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7日20:3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北枕淮河水,南依大別山,一片片油茶園沿著丘陵起伏,滿眼翠綠。
位于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河南省光山縣,是中央辦公廳定點扶貧縣。近年來,光山縣把發展油茶作為實施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帶動近30萬農民增收致富。
△2019年9月17日,習近平來到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槐店鄉司馬光油茶園,同正在勞作的村民和管理人員交流。
2019年9月17日,正在河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察看當地產業脫貧工作成效。習近平冒著小雨走進萬畝油茶園,同正在勞作的村民們親切交流。習近平強調,種油茶綠色環保,一畝百斤油,這是促進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生態良好的一條好路子。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
牢記總書記囑托,光山縣大力發展油茶產業,促進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好路子”越走越寬,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光山縣的地形以丘崗和淺山區居多,適宜種植油茶樹。過去很多村民選擇外出務工,上萬畝丘崗地不是種植效益不高,就是被荒棄。
△光山縣往年的荒山禿嶺,如今已郁郁蔥蔥,油茶樹隨著山勢連綿起伏。
近年來,在退耕還林政策的支持下,光山縣開始大力發展油茶產業,很多年輕人返鄉創業。曾經裸露的黃土地,披上了一望無際的油茶“綠”。
習近平去年到光山縣考察調研時強調,利用荒山推廣油茶種植,既促進了群眾就近就業,帶動了群眾脫貧致富,又改善了生態環境,一舉多得。
總書記的話讓鄉親們倍感振奮,種植油茶樹的熱情更高了。
△7月初,光山縣新天地生態林茶專業合作社里,十多位平均年齡近70歲的老人,正在苗圃花卉園里除草。
如今,光山縣已種植油茶22.7萬畝,油茶、茶葉、花木、雜果主要林地面積達66.5萬畝,全縣林木覆蓋率達到45.85%,優良的水生態成就了“光山藍”和長壽之鄉的美名。
小小的油茶果,可謂全身都是“寶”。油茶籽壓榨出的茶油,作為高品質食用油走上更多消費者的餐桌;初榨之后,茶籽餅粕可應用于農藥、醫藥、日化等行業;提取完茶皂素的茶粕是很好的有機肥料及飼料;油茶基地可開發鄉村旅游,發揮生態的經濟效益。
習近平在光山縣考察時強調,要堅持走綠色發展的路子,推廣新技術,發展深加工,把油茶業做優做大。
△在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一油茶基地,工作人員在分揀油茶果。
村民陳世法是第一批回家鄉創業的,他承包了近3萬畝荒山荒坡,發展油茶產業,打造司馬光油茶園。如今,司馬光油茶園油茶種植面積達到2.7萬畝,覆蓋了6個村41個村民組,年產值近億元,帶動就業2000多人,幫扶1831名貧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800元。
“進油茶園干活,在家門口掙錢,還能照顧家。以前是貧困戶,生活不好,現在的生活天天像過年,頓頓能吃肉。”72歲的陳文珍和老伴兒都是司馬光油茶園的老員工。總書記來考察時,她這樣向總書記匯報。總書記聽后,連聲說好。
△在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游客與油茶花合影。
油茶產業還推動了鄉村旅游業發展,帶動全縣3000多人增收,讓山區農民吃上了“生態旅游飯”。僅去年國慶假期,到司馬光油茶園觀光的游客就達3.72萬人。
守著“金銀山”,種上“搖錢樹”。光山縣2019年退出了貧困縣序列,摘了貧困的帽子。
走在司馬光油茶園智慧產業園內,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茶油清香。
今年1月12日,茶園第一條油茶籽綜合深加工生產線正式投產,結束了此前完全依賴省外企業加工的局面,生產出的茶油通過線上線下售往全國各地,光山油茶實現了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智慧產業園項目全面建成后,將年加工3萬噸茶籽并進行茶皂素研發,帶動周邊種植、采摘、運輸等產業發展。
△3月27日,工作人員在河南省光山縣一家油茶加工企業的灌裝車間作業。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總書記的諄諄話語,光山縣干部群眾始終牢記在心。總書記強調,要把農民組織起來,面向市場,推廣“公司+農戶”模式,建立利益聯動機制,讓各方共同受益。
“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新拓展了2000余畝茶基地。”司馬光油茶園創辦人陳世法說,“下一步,我們將不斷探索具有信陽特色的油茶產業發展模式,依托產業深度開發,推動油茶園往‘農游一體化’方向發展,實現產業融合增效,讓鄉親們腰包更鼓、生活更幸福。”
△在信陽市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務工農民查看油茶果生長狀況。
“一壺油、一畝茶、一塘魚、一群鴨”,光山縣因地制宜制定方案,推動特色產業全面發展。
光山縣栽種的油茶樹大多五年掛果,但盛果期長達80年。打通產業鏈后,希望之花將在四季常青的油茶樹上綻放,結出幸福的果實。
“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題,是永遠的進行時。” 習近平總書記在光山考察時的鏗鏘話語,激勵著光山縣人民繼續奮斗。光山縣的貧困帽子摘了,但攻堅精神決不放松。
監制丨王姍姍 張鷗
制片人丨興來 吳璇
主編丨寧黎黎
編輯丨張亞楠
記者丨田萌 肖燁
視覺丨楊麗璇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走進河南省光山縣槐店鄉司馬光油茶園,這個巨幅標語映入眼簾。近年來,光山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途徑,找到了一條符合當地特色發展的路子。
初冬時節,走進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放眼望去,薄霧籠罩下的油茶園猶如仙境,一片片油茶園沿著丘陵起伏,滿眼翠綠,潔白的油茶花香飄山野。近年來,當地群眾在油茶園里蹚出了致富路,甚至口口相傳一句話:“一畝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婦又蓋樓。
11月16日,2020年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在光山縣召開。與會人員參觀了光山縣的司馬光油茶園、誠信公司油茶種植基地、藍天公司油茶種植基地、司馬光油茶智慧產業園等地,了解觀摩當地油茶產業發展情況。
題:荒山上種出“綠色銀行”——河南光山油茶產業發展觀察 ” 豬山圈村村民常玲便是陳勇帶動的第一批油茶種植戶,去年一年,常玲流轉了十幾畝土地,栽種了600棵油茶樹。
新華社鄭州10月11日電題:荒山上種出“綠色銀行”——河南光山油茶產業發展觀察 ” 豬山圈村村民常玲便是陳勇帶動的第一批油茶種植戶,去年一年,常玲流轉了十幾畝土地,栽種了600棵油茶樹。
兩年多來,河南工業大學先后組織糧油、設計、電商等各類專業團隊200多人,奔赴光山投身精準扶貧,持續發力推進產品、企業、產業升級。在平行推進的各項扶貧工作中,電子商務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由副校長朱文學任組長,集聚了校內優勢專家、教師資源。
“嘗一嘗我們的蜂蜜,天然純香”、“來看看我們的山茶油,綠色健康”。9月18日,河南機場集團熱鬧非凡,來自光山縣扶貧企業的工作人員正在向集團員工介紹大米、面條、茶油、蜂蜜等扶貧產品,邊說邊把一箱箱扶貧產品發到員工手中。
利用荒山推廣油茶種植,既促進了群眾就近就業,帶動了群眾脫貧致富,又改善了生態環境,一舉多得。謝萬柏 攝 這一年來,光山縣油茶產業飛速發展,司馬光油茶園智慧產業園開建,年產3萬噸山茶油的油茶籽綜合深加工廠正式投產。
要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和快遞業務,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光山縣文殊鄉東岳村,四方景家庭農場黨支部書記楊長太家的稻子喜獲豐收,并給我們訴說著村里這一年的新變化。
要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和快遞業務,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光山縣文殊鄉東岳村,四方景家庭農場黨支部書記楊長太家的稻子喜獲豐收,并給我們訴說著村里這一年的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