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9日14:18 來源:中新網河南
寶豐縣石橋鎮邢莊村景色。寶豐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平頂山7月28日電(李明明)“我手上拿的這本書質量很好,但價格卻是三折左右,銷量很好。”近日,記者隨“決勝2020·河南更出彩”采訪團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采訪時,趙莊鎮大黃村村民李曉輝興致勃勃地介紹,從靠魔術表演掙錢,到憑借魔術衍生出的相關產業發家致富,經營圖書批發的他已經徹底實現了小康生活的華麗轉變。
寶豐縣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有著“中國魔術之鄉”之稱。常說的諺語“上自七十九,下至剛會走,跳唱表戲法,人人有兩手”指的就是這里。但近幾年來,當地人已經不再僅僅依靠魔術表演謀生,由此衍生的相關產業遍地開花,這些“千變萬化”出來的產業成為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截至目前,寶豐縣已初步形成了10個主導產業突出、特色產業鮮明的鄉鎮,82個特色產業優勢明顯的村。
中國10萬魔術演藝人員,有一半以上在寶豐縣大黃村。自2009年起,該村將傳統魔術演藝與商品銷售相融合,建成2.7萬平方米的文化產業園。
大黃村駐村第一副書記李琦雯介紹,原來寶豐老鄉靠表演魔術掙錢,現在電視網絡信息發達,花錢看表演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開始考慮轉型做相關產業,從最初魔術相關的小商品到發展成為大型農村圖書批發市場。目前該圖書批發市場擁有商戶26家,單日銷量突破200萬冊,銷售額達到5.3億元,銷售網絡覆蓋全國各地。趙莊鎮大黃村利用“魔術+”文化業態,每年為該村創造經濟收入15億元,帶動全國各地13萬人就業。
“雖然現場觀看魔術的人少了,但我們卻依舊熱愛著魔術。你看表演,我不收費;但如果有喜歡的小配飾,你都可以選選。”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這些是多數勤勞質樸趙莊鎮老鄉的真實想法,通過魔術帶動產業發展脫貧致富,魔術表演“從未停歇”只是變了一種形式繼續。目前,趙莊鎮有民間魔術表演團體20余個,從業人員180余人;其中還有60多個“魔術演藝+商品銷售”團體,從業人員有800多人。
寶豐縣龍王溝鄉村振興示范區王堂村景色。李明明 攝
說完寶豐的魔術,就不得不說起寶豐的酒,寶豐在酒業發展方面這些年也發生了變化。為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寶豐縣石橋鎮邢莊村率先整合現有11家白酒作坊成立了公司。在積極改善生態宜居環境的同時,該村結合自身優勢,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品牌、統一檢測、統一標準的原則,挖掘酒文化故事,結合當地歷史悠久的酒文化,計劃將建設釀酒體驗館、酒文化博物館、酒文化主題餐廳、酒文化民宿等配套產業,推動“酒旅融合發展”。
據寶豐縣石橋鎮黨委副書記嚴耿超介紹,在生產釀造白酒之外,鎮里正準備打造集旅游、觀光、采摘、休閑度假、餐飲為一體的“酒旅融合”特色小鎮。在延伸產業鏈條發展規劃的同時,還能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帶來經濟效益并實現走向小康生活的美好愿望。
“生活富了,酒也品了,居住環境再美麗些,那心里別提多高興了。”2019年8月,寶豐縣劃出6個村成立了龍王溝鄉村振興示范區。王堂村作為示范區里的其中一個村,在居住環境方面,提檔升級了村莊綠化美化,柏油路、自來水實現戶戶通,利用廢棄宅基地打造塘月色廣場、文化大戲臺、星級旅游廁所、生態停車場、環村水渠、休閑涼亭等基礎設施都在逐步完善;并在村內栽植綠化樹木2000余棵、果樹9000余棵,真正實現了村莊林果化、庭院花園化的“畫里王堂”。
寶豐縣龍王溝鄉村振興示范區王堂村開展“研學課堂”時的場景。李明明 攝
此外,在推進產業振興過程中,寶豐縣充分發揮各鄉鎮、村的文化特色、區位優勢和資源特點,按照“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模式,打造聽鄉音、嘗鄉味、看鄉景、住鄉居、憶鄉愁的美麗鄉村特色產業鏈。這樣做不僅可以改善老鄉居住環境,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還為推動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夯實基礎。(完)
近日,中國文明網發布2020年10月“中國好人榜”,其中寶豐縣王世杰入選此榜中的“助人為樂好人”。據統計,截至2019年年底,王世杰累計投入2.56億元,有效帶動39個貧困村、2100戶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2020年11月13日,河南省寶豐縣觀音堂林站,山坡上的光伏項目頗具規模。近年來,寶豐縣通過土地流轉,在山坡上發展光伏產業,帶動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增收3000元,并設立公益崗,有效增強了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增加了收入,助力脫貧攻堅。
11月3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石橋鎮邢莊村一原酒庫,技術員品嘗原酒口感。深秋時節,河南省寶豐縣邢莊村進入釀酒繁忙期。近年來,當地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品牌、統一檢測、統一標準的原則,引導釀酒作坊抱團發展。
10月22日下午,平頂山市寶豐縣民政局組織開展重陽節走訪慰問活動,局班子成員分別帶隊深入42名退休老干部家中,為他們送去了親切的慰問和節日的祝福。 此次重陽節慰問活動不僅讓退休老干部真切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也進一步弘揚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風氣。
10月12日,游客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商酒務鎮黃洼村一處果園采摘柿子。新華社發(何五昌 攝) 10月12日,游客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商酒務鎮黃洼村一處果園采摘柿子。新華社發(何五昌 攝) 10月12日,游客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商酒務鎮黃洼村一處果園采摘柿子。
8月24日,在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國家級非遺項目汝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君子(左)與拉坯技師在制作汝瓷大器型梅瓶泥胎。新華社發(何五昌 攝) 8月24日,在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國家級非遺項目汝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君子在查看汝瓷大器型梅瓶。
核心提示:寶豐縣多措并舉,切實抓好該縣“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建設美麗鄉村的思路,以多產業融合發展助力寶豐脫貧攻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據了解,趙莊鎮魔術文化源遠流長,傳于春秋,興于唐宋,繁衍于明清,昌盛于當今,被譽為“中國魔術之鄉”。
說起圖書,往往讓人想起“陽春白雪”,然而在寶豐縣趙莊鎮大黃村,卻有一批農民把圖書賣到全國各地,不僅富了自己,也傳播著文化。2003年后,由于電視和網絡的沖擊,演出形勢急轉直下,大團萎縮成小團,小團半路散了伙,大黃村60余個魔術團僅存下20多個。
鄉村振興是個大命題,有些地方依靠交通、生態、產業、文化等優勢走上了致富路,然而,沒有這些先天優勢的鄉村如何實現發展?7月26日,“決勝2020?河南更出彩”系列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平頂山市寶豐縣龍王溝鄉村振興示范區,探索鄉村抱團發展的新模式。
6月22日,在河南省寶豐縣李莊鄉楊莊村,一位村民在大棚內修剪月季。近年來,寶豐縣李莊鄉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以“支部+公司+農戶”模式發展大棚高桿月季種植,帶動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