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吸溜幾分鐘,降解500年!“塑料吸管,將不再相見”

2020年07月19日16:15  來源:河南新聞廣播

5034

“麥當勞新出的漢堡味道不錯,就是餐廳忘了給可樂的吸管。”最近的社交媒體上,時不時會有網友這么吐槽。

但其實,這真不是店員的失誤。麥當勞中國近日宣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將率先停用塑料吸管。

麥當勞不“管”了,不是突發奇想,而是呼應升級的新“限塑令”。你我多年來用吸管“吸溜”飲料的習慣,或許也要改變了。

新“限塑令”上線,從“限塑”走向“禁塑”
2020年6月底,一篇發表于權威學術刊物《生物學快報》的論文稱,在位于南極底層生物鏈條中的南極跳蟲體內檢測出微量塑料,第一次直接證明了塑料已污染了這個世界上最偏遠的角落——無處不在的塑料污染再次引發強烈關注。
“白色污染”的危害眾人皆知。中國自2008年起實施“限塑令”以來,12年過去了,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過20%下降為3%以內。但增速一直為正也表明,塑料袋的使用仍在持續增長。
日常生活中,廉價便捷的塑料袋依然大行其道。為了招徠顧客,農貿市場里的塑料袋仍以免費使用為主;而在塑料袋有償使用的大型超市,不少人也愿意花幾毛錢買個方便。“限塑令”也因此一度被稱為“賣塑令”。
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節點實施,確保大量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根據上述意見,到2020年年底,要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走過了12年的 “限塑”,正在慢慢走向“禁塑”。

其中,最引發關注的是首先被點名的塑料吸管。新版“限塑令”中明確規定:到2020年年底,在全國范圍內的餐飲店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吸管。
當喝飲料沒了吸管,你還習慣嗎?
你一根我一根,年產塑料吸管30000噸
據央視財經報道,2019年全國塑料制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0000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業內專家表示,塑料吸管的使用時間只有幾分鐘,但降解的時間可能長達500年。
在北京市一家麥當勞餐廳,新款飲料包裝已經上線。新款的杯蓋上多了一個飲用口,類似于此前熱飲的包裝方式,打開上面的小蓋可以直接飲用。

中新網觀察發現,點餐柜臺上已經沒有了以往供顧客取用吸管的吸管盒,而不少取完餐的顧客都會問工作人員一句:“吸管呢?”
“沒錯,最近被問得最多的就是這個問題。”麥當勞工作人員告訴中新網,不光是顧客不習慣,他們工作人員也很不適應:“之前每天不知道要往盒里補多少次吸管,一下減少了這項工作,一時間還挺別扭的。”
但對于取消吸管的舉措,麥當勞工作人員表示非常支持:“使用量真的非常大。我們店里最多的時候一天能用掉將近一千根吸管。”
除了正常的使用,吸管浪費的情況也非常嚴重:“來店里的小孩子多,不少小孩子喜歡拿好多根吸管玩,或者直接玩吸管盒。那些被摁出來的吸管,其他顧客肯定不會用的,都自己再取新的。每天我們收拾的這些浪費的吸管就能有好幾十根。”
據了解,目前中國內地有超過3500家麥當勞餐廳,其塑料吸管的年均使用量約400噸。
告別塑料吸管,感受如何?
中新網隨機詢問了幾位店里的顧客,大家均表示,從環保的角度非常能理解這個措施,但對個人使用感受來說確實造成了一定影響。
“對我來說還能接受,因為我平時也經常忘拿吸管,會掀開蓋子直接喝。”一位男性顧客說。同時他提到,自己還點了一份“麥旋風冰淇淋”,店家給的勺子依然是塑料的:“這個以后也會取消嗎?吃冰淇淋沒勺子還真不行。難道會變成小時候我們買盒裝冰淇淋附贈的小木勺?”
“我看網上有人說,實在受不了沒有吸管的可樂,厚著臉皮去附近肯德基要了一根。”另一位女性顧客則直言自己不太喜歡這個設計:“可能是之前用習慣吸管了,總覺得嘴對嘴直接喝會灑出來,提心吊膽的。”
“喝可樂還湊合,如果塑料吸管被禁了,我更擔心珍珠奶茶怎么辦。”該顧客還表示。
相比于液體可樂,擁有珍珠、椰果等配料的奶茶類飲品自然更依賴吸管。麥當勞方面的回復是,對于珍珠奶茶、麥旋酷等含有固形物的冷飲,以及麥咖啡冷飲,目前仍將配備吸管。
中新網詢問了一家連鎖奶茶品牌店,工作人員表示,店里每單都會提供吸管,平時一天用五、六百根吸管沒問題,休息日、節假日最多能達到八百多根。
“店里目前有粗的和細的兩種吸管,如果顧客沒有添加配料就給細的,添加了配料就用粗的,粗管的使用率是細管的好幾倍。”但對于禁用塑料吸管的事,奶茶店工作人員表示還沒有接到相關變動通知。

在我國,星巴克、喜茶等許多品牌已經逐步推出了紙質吸管,但對于消費者來說,紙質吸管和塑料吸管在體驗感上還有一定差距。有將紙質吸管與塑料吸管放在一起供消費者選擇的門店表示,愿意選擇紙質吸管的顧客只有1/3左右。
“之前在星巴克點了一杯里面有谷物顆粒的飲品,紙質吸管很細,泡久了又會變軟使不上力氣,一杯飲料喝完了,谷物顆粒全留在底下了。”消費者小李吐槽道。
奶茶店工作人員也認為,細吸管用紙質的代替還勉強可以,但紙質粗吸管肯定會對使用感受產生很大的影響。
對此,不少人開始安利可循環使用的不銹鋼吸管:“有便攜式的小盒子,還有專門的刷子。現在不少人都自帶餐具嘛,多加根吸管,也挺方便的。”
塑料產業亟待轉型
消費者對塑料吸管等塑料制品的偏愛背后,也藏著一個大產業。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國與消費國,共有283萬家塑料制品相關企業,其中浙江省以43.7萬家位居第一。
今年二季度,相關企業注冊量達到23.4萬家,同比增長56%。同時,全行業專利數量連年攀升,已連續兩年達到4500件左右。

除了“大限將至”的吸管,新“限塑令”對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用塑大戶”的禁止、限制都進行了階段性的安排,我國塑料制品產業也將經歷新一輪陣痛。
“在減量、替代、循環的基礎上,關鍵是要讓塑料制品進入規范的收集處理系統。”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看來,更重要的是建立形成治理塑料污染的長效機制。
對此,新“限塑令”也提出了基本涵蓋了塑料制品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全過程和各環節的政策措施。對于當下的傳統塑料生產企業來說,如何轉型升級,將是他們面臨的最大考驗。(河南新聞廣播)

文章關鍵詞:降解 500年 塑料 吸管 責編:王江龍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2020年最后一個月,將迎來這些變化!

    資料圖 (圖文無關) 姜迎昕 攝  中國出口管制領域第一部專門法律施行  12月1日起,中國出口管制領域第一部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將正式施行。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  ——上海:新版引進人才落戶辦法實施  《上海市引進人才申辦本市常住戶口辦法》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1月30日。

  • 限塑令倒計時 減塑必須提速

    與以往限塑令不同的是,京版“限塑10條”為本市六大行業治理塑料污染規定了時限和步驟,對每個行業對標整改提出了嚴格要求。禁限塑進入倒計時,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發力,勢必會倒逼更多行業走出舒適區,甚至會觸動一些企業的既得利益。

  • 快遞包裝有了綠色產品認證

    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副司長薄昱民介紹,獲得綠色認證的快遞包裝產品,需要滿足資源節約、環境無害、消費友好等方面的特性要求。開展快遞包裝產品綠色認證,可以有效化解上述問題,有利于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有序進行。

  • 財經觀察|中國與中亞農業合作持續深化

    盡管遭到新冠疫情巨大沖擊,中國和中亞地區農業合作穩步推進,碩果累累。在中亞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哈薩克斯坦,中國農業技術助力提升哈農作物產量。

  • 應對塑料污染 “中國方案”正穩步推進

    與此同時,應對塑料污染治理的“中國方案”也少不了全產業鏈企業的同心協力積極配合,為此,相關協會發揮引領優勢號召企業紛紛發布聯合倡議書。”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一些生產企業及大型超市如永旺、物美等,已經開始使用一部分完全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加強塑料制品治理 十部門將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進行到底

    塑料制品已經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根吸管、大到一輛汽車,塑料的身影無處不在。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 張麗君:就是0.025毫米以下的這個超薄的塑料袋,和發泡的這個餐盒,因為它造成的那個污染,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最嚴重的白色污染。

  • “限塑令”升級,部分地區先行禁塑

    日常生活中,塑料的使用非常廣泛,已經融入方方面面,社會依賴性強;但同時,塑料的使用也帶來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今后,禁、限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地區范圍和領域會逐步擴大,賓館、酒店將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 可降解塑料制品分類和標識指南發布

    9月13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并發布了《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類與標識規范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將加快制訂修訂可降解塑料制品相關的國家標準,構建統一規范的可降解塑料標識體系,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注意!明年起禁用,可能影響你的外賣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供銷合作總社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 從“限塑令”到“禁塑令”,樹立全鏈條治理思維

    這源自近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總之,“限塑令”升級“禁塑令”后,治理手段要樹立全鏈條治理思維,朝更科學、更完善、更人性化方向努力。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