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9日17:07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德國媒體及專家認為,中國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得益于中國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做出了榜樣。
德國《經理人雜志》發表文章稱,中國上半年經濟的表現是因為中國很大程度上已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中國的增長是由內需以及工業生產和服務業增長推動的。
德國席勒智庫主席拉魯什也表示,中國經濟向好對世界經濟具有重要意義,這樣的成績與中國積極防控疫情密不可分,中國為其他國家做出了榜樣。
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彭博社的報道說,一系列早期指標顯示,受出口和股市升至2015年以來最高位的支撐,中國的經濟復蘇趨于穩定。
我國PMI連續9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質量持續向好。由于國內疫情防控得力,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我國經濟自3月以來持續恢復。展望未來,憑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廣、政策工具多等有利因素,中國經濟必將克服暫時的困難,繼續鞏固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11月27日,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統計局等部門發布多個最新經濟數據。國家統計局:前10月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長轉正 國家統計局11月27日公布,今年1到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對省內工業增長貢獻率逾六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9%……近期浙江省公布的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中,數字經濟底色愈發亮眼。
省統計局昨日發布10月份全省經濟運行分析。分析指出,10月份,我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成效持續顯現,生產穩中有升,需求持續回暖,物價總體平穩,全省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關注國家發展改革委昨天(17日)公布的部分宏觀經濟數據。從用電量看,10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6%,一產、二產、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都保持了較快增長。
今天(10月31日)公布的另外一個宏觀經濟數據——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2%,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創年內新高,表明非制造業復蘇步伐有所加快,來看具體行業表現。
從各地公布的經濟數據中可以發現,不論是東部沿海還是中西部地區,消費市場呈現出持續回暖的態勢,一些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發展勢頭良好,進出口也呈現出明顯回升趨勢。
昨天(28日)多部門發布我國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回應民生方面重大關切,涉及企業減負、養老金發放、交通運輸、環保治污等多領域。針對老百姓關注的今年入秋以來京津冀區域出現的空氣污染過程,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制定今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計劃。
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進入衰退,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經濟實現了V型反彈,成為全球唯一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呈現不斷向好的發展趨勢。林毅夫:大家都說中國是一個出口導向型的經濟,但實際上看2019年的數字,出口只占我們國內生產總值的17.4%,所以國內市場是主要的,國內循環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