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民族團結黨旗紅】甘孜異地安置“挪窮窩” 擺脫貧困讓居民搬得出穩得住

2020年10月16日20:42  來源:新華網

5034

  新華網四川10月16日電(于楊)緊鄰十八軍窯洞遺址的吉絨隆溝異地扶貧安置點距離甘孜縣城的學校、醫院僅幾百米。這里的151戶,591位居民在2018年完成了搬遷安置工作。

  在此之前,他們大多住在離縣區七八十公里的地區,條件惡劣,交通不便,很多貧困戶被困在山上放牧為生,“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甘孜縣扶貧開發局局長楊志剛表示,很多貧困戶既不能依賴自然環境養活自己,也因為消息閉塞,不知道如何出門打工改善生活。

  (吉絨隆溝異地扶貧安置點住房。 新華網 曹鵬 攝)

  “挪窮窩”成了甘孜縣2017年開展的一項重要扶貧工作。

  接上水、通上電,不足500米的地方就是學校和醫院。這樣的居住條件,楊志剛介紹,居民自籌費用部分每戶按規定不超過一萬元,按實際面積,大多數家庭僅需支出5000-7000元左右。

  搬得出還得穩得住,除了給搬遷過來的居民創造合適的生活條件,扶貧開發局還得考慮如何讓居民就業,真正靠自己擺脫貧困。

  591位居民,扶貧開發局挨個統計每個人的專長、技能,有一技之長的居民被介紹去做司機、技工等等,沒有一技之長的居民則依托本地的紅色旅游資源,從簡單的工作做起,邊做邊學。

  據介紹,安置點黨支部與12家企業、單位結成共建對子,幫助開展技能培訓59場,幫助解決就業崗位138個,搭建產業銷售平臺9個,人均年收入增加近2000元,安置點群眾全部脫貧。

  (吉絨隆溝異地扶貧安置點及周邊配套設施。 新華網 曹鵬 攝)

  異地安置點的居民迷峰現年67歲,31年前從河南南陽來到甘孜生活,他回憶剛來甘孜時,這邊還在使用糧票、布票,經常斷電,自來水更是沒聽說過。朝夕相處的藏族妻子話并不多,聽到他回憶當年的苦日子,默默抹眼淚,一會聽到他念起現在生活的好,剛止住的淚又留了下去,嘴里不停的贊同:“就是,就是。”

  現在,他的兩個兒子在縣里都找到了工作,妻子通過扶貧開發局介紹,在縣城的餐廳里做后廚工作,還學會如何做得一手好菜,“我是偏癱了半邊不好使,不然她炒得還是不如我(炒得)好吃。”迷峰口頭上不服輸。

  實際生活中,行動不便的他也不服輸,每天在家打掃衛生,爭取留住異地安置點的衛生流動紅旗,扶貧開發局在房屋建設時,還給每家每戶門口留了一畦菜地,迷峰不讓自己閑著,在里面種著蘿卜,又在院里種了一排花。如果不是楊志剛介紹,誰也想不到這是個異地安置點。

  (迷峰與他的妻子。 新華網 曹鵬 攝)

  “這是其中一個安置點,整體工作一共搬遷了808戶,安置了3447人。”楊志剛被采訪團圍住時,比周圍人都顯得黝黑的多,在3400米海拔的甘孜縣城里,上樓梯下坡的時候嘴里還在不停的介紹,卻絲毫不見喘,平日里沒少見往基層跑。

  這個康巴漢子口音濃重,“哎呀我普通話說得惱火滴很。”為了采訪人員完全理解,楊志剛一邊調侃自己的口音,一邊和做安置工作似的,耐心的一遍遍解釋。被記者問到這樣的工作辛不辛苦的時候,他用普通話認真地說,“辛苦肯定辛苦,但我們也經常問自己,‘想到這是在建設自己的家鄉,幸不幸福?’就不覺得(辛苦)了。”

文章關鍵詞:挪窮窩 甘孜縣 貧困戶 居民 學校 康巴漢子 紅色旅游資源 房屋建設 遺址 責編:王江龍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中經評論:奮力“挪窮窩” 走上“奔富路”

    總有一些年份,注定會在時間的坐標軸上鐫刻下熠熠生輝的印記。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 “挪窮窩”“奔富路”——易地搬遷讓貧困人口開啟安居樂業新生活

    馮登友(左)和社區干部(中)在云南鎮雄縣魯家院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家中交談(4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加強技能培訓,因地制宜建設扶貧車間、發展設施農業、開發公益性崗位,拓寬搬遷戶就業渠道,真正實現搬遷一戶、脫貧一戶;

  • 【地評線】紫金e評:用產業扶貧筑起脫貧大道

    4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陜西南部的商洛市柞水縣金米村,調研脫貧攻堅情況,并實地考察金米村產業扶貧成果。把特色產業發展起來,讓脫貧攻堅有“源頭活水”,才可以真正變“輸血”為“造血”,讓貧困群眾“挪窮窩”。

  • 新疆:擺脫貧困,人勤春來早

    為了調動村民積極性,工作隊牽頭示范,看到種沙棘苗收益頗豐,村民紛紛在農耕間隙加入沙棘林種植隊伍。新疆全年落實扶貧資金334億元,53.7萬貧困人口脫貧,513個貧困村退出、3個貧困縣摘帽,貧困發生率由2017年底的11.57%下降至2018年底的6.51%。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