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3日10:12 來源:人民日報
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我已訪問中國近80次,見證了中國的繁榮發展。中國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中國特色人權發展道路。
中國將生存權、發展權作為首要的基本人權,符合中國國情。中國通過精準扶貧政策和鄉村振興戰略,在消除貧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1972年,我第一次來到中國,走訪了當時的河南省林縣。本就不富裕的當地老百姓熱情招待了我,至今想起仍非常感動。我還訪問了北京、上海等城市,看到不少家庭一家幾口擠在狹窄的平房里,馬路上機動車輛很少,自行車、縫紉機都是當時的奢侈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面貌煥然一新。我曾經訪問過的城市、鄉村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的很多中國朋友如今都過上了小康生活。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用實踐證明,發展經濟和保障人權可以攜手并進。
2019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這是一個巨大進步,反映了中國多年來在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上作出的努力。中國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體系,養老制度日趨完善,老年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保障。
在中國,人權作為一項憲法原則,被納入國家發展建設的長期規劃中。中國發表了許多人權白皮書,并成立了許多人權研究中心。從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修正案,到中共十九大明確提出“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在人權事業發展的同時,配套的法律制度正在不斷完善,人民的各項權利受到法律保障。
中國還提出了人權發展新理念,強調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這一理念受到世界關注,為人權對話增添了新的光彩,也是中國對世界人權事業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在我的理解中,幸福生活所能享有的權利包括:適度富足,身體健康,完善的養老金制度,良好的生態環境、教育水平、社會制度,和平的社會環境、和諧的家庭,以及中國憲法中規定的其他各項人權。
去年6月,由中國人權研究會和奧中友協共同舉辦的“2019·中歐人權研討會”在維也納成功舉行,來自中國的50多位人權專家參加了會議,為中歐人權交流帶來了新課題、新思想、新趨勢。正如奧地利外交家和漢學家羅斯托恩所說,“西方要學會欣賞中國智慧”,我們應該繼續探討東西方文化中對人權的理解和含義,尋找共同點,為促進人權事業作出貢獻。
?。ㄗ髡邽閵W地利奧中友協常務副主席、奧地利中國及東南亞研究所所長,本報駐比利時記者方瑩馨采訪整理)
“疫情阻擋不了中外文化思想交流的腳步,也阻擋不了我們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的善意聚合。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新興的短視頻形式成為中國文化揚帆出海的輕騎兵。
12月6日,記者從鄭州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12月5日,鄭州市按照“每車、每類、每批”必檢的管控要求,在對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時,發現中牟縣萬邦市場一批原產地為俄羅斯的冷凍雞整翅內包裝樣本呈陽性。
12月3日,工人在觀看憲法知識展板。當日,中鐵上海工程局聯合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人民法院在合肥暢通二環二標項目工地開展“送法進工地”活動,提高工地工人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郝群英攝/光明圖片 12月3日,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實驗學校新盛分校的學生在誦讀憲法。
19歲的藏族小伙丁真出圈,躥紅速度令他的“東家”——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文旅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也很意外。杜冬:他得先學習,目前丁真剛入職,還不能承擔相應的工作,他得需要大量的學習,如漢語、文化知識、旅游知識等。
27日,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為推進中國與東盟各領域合作,維護本地區繁榮發展良好勢頭,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習主席在致辭中提出“4點倡議”。
2020-11-28 16:10 相關新聞 印度數千農民涌向首都抗議新法,政府下周或與抗議組織者對話 西藏炮兵年終大考高原實彈射擊
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應對中,中國不僅通過有效的宏觀政策穩住了經濟基本面,而且以實際行動穩住全球金融市場。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積極引領作用,尤以G20杭州峰會的成功舉辦為重要里程碑。
11月16日到21日,河南省黨政代表團啟程赴上海、江蘇、浙江學習考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度對接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發展經驗,主動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的琉璃器中,還有一副琉璃茶碗托子具有明顯的“中國風”,這套琉璃茶具原材料產自域外,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產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11月19日上午,中國·鄭州2020國際乒聯總決賽,在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開幕。開幕式結束后,日本選手石川佳純與韓國選手徐孝元的女單1/8決賽率先開打,也正式拉開了2020國際乒聯總決賽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