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西部開發新脈動】走進沙溪古鎮:在歷史場景里享受現代生活

2020年09月29日20:38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5034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大理9月28日訊(記者 武曉娟 賈佳 張相成)大理劍川沙溪鎮寺登街區域是茶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經過近20年的修復,這里較好地保存了歷史原貌。古舊的石板、狹窄的小巷,仿佛將時間凝固。一間間木制的房子、幾棵五百年以上的古樹、僅容兩匹馬同時通過的土坯墻門……無一不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修復的時候,挖開的每一塊石頭都有編號,我們要確保每一塊石頭都能回歸原位。”沙溪鎮文化站站長楊惠銘說。

沙溪鎮文化站站長楊惠銘接受采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攝)

  從2000年開始,楊惠銘就開始參與沙溪鎮的修復和保護工作。“我們在修復的時候堅持三個原則,盡量使用舊的東西,盡量使用傳統工藝,盡量使用原來的材料。但修舊如舊,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們曾經也受到質疑,不被理解。大概2006、2007年的時候,游客來了,一看說怎么那么破,我們也很難過,猶豫要不要堅持下去。”他回憶。“不過今天看來,沙溪模式是成功的,我們留下了歷史的印痕。”

沙溪古鎮戲樓(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賈佳/攝)

  楊惠銘介紹,沙溪古鎮曾經有一段時間被歷史遺忘,變成一個農業小鎮。大概在2000年的時候,被世人重新發掘。2002年,“沙溪復興工程”全面啟動。2017年沙溪古鎮被列入創建全國一流特色小鎮名單。通過近20年的復興工程和特色小鎮創建,沙溪古鎮以更古樸的風貌、更濃厚的文化氛圍、更現代的旅游服務呈現在世人面前。

沙溪古鎮上的店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賈佳/攝)

  今天,行走在沙溪古鎮,一間間長滿青苔的房子、一條條起伏不平的石板路、一幅幅帶有白族舞蹈的墻繪,向你展示著小鎮的古樸與寧靜;一家家充滿文藝氣息的店鋪、一個個需要刷臉的門禁,又向你展示著小鎮的創新與智慧。隨著沙溪古鎮的名氣增大,它的經濟效益也愈加凸顯。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目前,沙溪古鎮成功創建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有5000余人從事休閑旅游相關行業。2019年,沙溪古鎮景區共接待海內外游客127.57萬人次,實現旅游社會總收入21.07億元。

文章關鍵詞:古鎮 白族舞蹈 歷史原貌 歷史文化名鎮 歷史場景 責編:林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這個示范區運行一周年,“六大福利”讓人羨慕

    橫跨滬蘇浙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迎來掛牌一周年。目前,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通過互聯網與上海中山醫院、浙江嘉善醫院、江蘇吳江醫院以及青浦區域內醫療機構遠程對接,支持三地醫保免備案異地結算,可使用互聯網電子票據。

  • 嵩口古鎮:原汁原味打造鄉村旅游“爆款”

    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永泰將全域旅游發展作為帶動鄉村振興的主線,以‘生態旅游城 人居幸福地’為打造目標,成功打造梧桐春光、嵩口月洲等一批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的精品示范點,使鄉村旅游成“爆款”。嵩口人杰地靈,古有“小荊州”之稱,嵩口古民居“品種之多、數量之眾、保存之好、藝術之高,堪稱奇跡”,被譽為“民間古民居博物館”。

  • 【行走大運河】安陽市滑縣:擦亮大運河文化帶 打造文旅創新增長極

    古河道、古村落、古碼頭、古城墻…… 一條寬闊的河流自南向北蜿蜒而去,這是近日河南省“行走大運河”網絡媒體采訪團一行在大運河滑縣段河堤上所看到的風景。大運河滑縣段   大運河滑縣段是中國大運河永濟渠河南段的重要組成部分。

  • 【行走大運河】安陽市滑縣:擦亮大運河文化帶 打造文旅創新增長極

    古河道、古村落、古碼頭、古城墻…… 一條寬闊的河流自南向北蜿蜒而去,這是近日河南省“行走大運河”網絡媒體采訪團一行在大運河滑縣段河堤上所看到的風景。大運河滑縣段   大運河滑縣段是中國大運河永濟渠河南段的重要組成部分。

  • 【追尋先烈足跡】抗美援朝中的退役老戰士——田新位

    李村鎮是石家莊市鹿泉區北部的一個文化古鎮、紅色名鎮,從這走出了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為新中國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屯頭村的退役老兵田新位就是其中一個代表。田新位老人生于1931年,從小就加入革命隊伍,先后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名槍林彈雨、戎馬一生的老軍人、老革命、老英雄。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