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2日11:06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圍繞穩就業納人才,多地正在升級人才政策。《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近段時間,地方在持續加碼保就業的同時,密集出爐高含金量“人才新政”,涵蓋先落戶后就業、提供住房和創業補貼等優惠政策。
人社部部長張紀南日前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應對疫情影響,今年強化了就業政策的供給,主要在穩崗位、擴渠道、提技能、促匹配、兜底線五個方面發力,不少政策的力度都是空前的。他也指出,當前穩就業任務依然艱巨,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尤其是隨著7、8月高校畢業生集中進入市場,重點群體就業將面臨新的壓力。
近日,不少地方加碼保就業,涵蓋加大穩崗返還實施力度、開展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專項行動等。與此同時,穩就業與納人才并進,系統升級人才政策,拿出不少實招大招。
8月10日,山東省濱州市舉行2020年“濱州人才節”新聞發布會。據悉,濱州市出臺了“2020版人才新政”,每年引進至少100名高端專家、1000名碩博士、10000名大學生。對“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博士、碩士、大學生,每月生活補助標準提高50%,分別為7500元、3000元、1500元,暫定連續發放三年。聚焦人才住房難題,籌建一萬套人才公寓,碩博士和大學本科生第一年免費,并且以“現貨”形式供應,今年即可入住。
同日,杭州發布新引進應屆大學生租房補貼政策。對在杭州市無房且未享受公共租賃住房、人才租賃房等住房優惠政策,市、區縣(市)各單位新引進的應屆全日制本科(含)以上大學畢業生發放租房補貼。每戶每年發放一萬元,可發放三年。
江蘇近日提出開辟“綠色通道”,落實稅費減免、富民創業擔保貸款、財政補貼等各項政策,遴選500個省級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每個項目給予10萬元無償資助。江蘇無錫近日提出,本科不超45歲可先落戶后就業,每月發放租房補貼1000萬元;南京則撥款10億元,面向碩博研究生等優秀人才提供10萬個以上“就業見習崗位”。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已有超百城發布了人才政策。地方穩就業、聚人才雙措并舉、相輔相成,既筑牢民生之基,也為產業發展和城市發展儲備力量。不過,人才新政不能一味爭相模仿,要結合當地實際出臺更為務實精準的舉措,既要緩解引才的財政壓力,又要防止本土人才流失。
江蘇普萊醫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育新是無錫江陰市引進的生物制藥領域的尖端人才,是國家一類創新藥“抗菌肽”的研發領軍人物。目前,無錫市擁有人才總量182萬人,形成了包括高技能人才41.4萬人、高層次人才13.8萬人、留學歸國人才1.6萬人在內的人才大軍,其中今年落戶大學畢業生增長354%。
記者從鄭州房管局房地產市場和產權交易管理中心了解到,自“智匯鄭州”人才政策發布以來,從2018年1月至今,該中心已受理青年人才購房補貼6670件,累計補貼金額3.53億元。在此提醒:如有需要上門辦理青年人才首次購房補貼批量件的企事業單位,可撥打電話67889283。
在瞄準重點群體加力穩就業的同時,近段時間,各地紛紛拿出落戶新規、住房補貼等一批高含金量舉措吸引人才。不久,長三角地區多個城市通過放寬落戶學歷、年齡、繳納社保年限等限制,新增先落戶后就業形式,不斷提高人才吸引力。
在瞄準重點群體加力穩就業的同時,近段時間,各地紛紛拿出落戶新規、住房補貼等一批高含金量舉措吸引人才。不久,長三角地區多個城市通過放寬落戶學歷、年齡、繳納社保年限等限制,新增先落戶后就業形式,不斷提高人才吸引力。
在深圳,這種事業單位去編制化管理的探索,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并以政策手段對以往的制度加以銜接,確保人才來到深圳沒有后顧之憂。“深圳有一個特別好的創新做法,就是設立人才研修院,將學術界、創新創業的高層次人才和專業的資本機構納入進來,舉辦研修課程。
人才評價機制方面將有所創新,發揮多元評價主體作用,建立健全分層分類、市場導向、科學精準的高層次人才認定標準。建立完善高層次人才任期評估、管理考核和退出機制,高層次人才一般任期3年,期滿后符合相關規定可繼續享受服務保障。
9月15日,在中原科技城政策發布會現場,公布了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共同印發的《關于在中原科技城建設河南省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的實施意見》,提出六個部分共十六條新舉措、新措施,為中原科技城量身定制特殊政策、特殊機制,旨在把中原科技城建設成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動機、中原地區科技創新的策源地、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區。
9月15日上午,“鄭州中原科技城管理委員會”“河南省(中原科技城)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同時揭牌,標志著中原科技城步入全面建設階段。這是鄭州落實推進黃河戰略、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舊動能轉換和發展方式轉變、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的重要舉措。
新華社鄭州7月14日電題:集體經濟搭臺 人才產業唱戲——河南一個貧困鄉的振興蝶變 以2017年葉縣入選全國第二批集體產權改革試點縣為契機,成立1家鄉級集體經濟總公司、35家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整合涉農資金注入集體經濟組織。
據了解,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批準設立的海口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將以海口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為核心區,以海口國家高新區、江東新區和海南師范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為共建區,形成“1+3”一核三區的國際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整體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