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3日10:39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根系國家,紫荊方能花繁葉茂
——訪中國僑聯副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盧文端
光明日報記者 羅旭
于7月1日生效實施的香港國安法,為“一國兩制”香港實踐劃出了清晰的底線。十幾天來,香港街市日漸平靜,往日繁華面貌正在加速恢復。
“香港國安法是讓香港繁榮發展的‘定海神針’。”中國僑聯副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盧文端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一樹美麗的紫荊花,香港只有根系國家,方能花繁葉茂。”
“我們都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現在上班路上又開始堵車了。這種景象,在香港已經有半年沒見了。”盧文端感慨地說,“香港國安法讓香港重啟法治與安寧,市民生活終于開始回到正常軌道。”
35歲時就被譽為香港“錄像帶大王”的盧文端,在改革開放初期,即到內地設廠投資,見證了中國經濟奇跡出現的全過程。他說:“香港土地有限、人工有限,很多企業家和我一樣,借助內地的資源與人工,搭乘內地經濟發展的巨輪,才實現了事業上的充分發展。我們都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更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
近40年來,盧文端心系國家,主動參加國家建設,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他曾先后五屆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并出任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在長達20年的參政議政生涯中,他積極履責,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2003年提交“將香港發展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提案;2004年提交應盡快“全面啟動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赴海外投資)”的提案;2008年提交“讓一部分農民工變身新市民”的提案……
“香港國安法的出臺與實施,堵上了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讓香港社會可以恢復安寧、重新出發。”盧文端說,“香港中華總商會6000多家會員都非常堅定地支持、擁護香港國安法。因為大家都清楚,國家才是為香港繁榮發展護航的‘守護神’,與港人同根同源的內地人民才是最可依賴的骨肉親人。”
“國家一直是香港的堅強后盾”
2019年6月“修例風波”以來,暴力事件持續發酵,給香港民眾的正常生活造成極大不便,給香港社會的繁榮穩定帶來巨大破壞,更對香港的國際形象產生嚴重負面影響。“事件的發生固然有境外勢力的挑唆與推動,關鍵是被‘港獨’蠱惑的部分港人沒弄明白,到底是誰給了香港繁榮發達的最大護佑與支持。”盧文端說。
“香港是個彈丸之地,資源匱乏,特產稀少。”盧文端指出,香港市民日常生活必需的水、電、天然氣、新鮮蔬菜、水果、活畜禽和冰鮮禽等,都是國家低價、優先、穩定支持和保障的。即使是在反中亂港分子發動“黑暴”“攬炒”的時期,這些物資仍然由內地源源不斷地運進香港,從未有過一刻間斷。
“香港得以成為亞洲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也與國家的支持息息相關。”盧文端說,“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前,內地把香港作為與世界經濟往來的重要樞紐,香港因而才有機會迅速成為國際經貿之都。”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非典、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回歸祖國懷抱以來,每當香港遭遇危難,中央政府、祖國內地總是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給予香港最有力的支持,幫助香港轉危為機。”盧文端說,“國家一直是香港的堅強后盾。港人應該懂得感恩國家。”
香港青年應該勇于到大灣區成就夢想
“香港是我們的家園,不能再亂下去了。”盧文端強調,香港國安法回應香港各界關切,是符合香港市民根本利益和香港發展利益的好法律,更是包括在港外國人在內的守法民眾的“守護神”,“我們要好好珍惜”。
“有了香港國安法的護佑,特區政府才可以集中精力去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盧文端說,“香港是非常好的地方,背靠祖國,國際化程度又高,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香港經濟的明天,肯定是一片光明。”盧文端認為,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可能是世界少數有希望保持正增長的經濟體之一。香港應更緊密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建設、海南自貿港建設等歷史性機遇,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潮,“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新時代,香港可以為國家做得更多,國家可以讓香港變得更好”。
“同時,也要看到,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建設等歷史性機遇,也為香港青年創造了廣闊空間、構筑了夢想舞臺。”盧文端說,港珠澳大橋通車、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進一步方便了香港與內地的往來。他呼吁:“香港青年要主動把握機遇,大膽到粵港澳大灣區去創新、去創業、去發光發熱,服務國家,成就自己,開創人生的輝煌未來。”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13日 03版)
” 這幾天,魏立龍和農業專家在合作社的優質品種示范田里進行了大豆單產實測,每公頃產量達4500公斤,創造了全省大豆單產新紀錄。這幾年,魏立龍和吉林省農科院等科研機構合作,進行優質大豆品種的示范和推廣,合作社種植的多個優質大豆品種不斷實現高產,讓魏立龍和社員們嘗到了甜頭。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這是7月23日拍攝的吉林省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這是7月23日拍攝的吉林省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無人機照片)。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博士實踐服務活動除了常年的青年博士駐點幫扶、基層醫改與精準扶貧博士調研團系列活動,還有“三下鄉”社會實踐博士團暑期活動。” 4月29日,青島理工大學商學院科技創新博士服務團來到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張家樓鎮的青島紅寨嶺地瓜專業合作社。
酷暑里,為了選育小麥籽粒飽滿的良好性狀,茹振鋼戴著草帽、掛著水壺、披著毛巾,像追趕麥浪一樣工作在小麥試驗田里。就在茹振鋼滿心期待收獲喜悅時,河南大部分地區出現連續降雨,麥田持續積水,本來表現良好的“百農矮豐66”突然成片成片死亡。
俯瞰植物館頂部,游客能看到世界上最大的枯木動物雕塑“莫莉和她的一家人”。這里還分“逆境求生區”“億年足跡區”等五大展區,呈現棕櫚科和蕨類等千余種珍稀植物卓越的傳播繁衍智慧。
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主體工程,目前已經全部完工,室內布展也進入收尾階段。截至目前,中國館等四大展館工程全部完工,中華園藝展示區和世界園藝展示區的室外展園,也已全部完工。
從北京世園會園區一號門進去,穿過百草園、百果園、百蔬園,遠遠就能望見一座垂滿了根須的大型建筑,它就是園區四大館之一的植物館。植物館有三層,分為四大展區,包括熱帶植物溫室展區、分類主題展覽及互動活動區、企業品牌展示區、屋頂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