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1日09:23 來源:澎湃新聞
西安地鐵官微在9月18日上午發布的微博內容截圖9月19日下午,西安地鐵官方回應這兩天備受關注的“創可貼”事件。
事情經過很簡單。9月17日有位女乘客因為新鞋把腳磨破了皮,進站后詢問工作人員是否有創可貼。隨后工作人員開始“加戲”,找來了拿藥箱的“領導”(官方回應稱是車站值班員),將創可貼交給乘客的同時拍了照片,并篡改了細節,把乘客詢問描述成工作人員主動發現、主動關心,并以“遇見最美西安”為標簽,在官微上進行了宣傳。
不曾想,這個用力過猛的宣傳引起女乘客不滿,她講述的實情經過在網絡曝光后,引起了輿論對地鐵方面的非議。西安地鐵官方發布的情況說明,確認了女乘客所說屬實,同時向乘客和公眾道歉。
應該說,地鐵方面能給乘客提供創可貼服務,本來是一件好事,實實在在提供這樣看似微小其實貼心的服務,時間久了,自然有機會被更多人知道和認可。可是當地鐵官方不滿足于“默默無聞”的奉獻,而希望用力過猛地自我宣傳時,就成了把好事做壞的典型。
這反映的是西安地鐵方面落伍的宣傳思維和套路。也許在他們看來,在基本事實的基礎上稍微美化一點無傷大雅,殊不知,在民眾看來這正是令人反感的形式主義。歪曲事實的美化,不會增加服務的含金量,弄虛作假反而會削弱公共服務應有的真誠。為乘客著想和自我標榜之間,就是一線之隔。
在這個自媒體時代,公共部門只要誠意提供好服務,有的是機會被人們發現和傳播,完全不需要這樣用力過猛的自我宣傳。比如前段時間,北京地鐵里有女乘客遭遇咸豬手,民警及時出現抓色狼。當事女乘客把事發經過講出來后,很快上了熱搜。這種網民發自內心的點贊轉發,比公共部門自我宣傳,效果好上萬倍。
這說明一個很簡單的道理,行勝于言。公共部門該重視的是把好事做踏實,而不是通過宣傳手段來給自己“錦上添花”,這種虛假宣傳在自媒體時代太容易被揭穿,從而被反噬。
但愿西安地鐵能夠吸取教訓,這絕不是公眾挑剔,而是公共服務部門該有的覺悟。而且說到底,公共部門做好服務也是本分,不是踏踏實實做事,做了好事自然會留下口碑,刻意地加戲,只會適得其反。
近兩年,醫美面膜、“械字號面膜”走紅網絡。據悉,標注了“械字號”的醫美面膜或只是醫用敷料的一種。而標注“妝字號”的醫美面膜實則不能對外宣稱是醫學護膚品,只是按照化妝品管理的面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