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3日13:39 來源: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
1951年3月
他隨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鮮作戰
一年后
在一次潛伏任務中
敵軍的燃燒彈落在他附近
為避免暴露,26歲的他一動不動
直至被烈火吞噬
他戰斗的地方叫上甘嶺
他是戰士邱少云
1952年10月12日
邱少云所在營奉命擔負潛伏任務
美軍盲目發射燃燒彈
其中一發落在邱少云潛伏點附近
草叢立即燃燒起來
火勢迅速蔓延到他身上
燃著了棉衣
為了不暴露目標
確保全體潛伏人員的安全
邱少云放棄自救,咬緊牙關
任憑烈火燒焦頭發和皮肉
堅持30多分鐘
直至壯烈犧牲
今天,一起重溫這段視頻
聽邱少云戰友親述當年戰場情況
烈火雖然吞噬了一個年輕的生命
卻留下一個偉大的名字
邱少云
在朝鮮戰場上
他用最堅忍的潛伏
完成了中國士兵最勇猛的突擊
緬懷邱少云同志
致敬中國軍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指出:“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一級英雄邱少云在烈火中用生命詮釋紀律與忠誠,他的英雄事跡在中朝兩國廣為傳頌。這是69年前邱少云在奔赴朝鮮戰場途中寫下的信,也是他唯一一封家書。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經中央軍委批準,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了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集《英雄贊歌》主要展現抗美援朝戰爭中涌現出的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他們以勇敢、堅毅、頑強、無畏成為全國人民崇敬、學習的楷模,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不愧為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衛士,無愧于“最可愛的人”的光榮稱號。
記者 鮑宇雁 實習記者 史可欣】在今天重慶市銅梁區,蔚然矗立著一座偉大戰士邱少云的英雄紀念碑?!薄 商旌螅?951年3月17日,這支部隊乘上火車從內丘出發,晝夜兼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這是原四川軍區司令部、政治部獻給邱少云家鄉的一面錦旗,上書“偉大人民的戰士 英雄不朽的功績”,以示對烈士家鄉的感激之情。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文藝工作團贈給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的錦旗上寫道:“獻給中國人民志愿軍偉大戰士邱少云永垂不朽”。
邱少云出生于四川銅梁縣(現重慶市銅梁區),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作戰。在重慶銅梁區,鳳山之巔,邱少云烈士紀念碑在蒼松翠柏環繞中巍峨聳立。銅梁區把少云精神根植在全區的各行業、各群體,營造出弘揚少云精神、爭當少云集體的濃厚氛圍,讓少云精神成為大家逐夢的力量源泉。
在重慶市銅梁區邱少云烈士紀念館前的悼念廣場上,一尊手持鋼槍、神情堅毅的年輕戰士塑像引人注目,他就是家喻戶曉的邱少云烈士。邱少云犧牲后,反擊部隊在其偉大獻身精神鼓舞下,當晚勝利攻占了391高地,全殲美軍1個加強連。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題: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發展成果綜述 回憶過往,崢嶸歲月留下無數光輝的名字:方志敏、趙一曼、趙登禹、楊靖宇、左權……這些優秀的中華兒女用鮮血和生命托起新中國的旭日。
題: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發展成果綜述 回憶過往,崢嶸歲月留下無數光輝的名字:方志敏、趙一曼、趙登禹、楊靖宇、左權……這些優秀的中華兒女用鮮血和生命托起新中國的旭日。
平均駐地海拔最高的一支作戰部隊 他們長年駐扎在祖國西北艱苦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