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提升品質打造品牌 地理標志助力精準扶貧

2020年09月13日16:23  來源:新華網

5034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記者張泉)“桑植白茶”“炎陵黃桃”“張家界菊花芯柚”……這些既是地方特產,也是受保護的地標產品。記者日前隨國家知識產權局調研了解到,地理標志的保護運用,有力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和農戶增收,在脫貧攻堅中起到重要作用。

  莓茶是生長于武陵山脈、以張家界為核心生長區域的小葉種顯齒蛇葡萄植物,由于口感甘甜可當茶飲,當地山民世代飲用。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市場規模有限、無統一工藝標準,莓茶無法形成品牌效應和產業規模,難以成為農戶增收的穩定來源。

  近年來,張家界永定區著力打造“張家界莓茶”品牌,制定了種植技術規程和初加工技術規程,并已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有力提升了莓茶的市場影響力。

  目前,永定區莓茶加工產品注冊商標達23個,莓茶產業近兩年已帶動7000多戶農戶脫貧,實現近萬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人均增收約4000元。

  湖南省桑植縣則以白茶產業作為脫貧攻堅重要抓手,全力打造“桑植白茶”品牌,并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通過“統一包裝,統一標準,統一價格,統一核算”,各企業“共同銷售”,同時對質量安全嚴防死守,壯大“桑植白茶”產業。

  目前,“桑植白茶”已發展成為桑植茶葉經濟的核心產業,現已培育出12家龍頭企業,2019年年產“桑植白茶”1700噸,年產值達2.8億元。桑植縣現有茶園面積7.9萬畝,全縣茶產業從業人員7.45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200戶3.5萬人。

  地理標志是保護特定地區產品的特性、聲譽和其他特征的重要知識產權,對于提高產品附加值和農民收入、保障消費者權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具有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6月底,我國累計批準地理標志產品2385個,核準專用標志使用企業8811家,累計注冊地理標志商標5682件。

文章關鍵詞:地理標志產品 白茶 桑植白茶 于武陵 張家界 增收 農戶 打造品牌 助力 茶葉經濟 責編:王江龍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云南屏邊:特色資源變致富產業

    目前,屏邊全縣已累計發展以荔枝、獼猴桃、枇杷為主的水果種植39.2萬畝,發展以杉木、榿木為主的用材林105萬畝,發展以草果、砂仁為主的林下中藥材31萬畝。屏邊縣縣長李雄文告訴記者,屏邊縣將苗繡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大力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苗繡產業。

  • 我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邁進

    “當前,我國已經實現了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的全方位、立體化保護,基本建立起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門類較為齊全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介紹,根據他們的研究報告,2010年至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由100提升至279.2,中國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等“全鏈條”發展水平大幅提升。

  • 助力精準扶貧 地理標志特色產業增強“造血功能”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累計批準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385個,累計注冊地理標志商標5935件,核準專用標志使用企業9224家,建設24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涵蓋所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以及“三區三州”。

  • 為民服務就應該“靠前一步”

    11月18日的《人民日報》“一線行走”欄目刊發了一篇文章,今年3月,浙江金華婺城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李良才到箬陽鄉例行走訪發現,鄉里的茶企和茶農一個個眉頭緊蹙,似乎遇到了什么困難。

  • 鄭州大劇院正式“揚帆起航”不少市民前去“打卡”

    昨日下午,不少市民帶著孩子走進CCD,“打卡”全新網紅地——鄭州大劇院,在這座美麗的“黃河帆影、藝術之舟”建筑前合影留念。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