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3日19:58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明天(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回首往昔,中國人民歷經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以付出超過3500萬人傷亡的沉重代價,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獲勝作出了巨大貢獻。鑒往知來,經歷戰爭傷痛的人類再也不愿重蹈覆轍,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潮流。
然而,令人不安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當下,一些美國政客逆流而動,公然叫囂“新冷戰”,鼓吹分裂對抗,站到了歷史錯誤的一邊。此時,重溫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啟示,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上世紀30年代,日德等法西斯國家悍然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堪稱人類歷史上一場無比慘痛的浩劫。當時,燃遍亞洲、歐洲、非洲等地的戰火累計造成全球超過1億人傷亡,導致人類文明陷入“至暗時刻”。在那場關乎世界前途命運的較量中,中國與蘇聯、美國、英國等同盟國一道,在東西線戰場攜手抗敵,最終打敗法西斯主義,捍衛了世界的和平、正義和公理。二戰結束后,以聯合國為代表的現代國際關系新秩序應運而生,給世界格局帶來了深遠影響。
正如很多觀察人士所指出,面對當時法西斯力量的瘋狂進攻,同盟國陣營之所以取得最終勝利,最關鍵的一點在于秉持了團結合作的國際主義精神。無論是西方世界熟知的諾曼底登陸事件,還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駝峰航線”、美國援華“飛虎隊”,都是最好不過的例證。面對生死存亡的考驗,同盟國摒棄了意識形態、政治制度、歷史文化等差異,構筑起基于共同利益的鋼鐵長城,使得正義力量最終戰勝“邪惡軸心”。
歷史不會簡單重演,但往往有相似之處。75年后的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各國帶來意想不到的嚴重沖擊,以至于不少西方媒體將國際社會當下的困局形容為“二戰后最嚴峻的危機時刻”。如何渡過危機?人們有必要從歷史中尋找答案。正如美國密歇根中國創新中心顧問湯姆·沃特金斯日前接受采訪時所說,面對新冠病毒這一人類共同敵人,國際社會應像反法西斯戰爭時期那樣,結束爭吵和指責,共同應對這場危機及其導致的破壞性影響。
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當年二戰同盟國之一的美國,如今主宰政壇的一些政客似乎患上了歷史“失憶癥”,國務卿蓬佩奧等人的所作所為,已然背叛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留下的歷史遺產。他們執迷不悟犯下的兩大錯誤,遭到國際社會普遍譴責。
首先,蓬佩奧之流背棄了團結合作這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堪稱百年一遇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人類要盡快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除了精誠合作別無選擇。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最高領導人多次強調,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的最有力武器。聯合國、世衛組織等多邊機構負責人以及主要西方國家領導人也多次警告某些美國政客不要將疫情政治化,強調國際社會必須團結一致、共克時艱。
然而,這些理性建議始終喚不醒那些裝睡的美國政客。為了轉嫁抗疫不力的危機,他們不擇手段。從污名化攻擊別國,到單方面限制他國人員入境,再到爭奪疫苗研發和使用的主導權,蓬佩奧等美國政客將單邊主義與利己主義演繹得登峰造極,給全球團結抗疫制造了巨大障礙。
其次,蓬佩奧之流置國際社會渴望和平發展的訴求于不顧,炮制“中國威脅”的謊言,挑動意識形態對抗,叫囂對中國發動“新冷戰”,嚴重違背了時代發展潮流。75年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和平發展符合絕大多數國家的共同期待。正如《聯合國憲章》開篇所言:“我們聯合國各國人民決心使后代免除戰爭的浩劫”。二戰后建立的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多邊規則,則順應了國際關系民主化之需。
然而,作為二戰后國際秩序的主要設計者,美國的一些政客卻戒不掉骨子里的霸權主義毒癮,將國際規則視為“合則用、不合則棄”的工具,不斷“退群”毀約,公然挑戰多邊主義、國際道義和人類共同利益。更有甚者,隨著美國大選臨近,白宮政客為了擺脫內憂外患,極力制造反華事端,妄圖挑撥中國與世界的對立。如果任由這些人出于政治私利肆意妄為,那么受損的不僅是中美兩國根本利益,全球的和平、穩定和發展也將陷入空前危險的境地。對此,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杰弗里·薩克斯批評說,在當前新冠疫情肆虐的動蕩時期,美國一些人妄圖挑起與中國的冷戰是一個“可怕的錯誤”,將威脅全球安全。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美之間的分歧或者矛盾,說到底,是堅持多邊主義還是單邊主義,倡導合作共贏還是零和博弈。美國政客將一己之私凌駕于國際社會共同利益之上,唯恐天下不亂,公然挑動對抗和沖突,毫無疑問是對歷史的背叛,必將遭到歷史的懲罰。
而對世界來說,不讓歷史悲劇重演是各方共同責任。站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的重要節點,各國唯有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積極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共同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才是以史為鑒,不負過往。(國際銳評評論員)
(編輯 陳越綺)
在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嫦娥五號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采樣后,于昨天(12月6日)凌晨實現上升器與軌道器組合體成功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容器已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繼10月強勁上漲之后,11月中國外貿復蘇勢頭更勁。 外貿持續復蘇、工業加速恢復、消費市場回暖、就業等基本民生有保障……中國經濟復蘇的信號越來越清晰,節奏正在明顯加快。
“中國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化妝品市場,我們持續開發中國市場的經營戰略不會改變。11月6日,觀眾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消費品展區的愛茉莉太平洋集團展臺觀看彩妝教學演示。
習近平:我們將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分工,更加有效地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這段話出自2020年11月19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的主旨演講。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中國也早已同世界經濟和國際體系深度融合。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2020年會議近日召開。以“中國力量”激蕩開放合作旋律,各國精誠合作、砥礪前行,共商共建、共享共贏,必將讓后疫情時代的世界如鳳凰涅槃、煥發新生。
新華社華盛頓12月3日電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3日在華盛頓舉行的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會上表示,沒有健康穩定的中美關系,“后疫情世界”不會穩定,全球治理也不會有效。確保中美關系保持在一個正確的軌道上,就必須摒棄過時的思維,站到歷史正確的一邊。
美國社會不缺乏反思,但總是缺乏抑制種族主義的切實行動。美國社會金字塔底層人民都知道,《獨立宣言》所明確的“人人生而平等”與他們無關 “種族主義是美國主要且持久的特征。
近日,據《今日俄羅斯》報道“布雷頓報告”引發了澳大利亞各界和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布雷頓報告”是一份關于澳大利亞國防軍在2005年至2016年阿富汗戰爭期間犯下的戰爭罪行的報告。
在今天(3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我注意到昨天中方發布了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將出席新冠肺炎疫情問題特別聯大的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深刻影響人類社會發展。
《建議》內容不僅充分順應中國人民期待,也積極適應國際環境現實,為同樣面臨發展挑戰的世界各國提供了參考。在國際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的背景下,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召開和取得的成果充分體現出中國共產黨的遠見卓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