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9日19:01 來源:人民論壇網
基層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這“一公里”正是社會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長春市考察時指出,“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作為治理體系的“底盤”,基層治理大有可為。只要找準“方向”,蓄足“能量”,激活黨委、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就能不斷提升治理效能,實現地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生態宜居的有機融合。
堅持黨建引領,為基層治理“蓄能”。在今年疫情防控、防汛救災等急難險重的工作中,各級黨組織充分體現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人民群眾“披荊斬棘”、共克時艱。我國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效,再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實踐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要激發基層黨組織“內生動力”,就要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強化“黨建引領”理念,以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引領基層治理,做到陣地建設與隊伍建設相結合,通過廣泛宣傳先進黨組織、優秀黨員,充分發揮“頭雁效應”,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與社會整合功能,構建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良性互動的新格局,走出一條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新路徑。
聚焦民心所向,為基層治理“導航”。群眾滿意是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會求解群眾利益的“方程式”,才能得出群策群力的“最大值”。以群眾利益為導向,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和擁護,才能讓“人人有責”轉化為情感認同和實際行動。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兼顧好各方面的利益,才能攜手下好基層治理這盤大棋局,在共建共治共享之路上行穩致遠。運用群眾路線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就是讓群眾辦事流程更簡化更方便一些,讓群眾訴求渠道更暢通更快捷一些,讓群眾生活環境更美好更安全一些,讓群眾自愿自覺投入到基層社會治理中。
把握問題導向,為基層治理“固本”。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堅持到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無疑是基層治理的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唯有堅持問題導向,才能做到“對癥下藥”,問題不僅需要收集,也需要挖掘,強基固本之道也不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在于“治未病”。社會“肌體”的“身心健康”在于政聲與民意同頻共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得益彰,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并駕齊驅。“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持續鞏固基層治理成效,還需做到“兩診斷、兩治理”。既要“看脈像”,精準把脈社會動態,全面掌握矛盾糾紛,也要“聽心聲”,主動傾聽群眾訴求,廣泛征集民情民意;既要著力治標,調解關口前移,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階段,也要注重治本,多部門齊抓共管,消除潛在風險隱患。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黨的組織體系將進一步向群眾貼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也能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為加強和完善基層社會治理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瞄準時代風向,為基層治理“提速”。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和農村現代化的不斷推進,群眾訴求更加多樣化,基層治理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也愈加復雜。在新形勢下,如果仍用傳統方式開展基層治理工作,就會出現治理成本高而群眾滿意度低的局面。只有打破傳統治理格局,牢牢把握發展潮流,瞄準時代風向,才能全面激發基層治理“新動能”。今年全國各地在疫情防控中“危”中尋“機”,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從依靠群眾將矛盾化解在源頭的“楓橋經驗”,到整合多方平臺提升服務效率的“民呼必應”;從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吹哨報到”,到“零距離”聯系服務群眾的“鄰里黨支部”。因勢而謀的多元化治理模式,為群眾理想的幸福生活按下了“加速鍵”。我們既要堅持和發揚疫情防控中展現出來的基層治理優勢,又要深入分析其中依然存在的短板,精準發力,完善提升,強化“大數據治理”理念,在確保個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智慧決策、智慧治理、智慧服務水平。著力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基層治理水平影響國家治理水平,基層治理能力關系國家治理能力。我們要不斷夯實基層社會治理這個根基,強化黨建引領,凝聚群眾力量,創新服務模式,全面激活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優勢,轉化為群眾幸福生活的“催化劑”。(作者:李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村為民服務中心作為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陣地建設好,完善充實服務事項,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增強為民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據了解,大麻灣新村便民服務中心致力于打造功能齊全、服務規范、便捷高效的村民滿意窗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村為民服務中心作為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陣地建設好,完善充實服務事項,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增強為民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據了解,大麻灣新村便民服務中心致力于打造功能齊全、服務規范、便捷高效的村民滿意窗口。
體驗式治理的總體性工作任務主要有四個方面:情境融入、參與式觀察、行動性研究、總結報告。融入情境后,體驗式治理者必須積極參與當地的社會治理實踐,并進行反思性觀察。
十幾年前,一部名為《小巷總理》的電影講述了改革開放初期長春市社區居委會主任譚竹青的感人經歷。
作者:吳曉林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導,南開大學中國政府與政策聯合研究中心研究員 十幾年前,一部名為《小巷總理》的電影講述了改革開放初期長春市社區居委會主任譚竹青的感人經歷。
12月3日,在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東外街道辦事處長虹社區,工作人員正在向居民普及憲法和相關法律知識。例如,相聲、小品等藝術形式可以成為法律知識的載體,模擬法庭可以更加直觀地幫助基層群眾感受公民的守法義務和法律的神圣威嚴。
12月3日,在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東外街道辦事處長虹社區,工作人員正在向居民普及憲法和相關法律知識。例如,相聲、小品等藝術形式可以成為法律知識的載體,模擬法庭可以更加直觀地幫助基層群眾感受公民的守法義務和法律的神圣威嚴。
“樓上扔垃圾是常有的事兒,之前扔下一個煙頭,九樓的被子全被燒光了,以前找不到‘始作俑者’,現在智能抓拍解決了難題。作為街道的首個高層安置小區,南莊佳苑有上千戶居民,亂停車、高空拋物等現象時有發生,不僅影響居住環境,還引發了不少鄰里糾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處理好基層黨組織與多元治理主體之間的關系。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昨天(2日)發布,鄉村治理試點啟動一年來,取得階段性成效。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央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作出了全面部署,各級有關部門完善了鄉村治理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