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6日11:57 來源:經濟日報
40年,彈指一揮間。
40年間,從南海之濱一個落后的邊陲農業縣,蛻變為經濟總量位列亞洲前五的現代化大都市,在改革開放的浪潮當中,不斷書寫著滄海桑田的時代新篇章,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奇跡,魅力、動力、活力、創新力迸發——這就是深圳!
今天,這座城市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經濟總量近2.7萬億,人均GDP近3萬美元,地均GDP達到13.5億元每平方公里,是全國發展水平最好的城市之一。
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在發揮改革“試驗田”和開放“窗口”的作用上大膽嘗試,深圳始終以勇爭第一的心態應對時代“考卷”,敢為人先、勇當尖兵。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舉行之際,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讀特客戶端聯合出品系列短視頻《深圳答卷》,通過深圳人講述嶄新的特區故事。
讓我們跟隨鏡頭,看深圳百姓視角中最為直觀的城市變遷,看40年特區建設成果的生動剪影。
7月10日,隨著最后一天考試結束,2020年高考正式落下帷幕。這幾天,考生們沖出考場的各種狀態不斷刷屏。肆虐的疫情、延期的高考、突發的狀況,也在教會我們,人生就是這樣,總有不期而遇的考驗,總有防不勝防的波瀾。
防汛救災一線,冒險轉移、緊急搶險,接力救援爭分奪秒、有序開展,部門協作、軍民齊心,全力以赴防大汛、搶大險。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防洪大壩筑起“銅墻鐵壁”,一定能維護好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守護美好家園。
當前經濟復蘇蹄疾步穩、新動能持續釋放、抓“六保”促“六穩”政策加快落地,正走出疫病陰霾的中國經濟韌性可見一斑。但以歲月為筆、以山河為卷,書寫自己青春的這份考卷才剛剛完成序章。
當前經濟復蘇蹄疾步穩、新動能持續釋放、抓“六保”促“六穩”政策加快落地,正走出疫病陰霾的中國經濟韌性可見一斑。但以歲月為筆、以山河為卷,書寫自己青春的這份考卷才剛剛完成序章。
如果2020是一張考卷
如果2020是一張考卷,它有些難,甚至有些超綱。滿分或許不易,但我們至少要不留遺憾。
生態環境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一頭連著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一頭連著社會和諧穩定。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作為世界上最早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并重啟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中國在常態化防控下所采取的每一項措施,所取得的每一項成績都引發世界關注。接下來要繼續在復工復產上下功夫,再加一把勁,再努一把力,推動中國經濟重回正軌。
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既是十年來第一個“五一”長假,又有著疫情防控這一重大背景。確保民眾健康出游、安全出行,過一個既有激情有樂趣有收獲又安全安心安逸的假期,需要社會各方共同答好這份“考卷”。
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做好當前工作指明了方向,堅定了決戰決勝的信心,激揚起攻堅克難的斗志?!傲!比蝿眨仁呛饬抗ぷ鞒尚У囊话选皹顺摺?,也是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基本保證,更是我們必須答好的一張“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