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1日20:29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9月20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明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10年的禁捕。農業農村部近日通報,目前,長江禁捕退捕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
根據中央部署,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10年的禁捕。截至今年7月底,通過逐船逐人登記造冊,農業農村部最終核定沿江10省、市退捕漁船11萬多艘、漁民23萬多人,摸清了退捕漁船、漁民底數。農業農村部長江辦政策規劃處處長衣艷榮介紹:“截至9月上旬,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退捕漁船回收處置率達到了95%,應該說年底前完成全面回收處置能夠確保。”
目前,退捕漁民的安置保障工作也正有序推進。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三里鄉愛國村村民張慶龍此前以在鄱陽湖打魚為生。退捕上岸后,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張慶龍轉產從事黃鱔養殖產業。張慶龍說:“村委會會請專家到我們現場去指導,村干部會帶著我們一起搞銷路,像這樣我們就不擔心賣,做起來也比較有信心。”
發揮退捕漁民水產捕撈等技術專長,大力發展涉魚產業是各方解決上岸漁民就業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目前相關部門正加快推動船網回收處置、補償資金發放、漁民轉產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落實。韓長賦介紹:“有條件的地區抓緊出臺參照被征地農民標準把退捕漁民納入社會保障的具體政策措施。拓展漁民就地就近轉產轉業空間,實施免費職業技能培訓,確保每個退捕漁民家庭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有相對固定收入。”
據了解,目前各地配套資金比6月底增加了30.55億元,退捕漁民已落實社保和轉產就業比例分別為60%和50%。與此同時,經過公安、漁政和市場監管部門持續開展專項整治,非法捕撈也得到初步遏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根據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中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宣講提綱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理論教育講師團精心策劃、制作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系列微動漫,共20篇。
鄉村建設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重點話題。鄉村建設行動即是順應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這種內在要求,促進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改善鄉風鄉貌的重要舉措。在加強縣域城鎮建設的同時,要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縮小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差距。
兩個“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放在一起,更凸顯了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調查體系的意義。當前,我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據悉,《指導意見》還提出,到2023年,實現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監管格局基本建成;實現“一張清單管制度”“一個平臺管發放”,補貼政策的科學性和資金績效明顯提高。鼓勵在全省范圍內推行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發放補貼資金。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昨天(2日)發布,鄉村治理試點啟動一年來,取得階段性成效。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央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作出了全面部署,各級有關部門完善了鄉村治理制度安排。
農業農村部昨天(11月30日)發布,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首批30個整縣推進試點任務基本完成。近年來,農民合作社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面臨規范不夠、質量不高、指導服務薄弱等問題。
昨天(11月30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市閉幕,交易金額達418億元,比去年增長9.8%。本屆農交會舉行了多場直播帶貨活動,吸引線下、線上觀眾超5000萬人次,帶貨銷售過億元。
為鞏固和擴大長江禁捕退捕成效,加強長江口水域禁捕管理,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決定擴延長江口禁捕范圍,設立長江口禁捕管理區。長江口禁捕管理區范圍為東經122°15′、北緯31°41′36″、北緯30°54′形成的框型區線,向西以水陸交界線為界。
展會期間,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水平達36.0%,較上年提升3個百分點,農業生產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部今年啟動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改善農產品品質。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淡水漁業的搖籃、魚類基因的天然寶庫。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強調,要切實抓好中華鱘等珍稀物種搶救保護,加力推進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爭取早日重現長江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麗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