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社會 > 正文

抗美援朝,永遠的豐碑!

2020年08月29日12:21  來源:宣講家網評論李儉

5034

  二、抗美援朝催長中國軍力

  中國出兵朝鮮不久,美國的核訛詐便接踵而來。從美國時任總統杜魯門在1950年11月30日聲稱考慮使用原子彈,到麥克阿瑟威脅要向中國東北投放二三十顆原子彈,繼而在1951年4月派遣攜帶了核彈頭的B-29轟炸機進駐沖繩,還有艾森豪威爾通過印度對中國進行嚴重的核威脅警告,等等。在一次又一次地破解了這種威脅的同時,中國有了更深層次的考慮,即要完全消除核訛詐,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核武器。美國著名的軍事歷史學家約翰·托蘭說得也頗為中肯:“杜魯門的原子彈威脅非但沒有引起毛澤東的擔憂,反被他當成了有用的工具?!?strong>抗美援朝告訴我們中國人,必須擁有以原子彈為其組成部分的核威懾力量,必須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這促使中國下了最大的決心,一定要以舉國之力研制出原子彈,用核威懾護衛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不受訛詐。

  1952年,朝鮮戰爭還在進行,中國最高領導層開始籌劃原子彈研制。此后原子彈研制一直是中央最高層議事日程中的大事。在此期間,周恩來明確提出了“先抓原子彈”的戰略思想。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元帥說:就是當了褲子也要搞原子彈。毛澤東聯系到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阻撓解放臺灣,又阻撓中國在聯合國席位的恢復,認為美國怕蘇聯,因為蘇聯強,美國不怕中國,因為中國弱。1956年9月30日會見外賓時,他風趣地說:“人家看我們不起,而且他們手里還有一個大東西,叫做原子彈。我們連一個小的都沒有”。

  抗美援朝使得中國共產黨人更為清醒,一定要提升國防實力,一定要搞原子彈。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周光召、朱光亞、王淦昌、孫家棟、郭永懷、王大珩等一批“兩彈一星”元勛們,隱姓埋名、無私奉獻,終年奮戰在人跡罕至的大漠研發第一線。終于在1964年成功發射第一顆原子彈。從英國歸來的王大珩說:“100多年來外虜侵略的歷史,在中國人的心中結下了太深的國防情結,過去那個有國無防的中國給中國人留下了太多的痛苦回憶。執政后的中國共產黨人深深懂得,若不想叫那樣的歷史重演,就不能只打造自家的圍欄,而必須掌握具有威懾力的戰略武器,并且越早越好,因為沒有人會等你填飽肚子后再來打你?!比藗兤毡檎J為,如果20世紀60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

  正是抗美援朝,使得中國重視原子彈的研發,正是抗美援朝催長了中國軍力。此后,我國一直做著不懈努力,在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一流國防道路上向前邁進,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更是所向披靡。“撼山易,撼解放軍難”,戰無不勝的人民解放軍不懼任何來犯之敵。美國膽敢冒犯,膽敢觸犯我國核心利益的底線,勢必像當年朝鮮戰場一樣的慘敗。

  三、經歷了抗美援朝成就中國道路

  一個國家仰人鼻息是沒有前途的,一個民族聽命于人是沒有出路的。要發展、要前進,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走自己的道路。而這,首先離不開政治獨立、經濟獨立和保衛國家的軍事能力這三個基本條件。建國后,盡快完善這三個基本條件,是新中國政府的當務之急。

  今天,當我們談論抗美援朝的重大意義時,如果放到中國道路的視角下思考,有兩點是絕不能小視的。一是自1840年以來,中國人第一次敢于御敵人于國門之外。這與日本侵華之初蔣介石政權一味忍讓,放棄東北,不準抵抗,簡直有天壤之別。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內外很多人又把功勞記在蘇聯的出兵和美國的原子彈上。朝鮮戰爭爆發了,蘇聯不想出兵,美國手握原子彈,但是站起來的中國就是敢于硬碰硬,“向西方(在一定程度上也向蘇聯)證明中國是一支不可忽視的軍事力量,為了保護國家它將不惜使用武力”。二是中國毅然出兵使斯大林對華援助也開始積極行動起來。這對于剛剛接下舊中國爛攤子的中國共產黨,無異于雪中送炭。

  不幸的是,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7月27日朝鮮停戰協議簽訂。赫魯曉夫上臺后,由于多種因素使然,他比較好地落實了1950年毛澤東、周恩來和斯大林那次會談的成果,例如終結了《雅爾塔協定》中涉及中國的遺留問題,對中國的援助量更大、面更寬。然而,隨著自己地位的鞏固,他又企圖對中國共產黨指手畫腳。高瞻遠矚的毛澤東主席無時無刻不在維護國家的獨立與自主,高度警惕外來勢力染指中國領土的企圖。中蘇裂縫的不斷擴大,最后導致1960年初完全破裂。和赫魯曉夫蘇聯分道揚鑣,九評蘇共中央公開信就是明證。可以說這是毛澤東主席決定繼續走自己的道路的又一個重大戰略決策。如果那時一切都按照蘇聯的指揮棒去做,聽命于它,其后果無非是中國充其量成為蘇聯在亞洲最大的衛星國。中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最后都會受到斷崖式的崩塌以致復興無望,走投無路。

  因此,從源頭上說,抗美援朝對新中國盡快完善政治獨立、經濟獨立和保衛國家的軍事能力這三個基本條件,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一句話,對于走自己的道路,奠定了極為可靠的基礎。

  正是走自己的道路,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有改革開放,才有今天的歷史性成就與歷史性變革。中國的發展,中國的輝煌,中國的崛起,絕非是外人恩賜的。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摩擦,竟然說:中國的崛起是美國幫助的,中國人過上好日子,是美國人的功勞,這種局面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天下竟有如此不自量力之國,竟有如此狂妄自大之國,這真真為世界史留下天大的笑話!

  抗美援朝,永遠的豐碑!發揚抗美援朝精神,同心同德、同心敵愾,學習華為,自力更生,發憤圖強,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堅決打好打勝美國發起的對華貿易摩擦,如此,我們充滿完勝的信心!抗美援朝的歷史永遠不會被忘記,當年我們的前輩浴血奮戰,不怕犧牲,戰勝了美帝國主義。全國人民餓著肚子支援抗美援朝前線。中國人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現今的和平發展來之不易?。?/strong>

文章關鍵詞:抗美援朝 1950年 永遠的豐碑 支那 英雄兒女 聯合國軍 責編:林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遇見你丨“只要我能走得動,我將一直找下去……”

    在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有一位名叫楊寧的志愿者,從2007年開始,他義務幫助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尋找親人和家屬。   13年來,楊寧的足跡遍布全國8個省份,去過大大小小烈士陵園200余處、村屯180余個,為400多位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烈士找到了親屬。

  • 抗美援朝志愿軍吃什么?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日子里,人們除了為志愿軍的英勇頑強而感動外,也關心志愿軍官兵吃什么。從1952年起,國內一些食品加工廠還研制生產了罐頭食品,供給在朝鮮前線的志愿軍食用。

  • 【地評線】映象網評:賡續抗美援朝精神,續寫新的發展奇跡

    7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高呼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軍隊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從而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奮進新時代,黨員干部要用實際行動弘揚傳承抗美援朝精神,續寫新的發展奇跡。

  • 【地評線】映象網評:追夢“十四五”,努力創造新成績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彈指一揮間,但對于中國人民和朝鮮人民來講,是永遠難以忘懷的歷史。

  • 【追尋先烈足跡】七十年來硝煙散,紅色基因世代傳

    “2020年7月2日,國家給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頒發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80多天的守備戰終于結束了,我們趕跑了敵人守住了陣地,但是那九死一生的時刻,我這輩子都不能忘懷。無數英烈前赴后繼,他們用鮮血澆灌理想,用生命捍衛信仰,為中國構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豐碑。

  • 中國退役軍人 | 紀念抗美援朝特別節目《歸來》第六集:《傳承》

    李雨村:“開了大會,給我們學校第一批參加抗美援朝的30個學生,披紅戴花,然后把大學的畢業證書都給我們印好了,算提前畢業。李雨村:“高臺山戰役打了四天四夜,連續進攻了七次,結果我們把土耳其旅消滅了,美軍三師逃跑了,漢江的防線突破了。

  • 抗美援朝戰場上,有這樣一群特殊的戰士

    戰地新聞工作者。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有7人血灑疆場。穿越時空、代代流傳。承載了多少忠誠無悔與英勇無畏。銘記閃耀在中國新聞史上的名字。▼  原標題:《 抗美援朝戰場上,有這樣一群特殊的戰士》

  • “祝你們繼續勝利!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三十八軍萬歲!”

    今天,我們一起走近38軍和八勇士可歌可泣、令人動容的英勇事跡。觀眾 葉治洲:38軍“萬歲軍”是我們軍中的一個模范的代表,他們就是打仗的時候敢于犧牲,作戰的過程中非常勇猛。

  • 正義必勝

    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與強權、公理與霸凌、進步與倒退的激烈碰撞和對決,是中華民族反抗侵略與霸權的正義之戰。中國共產黨人得出了結論:對待侵略者,就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應當參戰,必須參戰”。

  • 決定抗美援朝戰爭是打還是停的一仗,志愿軍炮兵發揮了巨大作用

    金城戰役歷時15天,志愿軍第20兵團及第9兵團第24軍突破南朝鮮軍4個師防守的正面寬達25公里的堅固陣地,向南擴展陣地160多平方公里,拉直了金城以南地區戰線,重創南朝鮮軍4個師,有力地促進了朝鮮停戰的實現。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