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河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三年:有奔頭 有看頭 有勁頭

2020年10月15日12:31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5034

  三年前,輝縣市張村鄉大王莊村還是太行山下的一個貧困村。三年后,大王莊村成功脫貧摘帽,水電路廁基礎設施全面改善,美麗村莊詩情畫意,研學旅游紅紅火火,小紅薯還變成大產業,迅速成長為全國最大的酸辣粉產地。

  借著鄉村振興的東風,無數鄉村如大王莊村般悄然嬗變。

  食為政首,農為邦本。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描繪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興藍圖。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河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省委省政府就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奮力推進鄉村振興的河南實踐。

  站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回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三年來的成效,我們發現,中原大地上,資金、技術、人才等紛紛進入農業農村,各地搶抓機遇、務實重干,農業大省河南正向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出彩中原奮力邁進。

  產業發展好又快結構調整成效顯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關鍵,沒有產業發展這個根本和基石,鄉村振興難以持續。”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申延平說。

  對河南來說,產業發展第一位就是要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

  圍繞總書記“牢牢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立足打造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的指示要求,我省堅持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穩步提升糧食產能,糧食總產連續三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

  今年,我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夏糧再獲豐收,總產量750.75億斤,創歷史新高。其中,小麥總產量750.63億斤,占全國總產量的28%以上。當前,7600多萬畝秋糧基本收獲完畢,豐收的喜悅充盈在農民的笑臉上。

  不但要種足糧,還要種好糧、用好糧。近年來,河南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幅提升農業供給質量,延長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

  高效種養業轉型升級。在重點發展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林果等“四優”的基礎上,我省把優質蔬菜、花木、茶葉、食用菌、中藥材、水產品等納入優勢特色產業重點扶持。如今,河南的優質專用小麥、花生、蔬菜種植面積,生豬存欄量,食用菌產值,均居全國第一位。優質綠色農產品比重持續提升,農產品供給呈現出百花齊放、色彩斑斕的生動局面。

  綠色食品業快速發展。我省面、肉、油、乳、果蔬五大食品產業營業收入占全部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的三成以上。以五大產業為重點,我省開展企業提級、延鏈增值、綠色發展、質量標準、品牌培育五大行動,著力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滿足城鄉居民消費升級需求。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和產業興旺的重要抓手。2017年啟動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來,我省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增加到6個,批準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60個,創建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03個,基本形成了國家、省、市三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體系。各產業園依托當地優勢特色主導產業,進行“生產+加工+科技+品牌營銷”全鏈條開發,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鄉村建設補短板人居環境大改善

  禹州市把昔日雜草叢生、殘垣斷壁的荒蕪宅基地變成了樹園、游園、果園、菜園(花園),村莊環境更加整潔有序,農民有了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光山縣在常態化保潔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垃圾分類,從源頭上實現垃圾資源化、減量化;

  孟州市通過城市管網向農村延伸、自建管網和污水處理站、糞污集中收集處理等探索出改廁治污一體實施的模式;

  ……

  如果說鄉村振興是一場“大會戰”,那么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就是第一場“攻堅戰”。黨的十九大召開的第二年,我省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開展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村莊規劃管理等重點工作。2019年1月10日,省委省政府召開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電視電話會議,為環境整治工作明責加壓、再動員再部署。各地以改革的思維、創新的辦法,推動人居環境整治由點到面全面鋪開。一組數據展示了我省鄉村面貌的大變化——

  陳年垃圾徹底清理,85%以上的縣市建成了城鄉一體化保潔體系,9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污水治理成效初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27%,較2017年年底提升了10個百分點;

  廁所革命強力推進,2018年以來共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637萬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3%;

  村容村貌持續提升,整治荒蕪宅基地近1.6萬畝,40522個行政村公共場所等重點部位有照明。與此同時,“四美鄉村”“五美庭院”和“美麗小鎮”創建蓬勃開展。2018年以來,我省共創建3388個“四美鄉村”、94.6萬個“五美庭院”、224個“美麗小鎮”。

  改革激活新動能農民增收得實惠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深化農村改革作為“關鍵一招”。

  長期以來,我省農村集體經濟存在著一個突出矛盾:一方面很多村莊都是“無錢辦事”的空殼村;另一方面,大量農村集體資產由于產權歸屬不清、集體組織缺位、經營管理方式落后等,處于“沉睡”狀態。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正是破解這一矛盾的‘良藥’。”省農業農村廳集體經濟指導處處長榮姣鳳表示,我省去年5月獲批國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目前,全省基本完成改革任務。此項改革包括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集體經濟組織等重要環節。

  榮姣鳳介紹,2019年年底,我省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全面完成,基本摸清了農村集體經濟的家底。目前,全省完成集體成員身份確認的村(居)達99.7%,新型集體經濟組織普遍建立。4218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效應初現,示范帶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去年,全省有集體經營收益村占比47.3%,其中經營收益超過5萬元的村占49.2%,集體成員累計分紅超過22.8億元。

  通過改革,越來越多的集體資產從沉睡中醒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村集體經濟收入從無到有、從少變多,農民財產性收入不斷增加。

  這個國慶長假,前來臺前縣夾河鄉姜莊黃河古村落的游客絡繹不絕。因為十歲九澇,姜莊村村民陸續搬遷,老村大量夯土房子閑置。村里引進第三方專業運營黃河古村落民宿小鎮鄉村旅游扶貧項目,村民以合作社形式,參與村集體資產入股分紅。姜莊從一個老舊荒蕪村變成網紅打卡地。

  改革激活了農村生產要素,加快了城鄉技術、資金、人力資本等要素流動。大批外出務工人員從“走出去”到“雁歸來”。我省抓住機遇,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累計培育各類新型高素質農民約90萬人,涌現出了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新型高素質農民典型代表。

  這三年,農業更有奔頭,農村更有看頭,農民更有勁頭。可以期待,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深入實施,未來,農村會讓城里人更向往。

文章關鍵詞:振興戰略 我省 鄉村建設 農村生活污水 鄉村旅游 有看頭 現代農業 垃圾資源化 攻堅戰 四美鄉村 責編:趙惠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新疆開發“脫貧致富貸” 助力鄉村振興

    在當地農商銀行“扶貧小額信貸+脫貧致富貸”的支持下,巴代里如今僅靠賣駝奶每月就能掙10萬元。截至11月底,新疆農村信用社已累計發放“脫貧致富貸”近7500萬元,惠及12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 重塑鄉村文化生態助力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 人民論壇漫評 | 脫貧“沖線”莫松勁

    近日,貴州宣布紫云縣、納雍縣等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標志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清零”不“清責”,越是“平流無石處”,廣大黨員干部越要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繼續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各項脫貧攻堅工作,踢好脫貧“沖線”臨門一腳,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首次明確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中國的脫貧智慧】花卉產業為賀蘭縣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11月25日,記者走進賀蘭縣常信鄉寧夏豐植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花卉產業園,只見大棚里栽種著各種顏色的蝴蝶蘭,工人們正在澆水、鋤草,整個花棚里綠意盎然,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 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對此,要不斷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對鄉村振興的全面領導,通過建強基層黨組織為更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政治保證。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綠色蝶變”讓耕讀小村邁向振興

    蘇家塘距縣城9.6公里,是江西省橫峰縣姚家鄉的一個耕讀小村,村如其名,村里大部分人都姓蘇。蘇家塘村利用秀美鄉村建設成果、鄉村生態資源,搭乘鄉村振興戰略快車,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度假等農村經濟新業態,不斷增強著秀美鄉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 河南省20人入選全國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

    昨日,記者從省文化和旅游廳了解到,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發布《2020年度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項目入選人員名單》,我省有20人入選。“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是文化和旅游部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脫貧攻堅戰決策,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人才工程,是鄉村文化和旅游人才領域最高榮譽。

  • 鄭州美麗鄉村謀劃布局公布 2025年建100個左右示范村

    由鄭州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組織編制,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和四川大學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具體技術支撐,共同制定的《鄭州市美麗鄉村建設導則》(以下簡稱《導則》),近日由市政府正式印發。下一步鄭州市將根據前期“美麗鄉村旅游帶”和“美麗鄉村組團”的謀劃布局,推進我市美麗鄉村建設。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獲與轉變】一幅鄉村振興圖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描繪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圖。”  壓油溝村位于山東省蘭陵縣西北部的山區,受地理環境影響,這里長期交通閉塞,農業生產落后,貧困發生率較高。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