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幸福花開新邊疆】百年養牛大鎮的產業進階路

2020年08月05日15:25  來源:新華網

5034

  新華網呼倫貝爾8月4日電(曹楨)占地40萬平方米的扎羅木得牧場內,4.8萬平方米牛舍整齊劃一,擠奶廳、青貯窖、改良站、污糞處理廠等廠房設施一應俱全,1000多頭奶牛毛色鮮亮、體格健壯,每天產出8噸牛奶,為養殖戶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扎羅木得牧場內牛舍整齊劃一,場區內干凈整潔。新華網 曹楨攝

    扎羅木得牧場目前存欄奶牛1000頭。新華網 曹楨攝

  扎羅木得牧場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哈克鎮,是全鎮10個現代化牧場之一,可以集中飼養4500頭奶牛。哈克鎮是呼倫貝爾市及周邊地區重要奶源基地,有100多年養牛歷史,目前全鎮共飼養奶牛1.7萬頭。近年來,隨著現代化牧場建設步伐加快,當地集約化養牛規模達到1.3萬頭,全鎮80%的奶牛從簡陋棚圈搬進標準化牛舍。牧場的管理、飼料、喂養、繁殖、檢驗、防疫、環保等水平不斷提升,傳統畜牧業養殖走上產業化發展的進階路。

  8月3日上午,扎羅木得牧場設備維護員王尚柱趁工作間隙,走進一間牛舍。他家的80頭奶牛托養在這里,他想看看這幾天奶牛喂養得怎么樣。

     8月3日,王尚柱在牛舍查看奶牛喂養情況。新華網 曹楨攝

  自從2017年起將散養的奶牛托養在牧場,王尚柱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它們幾次,但年底一算賬,收入增加不少。 “現在省心,原來養十來頭牛就把一家人累夠嗆。”奶牛托養把王尚柱一家人從日復一日的繁重勞動中解放出來。牧場通過科學養殖,提升了奶牛產奶量,各項標準都有提高,算下來一頭牛一年能比以前多賺3000塊錢,純利潤可達7000元。

  王尚柱愛養牛,家里的牛托養之后,他來到扎羅木得牧場應聘成為一名設備維護人員。王尚柱說,在牧場托養的養牛大戶中,最多的有200多頭奶牛,他現在也正在朝著這一目標努力。

  近年來,哈克鎮在畜牧業養殖上已累計投資2.1億元,創建自治區級農業標準化扎羅木得牧場示范區。牧場場區內分標準化牛舍、擠奶廳、飼草存放區、輪牧區、污水處理及糞污處理等多個區域,擁有飼料攪拌機、滑移式裝載機、智能化擠奶器等多種現代化機械設備,牛舍采用熱風循環、飼槽式自鎖頸枷、牛臥欄、恒溫水槽等多項專利技術,開啟了由家庭牧場向現代化牧場快速過渡新階段。

   8月3日,28頭奶牛同時在牧場自動化擠奶廳擠奶。新華網記者 焦鵬攝

  扎羅木得牧場引進的牧場糞污處理設備。新華網記者 焦鵬攝

  為解決規模化奶牛養殖場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扎羅木得牧場引進科技企業,可將牧場糞污通過干濕分離、發酵、除菌及科學配比,產出有機肥,實現糞污資源生態循環、綜合利用。據了解,這一模式將會在全鎮現代化牧場推廣,推動百年養牛大鎮產業化發展繼續進階。

文章關鍵詞:養牛 糞污處理 熱風循環 進階 幸福花 新階段 牛舍 責編:林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寧夏最后一個貧困縣西吉縣實現脫貧摘帽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16日晚間發布公告,同意西吉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作為寧夏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縣,50萬干部群眾全員參戰、合力攻堅,找準了致富路徑,斬斷了窮根,全縣面貌煥然一新。

  • 向總書記報告丨金鞍躍馬好揚鞭

    62歲的馬鞍山村村民鄭林最近有件大喜事兒,他被黨組織列為入黨積極分子了。劉葉陽和扶貧工作隊推動馬鞍山村成立了山葡萄合作社,到農戶家中宣傳講解,聯系專家更新山葡萄品種。

  • 【文化扶貧在行動:內蒙古篇】科爾沁沙地中的牽駝人:吃旅游飯、啟新生活

    駱駝之于沙漠,向來都是一道獨特風景。在科爾沁沙地東南邊緣的草甘沙漠,每到旅游季,常英、李順和他們的駱駝就會特別忙。“現在天冷,旅游的人不多,我們就沒把所有駱駝都牽到景區來。這三頭就夠了。”

  • 湄公河畔,中國減貧理念開花結果

    5月15日,在柬埔寨干丹省莫穆坎普縣的斯瓦安普鄉,中國援助柬埔寨減貧示范合作項目中方專家組組長袁剛(左一)和柬文翻譯周冰姣(左二)與柬方政府官員和村民開會。中國援緬減貧示范合作項目中方專家組成員楊鶴松說,埃羌達村養豬示范項目的實施,提高了村民的養殖技術,有助于發展農村經濟、增加村民收入。

  • 憑借“一只手+兩條腿”脫貧 這對夫妻獲全國脫貧攻堅獎

    今天(17日)是我國第7個扶貧日,今天上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在北京召開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首場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對今年獲獎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隆重表彰。

  • 產業扶貧,扶出好生活(一線探民生)

    ”  科左后旗依托北京內蒙古協作幫扶契機,有效整合就業扶貧政策資源,大力發展直接進村的扶貧車間。近年來,科左后旗投資2.5億元,建設78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年發電量4620萬千瓦時,帶動4973戶貧困戶連續20年每年每戶收益3000多元,同時帶動103個貧困嘎查村壯大集體經濟。

  • 牛產業越做越大 致富路越走越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與此同時,陽信縣組建畜牧業聯席會議,大力建設標準化示范場、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培育專業化鄉鎮、專業村、專業合作社,建設國家級、省級、市級標準化肉牛養殖示范場。”  通過建設牲畜交易市場、數字化牧場、肉牛冷鏈深加工等項目,陽信縣共帶動科右中旗20個嘎查、200家合作社和1萬余養殖戶發展肉牛養殖。

  • 洋芋“失寵”——脫貧戶馬銀成家的餐桌之變

    山大溝深、十年九旱,過去,惡劣的自然條件嚴重限制了鷂子川村農業發展,耐寒、耐旱、耐瘠薄的馬鈴薯是村里為數不多的作物之一。近些年,西海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鷂子川村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飯桌上的菜式逐漸多了起來。

  • 新疆莎車縣:養牛脫貧 共同致富

    新疆莎車縣阿拉買提鎮墩吾斯塘村養牛大戶艾爾肯·奧斯曼開辦養殖合作社以來,在脫貧致富的同時還為村里的困難家庭提供技術指導和就業崗位,帶領大家摘掉貧困帽,走上致富路。

  • 【幸福花開新邊疆】稻花村:幫一把、扶一程 靜待幸福花開

    稻花村位于烏蘭浩特市東北,距市區7公里,人均土地面積少,過去曾是一個相對落后的村子,村民主要從事玉米種植,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村集體常常是負債累累。(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武曉娟/攝)  牛麗艷獲得的各種證書。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