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0日12:09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鹿舍內的梅花鹿。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宋雅靜/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長春9月19日訊(記者宋雅靜)吉林鹿鄉鎮,下轄18個村,總人口5萬余人,卻有90%的人從事鹿產業。小鎮的生命,早已和鹿密不可分,小鎮的幸福生活也由鹿而起。
“幸福東北”網絡主題活動一行的記者們在鹿鄉鎮博文鹿業內,體驗了一把與小鹿親密接觸的驚喜。三五成群的梅花鹿悠然地吃著飼料在陰涼處安靜進食,溫馴可愛的模樣十分討人喜歡。看著圈舍里毛色鮮亮、活蹦亂跳的梅花鹿,大家樂得合不攏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鹿舍內采訪了養殖工,64歲的楊玉山帶著純樸的鄉音,撫摸著溫馴的小鹿說:“現在我們鹿鄉鎮養殖梅花鹿,發展梅花鹿產業,政府和老板帶領我們發家致富,我們經濟條件比過去好了,特別開心”。
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產業化發展、國際化對接,建于2006年的長春市雙陽區博文鹿業良種繁育有限公司如今建成梅花鹿場區4個,總存欄3000頭,年產鹿茸3噸以上,鹿酒年生產能力達到300噸,截至2019年年末銷售收入達到5000萬元,實現利稅總額660萬元,并且輻射帶動當地及周邊500余戶農民發展梅花鹿產業。
據了解,鹿鄉鎮共有經銷店鋪821家,直播帶貨、創意創客、電商銷售等新業態新模式成為交易新常態,“星星之火”已經連接成片,正以燎原之勢成為鹿鄉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近年來,鹿鄉鎮積極搶占鄉村振興的頭班車,充分放大梅花鹿產業優勢,注重產業融合、文化融入、治理融通,全力打造中國梅花鹿特色小鎮、中國梅花鹿產業發展引領區,鹿鄉已逐步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連接帶、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和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鹿舍內的梅花鹿。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宋雅靜/攝
梅花鹿良種擴繁工藝流程圖。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宋雅靜/攝
在鹿舍內采訪64歲養殖工楊玉山。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宋雅靜/攝
鹿鄉鎮。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宋雅靜/攝
鹿舍內的梅花鹿。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宋雅靜/攝
點擊進入專題>>>>
近年來,雙陽區積極搶占鄉村振興的頭班車,充分放大梅花鹿產業優勢,注重產業融合、文化融入、治理融通,今年,中國雙陽梅花鹿博物館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王海躍 攝 中國雙陽梅花鹿博物館。
9月18日,“幸福東北”網絡主題活動吉林媒體采訪團一行來到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解鎖這里的居民如何與梅花鹿結緣,走出“因鹿致富”的幸福之路。
圖為興安盟王金鋼梅花鹿養殖合作社的梅花鹿群。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吐列毛杜鎮和日木嘎查,有一位“80后”小伙兒,通過養殖梅花鹿、種植地道藥材,生財有“鹿”,帶領1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建檔立卡貧困戶陳六斤就是王金鋼梅花鹿養殖合作社入股分紅的受益者。
新華網發(高山岳 攝) 大象將塵土噴在身上。白鷺躲在陰涼處。河馬把身子藏在水里。猴子躲在石坎下。老虎在陰涼處納涼。梅花鹿在草庵下躲避陽光。鴕鳥躲在樹蔭下。
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石嶺鎮哈福村高桂英代表家的大院里,整齊的鹿舍最顯眼,30多頭梅花鹿成為小院的一道風景。在高桂英的示范下,目前,哈福村全村共有存欄梅花鹿3000余頭,養鹿合作社已吸引了50余戶農民。高桂英和村里的干部謀劃,未來再搞起農家樂、大棚采摘、鹿肉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