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9日14:47 來源:宣講家網
日前,教育部、中組部、中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7個方面舉措,以努力造就一支熱愛鄉村、數量充足、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鄉村教師隊伍為導向,確保《意見》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取得成效。
厚植“鄉村振興+立德樹人”教育情懷,要做改革攻堅的“急先鋒”。實現鄉村振興,核心在人才振興。鄉村教師隊伍作為教育體制改革的“急先鋒”,首先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將鄉村振興和鄉村教育現代化結合起來統籌推進。一方面,要明確各環節責任主體,落實聯席會議制度,精準對接鄉村教育需求,最大化教師職業發展力、職業供給力、職業保障力,以“首席”教學崗位計劃為常態科學指引,發揮“帶頭人”培養示范優勢,接續推進全面脫貧、義務教育、鄉村治理等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另一方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扎根鄉村一線,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從現在抓起。同時,要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教育目標,弘揚主旋律,扣好“第一粒扣子”,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力求全景式“造形”、全方位“鑄魂”、全過程育人,鍛造師德師風正、情懷深、視野廣、思維新、行動實的鄉村教師隊伍。
打造“雙向固本+創新助推”教育模式,要做多向領跑的“生力軍”。創新教師教育模式有利于激發奉獻鄉村的內生動力,拓展多元共建、多向發展空間。要以黨建為引領,牢牢穩固“定向+委培”模式,暢通崗位供需、輪崗機制“雙向流動”,探索構建招聘、支教、師資培養、定期交流、政府購買服務等于一體的教育供給“大格局”,統籌配置跨地域、跨學校、跨學科、跨學段的鄉村人才“智庫”,促進優秀人才向鄉村有效流動。要立足鄉村,大膽探索鄉村教師教職工編制“周轉池”制度,吸引高端人才、骨干教師、畢業大學生等創業主體到鄉村從教支教,在師資隊伍“引、育、用、管”多方面齊發力、強動能。與此同時,要發揮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一體化構建公共資源教育平臺,完善信息技術在課程設置、硬件建設、教學方法、評價考核等方面運用,讓教育教學資源更加緊密融合、更加開放共享、更加均衡普惠。
健全“政策兜底+生活服務”教育保障,要做全面貫徹的“多面手”。住房、醫療、救助等職業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領域的專業保障,構成了教育保障的基本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教師是辦好鄉村教育的關鍵,要在政策和待遇上給他們更多傾斜”。要以鄉村教師隊伍數量基本充足、質量明顯提升、結構顯著優化、地位大幅提升為3-5年內基本目標,暢通職稱評聘、晉升發展、成長成才、建功立業渠道,著力解決鄉村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老大難”問題,保障配套措施和資源更可持續、更加公平高質量。要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健全艱苦邊遠程度差別化的保障政策,充分釋放紅利,讓經費、編制、待遇等保障貫穿全面實施的“每一公里”,也讓物質激勵和精神文明建設加快鄉村教師成才步伐。要樹立扎根一線、矢志奉獻的先進典型,廣泛宣傳宣講其教學案例和經驗信息,推動教育培訓更加多元、廣泛、深入。
完善“精準執紀+嚴實體系”教育監督,要做規范運行的“干凈人”。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必須要把“兩個維護”落實到行動上,將加強教育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要在教育資金“專款專用”、薪酬制度改革、專項計劃提升工程等領域加強督導檢查,形成科學運行、規范高效的教學質量評價考核體系,為能育才、育好才、甘于投身到鄉村一線的師資力量撐腰鼓勁、提振士氣,依法依規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做好監管機制、約束機制、精準問效的“后半篇文章”。要堅持頂層設計與廣開門路相統一,著力發現群眾反映集中、反映強烈的問題線索,從嚴從實發揮好信訪舉報、督查巡察、廉潔監督等平臺作用,把監督執紀問責工作與師風師德問題專項治理同部署、同推進,確保嚴肅慎重精準規范問責。要進一步規范隊伍管理,保障鄉村教師合法權益,探索物質獎勵、榮譽表彰更加制度化、透明化、民主化的有效路徑,通過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不斷提升鄉村教師隊伍的政治素質、實戰能力、業務水平和整體形象。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教育情懷、教育模式、教育保障、教育監督方面精準對接、齊向發力,為鄉村教育“+”速度,加出效率、加出水平、加出風采,不斷提升廣大鄉村教師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來源:宣講家網)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我省105名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受到表彰。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每5年舉行一次,是黨中央、國務院對廣大勞動者的最高褒獎。
值此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際,央廣網特別推出系列報道《遠山的回響》,譜寫新時代的山鄉巨變,揭開獻禮建黨一百周年的序幕。如今,人們欣喜地發現:伴隨著貧困地區“舊貌換新顏”的,不但是基礎設施、鄉村面貌,還有最漂亮的鄉村校舍、朝氣蓬勃的師生,以及無數個“譚梓涵”充滿自信、猶在耳畔的朗朗讀書聲。
兩年過去了,河南省封丘縣大辛莊小學特崗教師任明杰看到了新的教學樓建成…… 又到9月,老師們又將開啟一個繁忙而充實的新學年。以心血灌溉學生的夢想,盡全力鑄就青春的芳華,教師們的熱愛與堅守,將更好撐起鄉村教育的藍天,讓鄉村孩子的未來熠熠生輝。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部分作了增補,體現了公平與質量兼顧的理念和政策導向。”6月11日,全國人大代表、周口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許灣鄉李靈希望小學校長李靈在校例會上,向全校教師員工宣講全國兩會精神。
感動中國人物,80后鄉村教師全國人大代表在“開學第一課”上,李靈給孩子們講述了戰“疫”的故事。
今天,9月10日,馬云55歲的生日,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也是馬云卸任的日子。在近一年內,馬云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身份出面次數明顯減少,企業運作的大任已逐步交托于張勇。
近來,和教師相關的話題頗多,多半集中于城市,集中于所謂主流人群聚焦的所在。他們所傳遞的力量,他們為貧困舉起的文明燈火,才能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才能讓鄉村和城市相攜走進現代中國。掌握著“全民族的命運”的鄉村教師,是一盞盞充滿希望的燈火,燭照鄉土文明的傳承。
新學期,同學們驚奇地發現,原先的水泥運動場地鋪上了塑膠跑道,孩子們有了自己的足球場、籃球場,還有了嶄新的宿舍和多功能活動室。
2019年3月21日下午,鄭州實驗外國語中學的小志愿者們來到二七區侯寨鄉郭小寨小學,為這里的孩子們帶來了新書包、課外書籍等學習物品,并利用午休時間“一對一”為小同學們補習功課,讓他們感受到大哥哥、大姐姐們的關愛。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三場“代表通道”集中采訪活動于3月15日8:00—8:45(大會閉幕會前)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舉行,邀請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接受采訪。我希望,有更多的優秀青年投入到鄉村教育,和我們一起助力鄉村孩子,努力奔跑,放飛夢想,助力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