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6日17:04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近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層論壇(2020)暨第十二屆“黃河學高層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河南開封舉行。本次論壇由河南大學、中國地理學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文物局主辦,中國歷史研究院—河南大學黃河文化研究院(籌)、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黃河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承辦。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等相關單位的近200位代表現場與會,3萬余人通過網絡直播在線參加了本次論壇。
23日上午,河南省政協副主席張震宇、黃河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李文學、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迎偉、河南省文物局局長田凱、河南大學校長宋純鵬、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國友、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院長王道席等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上,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報告》。報告顯示:黃河流域省域高質量綜合發展指數整體呈東高西低格局,山東最高,陜西、河南次之,寧夏、陜西和內蒙古居中,甘肅、青海最低;各省在經濟、社會、生態維度上高質量指數排名差異較大,山東在經濟維度水平最高,內蒙古在社會維度上表現更優,陜西在生態維度上居黃河流域首位。地市層面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數顯示,黃河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東高西低的空間格局特征更為顯著,國家中心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數居引領地位,且在空間上呈趨同趨勢;指數位居前十名的城市依次為青島、鄭州、西安、威海、煙臺、濟南、東營、鄂爾多斯、日照、淄博,西部地區多數城市經濟高質量指數相對較低,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當日下午,與會者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與‘十四五’規劃”主題,分別從“‘十四五’時期‘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十四五’黃河重大科技問題與‘黃河國家實驗室’培育建設”“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與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黃河流域協同治理與水資源利用”“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黃河變遷與黃河考古”七個角度交流研討。本次論壇還設置了“‘十四五規劃’、黃河重大科技問題與國家黃河戰略”“夏文化研究的方法與路徑”“黃河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三個平行圓桌論壇,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ü饷魅請笕襟w記者張勝)
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最早只是遷徙途經山東東營,2003年開始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筑巢繁殖,至今累計繁殖達1954只。據東營市觀鳥協會調查,2017年有36對東方白鸛在自然保護區以外筑巢繁殖,2019年繁殖種群達到57對,2020年東方白鸛已在城區周圍筑巢繁殖。
孫守剛、李亞、甘榮坤、孔昌生、穆為民、徐立毅、徐元鴻、趙素萍、王保存、張維寧、喬新江、戴柏華、王新偉、劉玉江、王戰營、錢國玉、龔立群、高體健、謝玉安、顧雪飛、岳中明、習曉軍等在鄭州或當地參加了植樹活動。
12月6日,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尹弘、省政協主席劉偉等省領導在鄭州市與干部群眾一起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孫守剛、李亞、甘榮坤、孔昌生、穆為民、徐立毅、徐元鴻、趙素萍、王保存、張維寧、喬新江、戴柏華、王新偉、劉玉江、王戰營、錢國玉、龔立群、高體健、謝玉安、顧雪飛、岳中明、習曉軍等在鄭州或當地參加了植樹活動。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保障黃河安瀾上持續發力,筑牢人民幸福的安全防線。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弘揚黃河文化上用心用情,構筑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園。
黃河流域黨校學習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理論研討會舉行 王國生向中央黨校、國家相關部委、黃委會和黃河流域兄弟省區長期以來對河南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發揮人才和智力優勢 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11月20日,副省長武國定到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調研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工作,并分別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
當天下午,河南·浙江座談會在杭州市舉行,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省長鄭柵潔,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尹弘、省政協主席劉偉出席座談會。浙江省領導陳金彪、馮飛、梁黎明、馬光明,河南省領導李亞、穆為民、徐立毅、趙素萍、何金平等出席。
灘地岸邊,一花一草,一木一葉都是風景,黃河生態廊道的幽靜展露無遺?!薄 ≠F州日報記者周雅萌,第一次來到鄭州惠濟區登高遠眺黃河,“盡覽了黃河之美、黃河之雄、黃河之奇,這一切都讓我震撼。
黃河,既是一條波瀾壯闊的自然河,又是一條孕育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母親河。近年來,新安縣委、縣政府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與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結合,大力發展溝域經濟,讓老百姓守著黃河過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