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致敬!98年參加抗洪,年初奮戰“火神山”,如今他又守在大堤上

2020年07月15日18:44  來源:科技日報

5034

◎ 袁 喆 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

  7月12日,44歲的夏德勤已經在武漢長江邊的武金堤上駐守了整整7天7夜。只要在值班,他幾乎就在行走。無論白天黑夜、烈日暴雨,他一天最長行走距離16公里,步數超過15000步,臉上、身上已曬得黝黑。

  22年前,剛從部隊退伍的夏德勤參加了1998年的抗洪;半年前,作為中建三局二公司建設者的他,參與了火神山醫院的建設維保;近日,面對著日趨緊張的汛情,他再次請纓一線,駐守武金堤:“風浪再大,我會拼盡全力守住大武漢。”

  夏德勤

  夏德勤所在的中建三局二公司防汛搶險突擊隊,負責的是武金堤上石咀村旁標段為61+000至61+500這500米堤壩。7月6日清晨,剛接到守堤任務,他簡單收拾了兩件隨身衣物,便直奔堤壩。戴上草帽,穿上救生衣和套鞋,拿著竹竿,他迅速走上了武金堤的內堤。

  就算是巡堤,也絕對沒那么容易。“巡堤絕不僅僅是來回走路那么簡單。”7月10日中午,夏德勤對科技日報記者說。他與兩名同事一起走在斜坡坡度大約45度的內堤上,不斷用竹竿檢測堤壩是否有漏洞、裂縫,或者鉆進半人高的草叢中,觀察水面是否有漩渦、紋路。氣溫高、濕度大,不一會兒夏德勤已汗流浹背。

  但這算是他巡堤日常里“輕松”的一次。下雨時,他與同事需要穿上過膝的雨衣,體感更加悶熱。一趟走下來,衣服外側是雨水、內側是汗水,里外全是濕漉漉的,呼吸都感覺透不過氣。更加危險的是,雨天里堤壩上的青苔會長出來,壩上變得又濕又滑,稍不留神就是一個踉蹌滾落在地。“只能拿著竹竿,一步一步慢慢走,感覺像在走鋼索一樣。”夏德勤說。

  7月11日,夏德勤(中)、羅立安(右)、章精陽(左)巡堤

  巡堤需要24小時不間斷。夏德勤說,晚上巡堤,必須三個人并排走,或者“品”字形前進,以免困意來襲落入水中。“我們必須一邊關注著堤壩上的風吹草動,一邊不斷講話。我們會聊以前抗洪的故事,聊火神山醫院那會發生的事,強行讓大腦保持清醒。”

  夏德勤和同事每8個小時換一次班,每天值班一到兩輪,每半個小時需要在500米的負責區域內來回一次,相當于一天行走8公里到16公里。

  看著日益升高的江面,夏德勤內心也愈加緊張,但他卻絲毫沒有退縮:“我不是第一次見證這樣的場面了。”

  1998年,剛從部隊退伍的他加入中建三局二公司保衛部的應急隊,參與了抗洪。他曾三天三夜守在武漢江夏區花蓮湖和斧頭湖大堤上。當時,堤壩最薄處只剩一米,隨時有潰堤風險。他嫌運輸沙袋的小船太慢,跳入江水里,搬運沙袋、加固堤壩,終于戰勝洪水。

  夏德勤在火神山維保(資料圖片)。

  夏德勤在火神山醫院(資料圖)。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至,他第一時間奔赴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從大年三十加入建設大軍,到后期留守醫院參與維保。直至醫院關艙,他才走下崗位。從此,身邊同事都佩服地喊他“老班長”。

  “也許是因為當過兵,內心總有一種血性。”夏德勤說,所以每次遇到危機,他總是會不顧一切沖上“戰場”。面對暴雨狂風,他內心堅定:“每一次危機都會讓城市應急搶險能力進一步提升。歷年的洪災、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都過來了——我們大武漢沒有什么事是挺不過去的。”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來自長江日報

文章關鍵詞:火神山 夏德勤 抗洪 大堤 醫院 老班長 維保 致敬 堤壩 責編:林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現在是12月了,看到這些依然想哭……

    抗疫期間 那么多感動的瞬間 溫暖著無數中國人 當前往武漢的物資運輸車 通過收費站時 當前往武漢的物資運輸車 通過收費站時 ”并向司機師傅敬禮 剛剛駛出收費站 祝他一路順風 那一刻,他們素昧平生 

  • 救死扶傷的排頭兵張西京:我無愧于醫生這個稱號

    11月9日晚8點,《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央視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等平臺播出。此次報告會邀請了深度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線人員,其中有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代表等。

  • 見證火神山醫院建設中的中國速度 尹典:這溫暖的力量瞬讓我把恐懼忘得煙消云散

    11月9日晚八點,《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央視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等平臺播出。尹典:這溫暖的力量瞬間讓我把所有的恐懼忘得煙消云散,我們連命都賭了,在火神山還怕什么呢?

  • 守衛火神山安寧和穩定 燕占飛:我是一名人民警察 我們不上誰上

    11月9日晚八點,《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央視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等平臺播出。此次報告會邀請了深度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線人員,其中有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代表等。

  • 6000多項展覽要素全景再現抗疫大考

    展覽的總面積9000平方米,展線長1445米,展出照片1100余張、實物展品1000余件(套)、視頻45個,設計大型場景33處,互動項目18處,各類展覽要素總計超過6000項。當來到布置有14位抗疫烈士遺像的烈士墻前,王欣老人潸然淚下:“非常不容易,他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面對烈士遺像,他深深地三鞠躬。

  • 千余件實物重現武漢抗疫故事,參與者展覽現場淚目回憶

    疫情期間,武漢客廳曾被改建為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專門用來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輕癥患者,是武漢首批方艙醫院之一。“看到了很多我的好同行……”鮑敏盯著烈士墻上梅仲明、汪學慶、夏思思、彭銀華等逝世醫護人員的照片,紅了眼圈。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別樣中秋:別樣團圓家國情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別樣中秋:別樣團圓家國情 ”  春節前喻東原本跟在武漢的哥哥約定好,回老家與80多歲的母親團聚,沒想到這個愿望拖到現在也未能如愿。

  • 一頓遲到了8個月的“年夜飯”……

    ”   9月30日晚7時許,32歲的王志齊驅車從武漢回到河南商丘,和相離8個多月的家人團聚。武一力 攝  緊接著,王志齊又接到建設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和武漢經開區沌口方艙醫院建設的任務。

  • 今日,家國同慶!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奠定國之基石,國護佑萬家平安。讓中國共產黨人擔負起民族復興的大任。首都群眾在天安門廣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10月1日攝)。“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種花家。

  • 聞令而動,勇挑重擔(一線抗疫群英譜)

    “人民軍隊醫務人員牢記我軍宗旨,視疫情為命令,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進駐武昌醫院率先開展病毒核酸檢測……  2月17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李丹到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感染控制科擔任主任。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