輯丨朱宛玲 陳越綺
簽審丨李鵬 劉軼瑤
監制丨關娟娟
在7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6日,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發推特稱,中國在破壞環境方面“獨占鰲頭”,各個國家、企業和公民必須要求中國停止其破壞性行為。華春瑩說,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首批締約國,并為達成《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及其實施細則作出重要貢獻。
在慶祝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之際,作為時任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主席,我想強調中國在必不可少的與氣候變化的斗爭中曾經、正在并繼續發揮作用的重要性。人們經常問我氣候變化巴黎大會成功的原因,而我總是強調,如果沒有中國的積極支持,《巴黎協定》就不可能達成。
這也意味著,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可以獲取總統每日簡報,他和他的團隊也將收到數百萬美元的過渡資金。獲得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提名的托馬斯-格林菲爾德,有過35年的外交工作經驗,在奧巴馬政府時期,她擔任負責非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
經過一段時間僵持后,美國總統權力交接終于啟動,美國政府的政策也進入了“微妙期”。今年12月12日是《巴黎協定》通過五周年的紀念日,各締約方計劃共同慶祝這一里程碑式的時刻,而此時此刻美國的心情卻是復雜的。
如何在減緩碳排放量增長的同時,保證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是中國邁向綠色低碳發展新征程的艱巨挑戰。面對如此艱巨的挑戰,中國仍然做出了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政治承諾。
即將過去的2020年,人類經歷了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超過百萬人失去生命,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社會民生遭遇重創,影響超出2008年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調集一切資源、盡一切努力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加強各國聯防聯控,支持彼此抗疫努力,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距離美國媒體預判拜登為2020年總統選舉贏家已過去3周,特朗普政府近期終于“松口”,授權正式啟動權力交接程序。美媒指出,格林菲爾德在外交領域經驗豐富,對非洲事務非常熟悉,將成為拜登團隊中的非裔新面孔。
當地時間11月23日,總部位于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溫室氣體公報》指出,2019年二氧化碳含量又出現了突飛猛進增長,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百萬分之410的重要門檻。” 塔拉斯同時指出,緩解空氣污染和解決環境保護問題可同步進行,通過從傳統化石能源,例如煤和石油向清潔能源轉化,這樣能降低空氣污染,還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美國政府22日宣布,自美國通報退出《開放天空條約》決定已過去6個月,美國現在不再是該條約的成員國。 本月12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強調,俄方要求其他締約國家承諾,在美國退出條約后,俄羅斯仍將被允許在美國駐歐洲基地上空飛行。
如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如何平衡處理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三大任務,如何推進全球減貧目標,是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習近平主席結合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率先實現復工復產和恢復經濟增長的成功實踐,提出了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一攬子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