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2日21:35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太原8月2日電 題:一個被羊駝改變的村莊
新華社記者解園
提起呆萌可愛的羊駝,人們很難將它與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聯系起來。在山西省陽曲縣坪里村,這種原產于南美洲的動物不僅“站穩了腳跟”,還拓寬了貧困戶的增收路徑,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發展。短短幾年間,依托羊駝養殖,村里的基礎設施完善了,農家樂建起來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
“要是像以前一樣外出打工,今年的收入可要受影響了。”54歲的貧困戶李金拴一邊喂著羊駝一邊說道,他現在是養殖基地的正式職工,每天的工作是喂養羊駝和打掃衛生,每個月能拿到2700元,疫情期間收入沒有受到影響。
陽曲縣山區海拔較高,無霜期短,適合養殖羊駝,而且相較于牛、羊等,羊駝對植被的破壞也更少。成立于2014年的七峰山種養殖有限公司目前在這里有兩個養殖基地,養殖羊駝2000余只,客戶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然而,企業的發展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由于國內沒有規模化養殖羊駝的先例,公司一開始引進羊駝后面臨著缺經驗缺技術的局面:飼料如何配比、生病了該怎么治、每個圈放多少只……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導致幼崽的成活率一度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公司發展舉步維艱。
公司負責人鄧昕并沒有輕言放棄,得知山西農業大學教授董長生從事羊駝研究后,她主動聯系,并在專家的建議下不斷調整和改善飼料配比,還聘請了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更強的獸醫,終于在2017年,讓這些“漂洋而來”的羊駝適應了黃土高原上的“新家”。
“羊駝養殖改變了我們村。”坪里村村委會主任李秀龍說,基地建成以來,直接帶動當地貧困戶就業超過50人,人均年增收2萬元左右。此外,還通過收購秸稈、發展農家樂、利用入股分紅資金設置公益性崗位等,間接帶動就業超過500人。村子在2018年底實現整村脫貧,第二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000元。
村莊的改變還發生在村容村貌上。政府將扶貧資金投到養殖基地,通過折股量化和借本還息,每年可以為周邊的8個貧困村分紅近200萬元。
利用這筆資金,坪里村的老年日間照料中心蓋起來了,破敗不堪的村路修好了,來體驗鄉下生活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不少村民蓋起了“蒙古包”,開起了農家樂。
目前在陽曲縣,像七峰山種養殖有限公司一樣的龍頭企業有11個,形成了“種養加村企融合”“村建戶租”“鄉村旅游”等多種利益聯結模式。群眾既能當農民,又能當工人,還能自己開農家樂當老板。
陽曲縣扶貧辦主任侯愛英表示,目前全縣已經有92%的貧困戶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等方式參與到產業發展當中,依靠這些龍頭企業,可以輻射帶動4300余名貧困人口增收。
山的那邊 海的那邊 地球另一端的秘魯小羊駝 溜溜噠噠 竟然走到了中國上海 說是要來參加進博會
當日是“六一”國際兒童節,河南各地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們在歡樂中迎接自己的節日。6月1日,河南省扶溝縣新村小學舉行少先隊入隊儀式。5月29日,河南省溫縣城內小學的學生在體育課上練習太極拳。
隨著天氣變暖,遼寧省臺安縣一家大型羊駝養殖基地里600余只羊駝集體脫掉了“毛衣”。
近日,一項研究顯示,羊駝體內產生的抗體不僅可以消滅新冠病毒,而且治療效果良好。據《紐約時報》6日報道,近日,比利時科學家發現羊駝的抗體可以消滅新冠病毒,研究人員在當地時間5日在美國的《細胞》(Cell)雜志上發表了相關研究結果。
走進第二屆進博會的品質生活館,一幅五彩斑斕的生活畫卷在眼前展開。赤橙黃綠青藍紫,一款原產自葡萄牙的彩色紙巾,剛剛來到中國市場,僅在少數門店有售。
捷克的鋼琴也很出名,展臺靠近中間的位置擺放著一臺鋼琴,展會期間會有一位長期定居中國的捷克鋼琴家在此演奏。希臘展臺設置了美食區,記者看到柜子上已經擺滿了希臘食品和葡萄酒,展會開幕后,觀眾可在這里品嘗美味佳肴。
今天,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獨家探營,帶領大家提前一覽進博會中最“神秘”的展區。其中,15個主賓國(按英文字母排序)分別為柬埔寨、捷克、法國、希臘、印度、意大利、牙買加、約旦、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秘魯、俄羅斯、泰國、烏茲別克斯坦和贊比亞。
圍繞著養寵熱,寵物與餐飲行業的結合也是寵物經濟的熱點之一。貓咪、狗狗咖啡館、寵物餐廳等融合了寵物主題的餐飲業態,近年來成為各大城市的標配,甚至出了不少網紅店。隨著寵物經濟的興起,貓咖、狗咖等寵物主題咖啡在成都遍地開花,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一些商家為了突出重圍,另辟蹊徑興起了“異寵“類的主題咖啡館。不過,當顧客新奇感褪去之后,這些店能夠繼續火爆嗎?他們如何才能立足呢?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進行調查。
沒想到可愛的Capudo與農場里的狗狗Cavoodles Chevy和Cooper迅速建立起友誼,三小只每天形影不離,快樂地相伴享受自由生活。聲明:IC photo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IC photo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