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9日16:15 來源:河南新聞廣播
“麥當勞新出的漢堡味道不錯,就是餐廳忘了給可樂的吸管。”最近的社交媒體上,時不時會有網友這么吐槽。
但其實,這真不是店員的失誤。麥當勞中國近日宣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將率先停用塑料吸管。 麥當勞不“管”了,不是突發奇想,而是呼應升級的新“限塑令”。你我多年來用吸管“吸溜”飲料的習慣,或許也要改變了。
資料圖 (圖文無關) 姜迎昕 攝 中國出口管制領域第一部專門法律施行 12月1日起,中國出口管制領域第一部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將正式施行。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 ——上海:新版引進人才落戶辦法實施 《上海市引進人才申辦本市常住戶口辦法》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1月30日。
與以往限塑令不同的是,京版“限塑10條”為本市六大行業治理塑料污染規定了時限和步驟,對每個行業對標整改提出了嚴格要求。禁限塑進入倒計時,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發力,勢必會倒逼更多行業走出舒適區,甚至會觸動一些企業的既得利益。
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副司長薄昱民介紹,獲得綠色認證的快遞包裝產品,需要滿足資源節約、環境無害、消費友好等方面的特性要求。開展快遞包裝產品綠色認證,可以有效化解上述問題,有利于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有序進行。
盡管遭到新冠疫情巨大沖擊,中國和中亞地區農業合作穩步推進,碩果累累。在中亞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哈薩克斯坦,中國農業技術助力提升哈農作物產量。
與此同時,應對塑料污染治理的“中國方案”也少不了全產業鏈企業的同心協力積極配合,為此,相關協會發揮引領優勢號召企業紛紛發布聯合倡議書。”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一些生產企業及大型超市如永旺、物美等,已經開始使用一部分完全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塑料制品已經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根吸管、大到一輛汽車,塑料的身影無處不在。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 張麗君:就是0.025毫米以下的這個超薄的塑料袋,和發泡的這個餐盒,因為它造成的那個污染,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最嚴重的白色污染。
日常生活中,塑料的使用非常廣泛,已經融入方方面面,社會依賴性強;但同時,塑料的使用也帶來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今后,禁、限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地區范圍和領域會逐步擴大,賓館、酒店將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9月13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并發布了《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類與標識規范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將加快制訂修訂可降解塑料制品相關的國家標準,構建統一規范的可降解塑料標識體系,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供銷合作總社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這源自近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總之,“限塑令”升級“禁塑令”后,治理手段要樹立全鏈條治理思維,朝更科學、更完善、更人性化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