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加強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性復蘇(國際視點)

2020年10月15日11:20  來源:人民日報

5034

  核心閱讀

  基于第二和第三季度經濟形勢略好于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報告小幅上調了世界經濟增長預測,同時強調全球經濟面臨的危機遠未結束。IMF認為,全球經濟復蘇前景很可能是“漫長、不均衡且高度不確定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13日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較6月預測上調了0.8個百分點。中國將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IMF強調,國際社會需要加強合作,推動全球經濟可持續性復蘇。

  全球經濟形勢略好于預期

  IMF的最新報告認為,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目前新冠肺炎大流行遠未結束,2020年全球經濟仍將深度衰退,但與6月預測相比,整體衰退程度有所緩和。第二和第三季度全球經濟形勢略好于預期。報告特別指出,中國經濟復蘇力度強于預期。另有跡象顯示,第三季度全球復蘇更為強勁,IMF小幅上調全年預測,并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增長5.2%。

  具體而言,IMF預測發達經濟體今年將衰退5.8%,其中美國經濟將衰退4.3%,歐元區經濟衰退8.3%,英國經濟衰退9.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將衰退3.3%,其中印度經濟將萎縮10.3%。

  IMF認為,近期的全球經濟復蘇趨勢得益于各國超常規的刺激政策措施。“全球近12萬億美元的巨額財政支持,以及各國央行大幅降息、注入流動性和購買資產,幫助挽救了生命和生計,并防止了一場金融災難。”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塔表示,受益于前所未有的支持政策,全球經濟正走出上半年的嚴重衰退,但危機遠未結束。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近日表示,全球經濟正從危機中恢復,未來全球經濟將面臨漫長、不均衡且充滿不確定的艱難爬坡之路。最新公布的布魯金斯—金融時報追蹤指數也顯示,全球經濟僅從受疫情影響的低谷中實現了脆弱復蘇,但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不平衡,許多新興經濟體仍面臨嚴重困難,凸顯出不穩定的復蘇前景。

  中國經濟有望持續增長

  在13日舉行的IMF網絡新聞發布會上,吉塔·戈皮塔在闡述全球經濟形勢時,多次提到中國。根據IMF最新預測,中國將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國家。同時,中國經濟有望在2021年持續增長,增幅顯著。

  IMF指出,“中國的復蘇速度快于預期”,4月初中國逐步開始復工復產,經濟活動正常化的速度快于預期。在強勁的政府政策支持和出口彈性的支撐下,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出現正增長。

  “很明顯,中國在控制疫情方面非常成功。”IMF研究部副主任吉安·馬里亞·米萊西—費雷蒂表示,中國為控制疫情并恢復經濟社會秩序付出了巨大努力。中國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幫助并支撐了經濟復蘇,“中國比世界其他國家做得更好。希望這有助于中國與世界經濟進一步融合,為各國人民創造更好前景”。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路易斯·奎斯表示,中國成功控制住疫情,保持工業生產正常運行,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作用凸顯。許多跨國公司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加強了與中國的商業聯系。

  “就經濟恢復速度而言,中國遙遙領先”,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公司橋水基金總裁達里奧近日表示,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經濟的反彈速度更快,“熱門”公司在中國股市的上市正吸引更多國際資本的涌入。

  各國應建設更具韌性的經濟

  格奧爾基耶娃認為,直面危機并推動變革是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在保障公眾生命健康的同時,要避免過早退出政策支持,尤其是靈活且具有前瞻性的財政政策對實現穩固復蘇至關重要。她此前呼吁,全球經濟有必要進行根本性改革,使其更具韌性、環保、智能、包容且有活力。

  目前許多經濟體的公共債務水平不斷上升。數據顯示,到2021年底,發達經濟體的國債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將達到125%,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國債占比將達到65%左右。IMF建議各國政府保持一定程度的寬松政策,指出全球貨幣寬松政策雖然對經濟復蘇至關重要,但應輔以防止中期金融風險積聚的措施。

  “目前來看,主要經濟體采取的經濟刺激政策是正確的。”吉安·馬里亞·米萊西—費雷蒂對本報記者表示,這些刺激措施為全球經濟提供了喘息的空間,各經濟體應繼續采取積極的財政行動,力促經濟持續復蘇。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表示,由于大量采用了財政政策,世界經濟避免了受到更大傷害,但剩余的政策行動空間日益顯現出局限性。

  IMF敦促各經濟體應注意防止疫情對經濟造成持續損害,努力讓經濟走上更公平和可持續增長的道路。

  “需要在國家和國際層面上實施重大政策創新,促使經濟從這場危機中恢復。”吉塔·戈皮塔表示,全球經濟正在復蘇,但趨勢可能是“漫長、不均衡且高度不確定的”。目前全球在開發病毒檢測、治療和疫苗等方面正在取得重大進展,需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

  IMF預測,“如果醫療解決方案能更快、更廣泛地得以提供,那么全球經濟總量到2025年底將累計增加近9萬億美元,這會提高所有國家的收入并縮小收入差距”。目前,IMF已經向81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融資,貸款承諾超過2800億美元。IMF呼吁,各國應建設更具韌性的經濟,以實現強勁而可持續的復蘇。

  (本報華盛頓10月14日電)

  責任編輯:杜宇

文章關鍵詞:IMF 全球經濟 經濟復蘇 國際社會 經濟研究院 加強合作 經濟體 經濟形勢 可持續性 經濟活動 責編:趙惠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肯定中國抗疫成就和經濟復蘇 呼吁加強國際合作

    當地時間2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中方舉辦的第五次“1+6”圓桌對話會閉幕之際發表聲明,肯定中國的抗疫成就與經濟復蘇,并稱這將使全球共同受益。格奧爾基耶娃認為,首先,我們需要攜手合作,繼續通過債務減免和新的融資為最脆弱的國家提供援助。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強調抗疫對經濟復蘇的重要性 肯定中國抗疫成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日前在財新峰會上的講話中,呼吁國際社會重視抗擊疫情對經濟復蘇的意義,并肯定了中國在控制新冠疫情方面的努力。格奧爾基耶娃呼吁各國接下來加大公共投資,并致力于實現更具包容性的國際貿易。

  • 外商云集進博會 搶抓中國機遇

    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吸引了全球眾多企業參加,外媒普遍關注了各國企業在進博會上搶抓商業機遇,謀求廣闊合作前景的表現。據烏克蘭廣播電臺報道,由烏克蘭駐華大使卡梅舍夫率領的烏克蘭代表團參加了第三屆進博會。

  • 【地評線】秦平:“磁吸力”強勁,“四葉草”講述共贏故事

    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深秋的黃埔江畔,中國向世界發出開放合作的時代強音。進博會“磁吸力”背后是中國龐大消費潛力。進博會“磁吸力”背后是中國共贏發展誠意。進博會“磁吸力”背后是中國經濟韌性活力。

  • 第三屆進博會 | 各國企業搶抓商業機遇 謀求廣闊合作前景

    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吸引了全球眾多企業參加,外媒普遍關注了各國企業在進博會上搶抓商業機遇,謀求廣闊合作前景的表現。外商的積極參與,體現了外國伙伴對中國進一步開放和融入世界經濟道路的高度信任。

  • IMF官員稱結構性改革有助于提升中國經濟韌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杰弗里·岡本4日表示,中國經濟正從新冠疫情中快速復蘇,進一步推進結構性改革有助于提升中國經濟韌性,促進更為綠色、更加包容的經濟增長。

  • 新聞1+1丨“十四五” 看2020年以后的中國

    10月30日,《新聞1+1》連線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共同關注:“十四五”,看2020以后的中國。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 IMF原副總裁 朱民:消費提高的空間很大,但也不容易。

  • 人民論壇漫評 | 從“4.9%”看中國經濟的韌性活力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7%。根據各項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復蘇力度強于預期,全年呈現較為強勁的逐季復蘇態勢,這也是國際機構看好我國經濟的重要原因。

  • “中國是全球貿易復蘇的重要貢獻者”

    當地時間10月2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今年亞洲經濟將萎縮2.2%,明年回升至增長6.9%。肯尼斯·康認為,中國經濟迅速恢復增長主要得益于兩個“強有力”因素:一是強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二是強有力的支持復蘇的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措施。

  • 【財經翻譯官】祝賀中國經濟,“你轉正了”!

    ——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10月1日至8日,全國郵政快遞業共攬收快遞包裹18.2億件,同比增長53.42%;投遞快遞包裹18億件,同比增長62.51%。中國的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雙雙走在全球前列,這樣的成績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所彰顯的正是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的活力。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